唐晓勇
已经记不得多长时间没有看过月亮了。今天,和妻儿一起,从老家陪父亲吃过晚饭归来,开车东行回家,猛然看到前面天空一轮硕大金黄的月亮挂在天上,不禁感到有些新奇,这么好的月光!我眼睛一亮,仿佛是多少年没有见过的老朋友那么亲切,便索性停下车,好好“会晤”这久违的朋友。
今天是阴历十六,怪不得月亮这么圆,这么大,连颜色也是黄澄澄的,周围似乎还有一圈一圈的光晕。直视月亮,里面的桂花树和砍柴的吴刚清晰可见,甚至能听到他挥舞斧头的声音。再目不转睛地盯着月亮的深处,我仿佛看到广寒宫里,形单影只的嫦娥,怀抱着玉兔,寂寞地望着遥远的人间。月光慢慢地变白,甚至可以清楚地看到书本上的字迹。遥远的城里灯火通明,周围的一切都沉浸在这安详洁白的月光里,田野里一片寂静,黄豆、玉米、高粱都睡了,草虫也困了,悄悄呢喃低语着,蛙声不知疲倦地一片接着一片。这是个多么静逸美妙的时刻啊。心灵和月儿一样澄净、空灵,我几乎闭上眼睛,享受这无边的月色。
曾几何时,月亮是我们每天晚上形影不离的伴儿。小时候,月亮就是村庄里的灯,我和小伙伴们在村子里月光下做游戏、捉迷藏。上大学了,月亮就是校园里的浪漫,我们在校园里草地上谈情说爱,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刚参加工作那会儿,月亮就是我们的朋友,吃完晚饭,我和同事一起走在月光里,谈论着工作,思考着生活和青春。我们也曾经和那个长袍飘飘的诗仙一样,在月色皎洁的夜晚,端起酒杯邀请明月,和水中的人影三人对话。也曾登泰山像看日出一样,晚上就坐在冰冷的山石上,凝望着它从东到西。可是记不得哪天起,月亮似乎从我的身边消失了。在水泥钢筋筑起的森林里,灯红酒绿的强光,灼伤了双眼,我失去了望月的眼睛,看不见洞彻心灵的月亮。
年年岁岁月相似,今月曾经照古人。月亮还在那里,我为什么很长时间看不到了呢?回来的路上,我一边开车,一边问自己。是生活的忙碌使我忘记了它的存在,还是疲惫的心灵失去了欣赏的心情?是城市的霓虹遮住了皎洁的月光,还是无止尽的欲望蒙住了望月的眼睛?
不是城市的夜晚没有月光,只是自己的心里早已经没有了月亮。以后,每天我都要看月亮了,在阳台就身体伸出窗外,不让高高的电线杆把它分为两半。最好是跑出屋外,在楼顶,在广场,在野外,在小巷,坐着,站着,躺着,靠着树仰望都行。如果能端着酒杯,能张开双臂,能熄掉所有的电灯,那更好。如果碰上无月,我就在黑暗里,试试自己能坐多久。
走夜路
我这人平素心细却不胆大,小时候很少一个人晚上单独出门,至今难忘那次走夜路的经历。
那是十多年前的一个冬天,我二十岁,刚参加工作,那天从淮南回家,汽车在路上出了故障,司机满头大汗地修了一个多钟头,等到离家十几里路的终点站时已经快六点了。冬季的白天很短,要是夏天我们这里六点太阳还很高呢,可是冬天的这个时候天已经上“马虎眼”(天黑)了。寒风中,车主回家,旅人散去,小车站空荡荡的,跑乡路的三轮车早已不见踪迹。六点多钟,住宿还是回家?我看着路边小店墙上“住店每晚五元”的几个歪歪扭扭的大字,五元不是一个小数字,我给了自己一点勇气:步行回家。
从车站到家是自西向东的堤坝路,堤内涡河似一条泛白色的腰带弯曲着流向远方,河滩上大片大片的芦苇已经枯黄,在风中摇曳着。堤外的柳树杨树早已脱光了树叶,一根根树枝突兀着,树林的远处是冻得缩在一起的村庄,一切是那么萧杀冷寂。这条路我很熟,每周都要走几遍,哪里有个坎,哪里有个弯,我都很清楚。我环顾一下四周,空无一人,神情紧张,心生恐惧,硬着头皮开始步行,不知为何老是感觉背后有人,仿佛有脚步声,知道是错觉,声音是自己发出的,却依然忍不住回头看一下,不由得想起了儿时听过的鬼故事,有的伸着舌头,有的面像骷髅,张牙舞爪的,我索性头转后倒着行走,什么没看见。大声给自己打气壮胆:什么也没有,都是自己瞎想的,自己吓自己,强迫着自己,想点高兴的事吧。眼前浮现单位同事的那个女孩,个子不高,皮肤白皙,青春阳光,一条高高的马尾辫子甩来甩去,见到我总是笑吟吟的。我顿时心里美滋滋的,把衣领向上卷起,裹紧了衣服,开始跑路。
疾跑了二十来分钟,我气喘吁吁,身上冒汗,速度放慢变成了快走,原来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现在却渐渐清晰起来,甚至可以看清路上的一块石子,路边的一丛荒草,还有旁边树丫上垒着的鸟窝,刚才若隐若现的几颗星星,也渐渐清晰。前面过来一个黑影,我马上提高了警惕,顺手弯腰捡起一块石子。临近了,发现是本村的二叔,真是想不到,看来人在任何时候都会有境遇相似的同路人。黑夜,也别有一番风景,是白天所没有的。我竟有些兴奋了,心里暖暖的,不禁想到母亲:读中学时上晚自习,每天晚上很晚放学,都能看到母亲提着马灯在门前等候,直到我回到家才睡觉。
远远地看见有灯光,快到家了。我轻松地哼起小曲,那些各种令人害怕的影像不知退到了哪个再也找不到的角落。想起开始时想着的鬼怪,我自己都好笑。地里不长庄稼,就会长满荒草;心里有盏明灯,眼前就没有黑暗。正如庄子在《田子方》中说的: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
责任编辑 木 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