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的因材施教观

2015-05-30 01:30张文丽
新课程学习·中 2015年3期
关键词:培养教育念书花木

张文丽

陶行知说,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下面通过一个案例具体谈一谈我的理解。

一、案例

刘某成绩中等,责任心较强,但该生在校表现不好,自由散漫,无心学习,上课说话,上自习睡觉,课后不交作业。课外表现也劣迹斑斑,常常因为抽烟、喝酒、打架,逃学等问题出现在办公室。出现问题后面对老师的詢问总是低着头一言不发,实在逼急了就横眉立目跟老师顶嘴,面对这个学生我感到无奈,一方面我觉得这个学生学习潜力很大。另一方面我觉得这个学生实在让我无所适从。但是通过日常的观察,我发现这名学生比较尊重他的班主任老师,在写作文和日常的谈话中常常提到他的班主任,提到最多的是他今年开学时产生了辍学的想法,没有按时报到,心想他的辍学肯定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老师和同学肯定会因为他的辍学而高兴,但让他意外的是他的班主任老师给他打了很多电话叫他来念书,并对他说老师还等他来带领学生打扫卫生呢(他在班级担任生活委员)。就这么简单的一个行为和一句话,让这个学生感动不已,常常提及。我联系他平常的行为分析,他之所以如此念念不忘此事,是因为他从班主任老师这里得到了尊重,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我了解到他父亲是个老实本分的农村人,教育孩子的方式比较单一,经常用拳头解决问题,我曾经见过他父亲打他,下手很重,我看见他的耳朵、嘴角都已经流血。我想老师平时骂两句他就一副和老师势不两立的架势,现在他父亲打得这么厉害他一定恨死他了,但后来我发现他和父亲关系很好,感情很深,反而和母亲的关系很不好。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他父亲宁可自己吃苦也要供他念书,而他母亲则让他辍学,并且偏爱他弟弟。知道这些后我对这个孩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我发现他很看重别人对他的尊重,很希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关心和认可。对于这样的孩子,严厉的责备不但不会有作用,而且会适得其反。要让他听话只能和他交心。认识到这些之后,我改变了以往的教育方式,不再像以前那样常常批评他。我开始和他交谈,常常在课上表扬他,并私下给他讲一些道理,告诉他我很看好他。慢慢地我发现他很少再像以前那样上课睡觉说闲话了,他开始努力学习,认真地听,师生关系也相处融洽。

二、分析

对这名学生的教育让我对因材施教的这一教学理念有了更深的理解,要想教好学生就得在学生身上下工夫,了解他们的优点、爱好、缺点等许多与他们相关的信息,再予以合理利用和耐心沟通,才能使他们成才。苏霍姆林斯基说:“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我想他说的就是前面我所理解的那个意思。在我以后的教育之路上我会认真地体会,细心地观察,努力走好这条路,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出色的教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编辑 王梦玉

猜你喜欢
培养教育念书花木
志愿服务在民办高校党员培养教育中的功能研究
理 想
花木笺
理想
教育微论坛
唠叨的妈妈
爱找茬的老师
时间都去哪儿了
研究生培养教育的协同式创新探析
我们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