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它是为培养各级各类人才打下良好素质基础的,小学教育则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教学又是小学教育的主渠道,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来改革小学数学教学是我们共同的历史任务。本文将就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谈几点认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和提高全体公民的基本素质为最终目的的教育。而小学的素质教育是指以开发儿童身心潜能,培养和提高儿童各方面素质为出发点和归宿,以社会文化(包括思想品德)的传播为宗旨,以心理品质培养为中介,以身体素质训练为基础的德、智、体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其最终目标为造就具有良好素质的合格公民。
小学数学教学中, 实施素质教育,就要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它要求摒弃过去呆板、教条、接受性的教育方法,代之以灵活、应变、求知性的教育方法,使学生能够全面地、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创造,从而培养出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一、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联系生活实际就是注重数学的实用性,让数学贴近生活,突出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的运用能力。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个特点,尽量联系实际,利用身边的例子、生活中的例子和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数学走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让学生明白数学并不神秘,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体现数学的实用性。 例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课前先让学生回忆自己与家长一起购物的情景,感性认识购物需要人民币,同时引导学生回忆自己买东西的价格。上课时让学生说说如何购物的,为学习人民币作好铺垫。课上又让学生通过模拟购买不同价格,不同品种的物品,使学生在简单的付钱,算钱,找钱的过程中,感知人民币的商品功能,从中体会生活中处处都有使用到人民币的地方,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
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尽量利用形式多样、灵活多变、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学习创设一种愉快的情境,让学生感到每节课都有新意,保持新鲜感。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时,其基本方法是通过剪和拼,使新学习的图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学生一旦掌握了这种基本方法,就能举一反三,很容易学会这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了。所以可以特意安排一节课,专门让学生动手剪拼图形,观察剪拼成的图形与原图形的关系。这样,学习以上三种图形的面积公式时,就“水到渠成”,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动手操作”这种学习方式由于能吸引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所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注重提高学生主体性意识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有机结合体,并最终要落实到“学”有所成。如果能够充分挖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意识潜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那么教师的传授就会得心应手。因此,课题研究形成的宝贵经验将有助于提升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事半功倍地提高教育教学经验。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由于数学的特殊性,教师要精心设问,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数学问题包含数学习题,但数学问题绝不等于数学习题,问题的目的不是“灌水”,而是为学生的思维“点火”.课堂教学是我们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主要途径,设问是教学中的一个环节,但也是各种教改都须重视的重要环节.将精心设问贯穿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的知识传授与学生的学习在疑问中开始,探索、论证、小结、发展,则学生的思维习惯得以养成,求知的热忱得以激发.学习兴趣得以培养,思维品质、能力得以全面发展.精心设问,刺激学生心智不断向前追求,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全面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始终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给学生以充分自主的权力,创设一个良好和谐的学习氛围。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有时可以采取集体讨论的方法来开展数学教学。讨论可分为2人小组、4人小组或全班讨论。这样的讨论没有老师的介入,有利于学生畅所欲言、集思广益,从而引发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在讨论中,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對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知识非常有益。从表面上看,集体讨论时课堂秩序有点乱,但如果学生真正是在参与讨论,甚至大声争论,那就是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体现。
三、注重体验探究学习过程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许多提示、说明和思考性问题,这些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充分的材料,同时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向导。教师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引导学生阅读材料,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出自己的见解,能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敢问善思的自主学习意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教学“面积单位的认识”这一内容时,学习平方厘米之后,给学生创设一个情景:学校为了改善教学环境,决定把教室重新装修,经过调查一桶漆大概能粉刷100平方米的墙壁,请同学们帮助算一算,学校大约要买多少桶漆?这样一来,就需要学生进行几项调查研究,首先是用平方厘米这个单位行不行,其次是如何计算面积,学校到底有多大面积。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为学生提供了有效的空间,便于探究。
探究式学习应重视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中学习数学,把数学的学习过程真正变成学生亲生实践、探究、应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学生既动手做又动口说,既用眼看又用脑想,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同时要注重评价。科学的评价对学生学习发展具有反馈、强化、激励和导向作用。而探究性学习的评价更有利于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促进学生
四、注重创设个体发展空间
课堂教学效率的优质、高效离不开全体学生的全程积极、有效参与。教师要努力創设主动探索空间,让学生有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尝试、动口表达的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时间与空间,使其外部活动逐渐内化为自身内部的智力活动,从而获取知识,发展智能,以更积极的姿态自主参与学习活动。
首先教师要创造真正意识上的让学生参与尝试的机会。如教学长方形的特征,有的教师习惯于先让学生沿着长边对折,量一量,得出结论;再沿着宽边折一折,量一量,得出结论。这种教学表面上看似乎全体参与,全体动手,实质上是让学生按教师设计好的步子一步一步走到终点的。这种流于表面的浅层参与,难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热情。如果让学生自己想办法,看一看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就给全体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他们会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得出结论的,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扶得过多,只会培养学生思维的隋性,不利于学生自主参与意识的培养。
其次教师要提供让全体学生参与的时机。一般应当在做好铺垫,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处尝试解答新知识,使所有学生能够跳一跳摘到果子,享受成功的喜悦,继而以更饱满的热情参与下面的学习。避免由少数学生的活动代替多数学生活动。在教学中,能让全体学生动手、动口的就不让部分人代替,能让多数人动口、动手的就不让少数人或个别人代替。要使全体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学习状态是一个关键。所以要对“学困生”有一个倾斜政策,不但要给他们多吃偏饭的机会,还要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条件。例如,教师巡视时,优先关照学困生;课堂批改,重点批改学困生的作业;小组议论,安排学困生先发言;课堂提问,优先考虑让学困生回答力所能及的问题等。对他们的每个微小进步及时予以鼓励,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机会,提供主动发展的空间,引导学生的主动参与,从而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使学生的数学素质得到提高。
五、注重发展学生思维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小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通过操作、观察、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在感性材料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按学生的认知规律来设计教学。由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向以逻辑思维为主逐渐过渡的阶段,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以知识为载体,使学生做到概念清晰、判断正确、推理合乎逻辑。如在课堂教学中遇到:“苹果是梨的的7/8”这种具有发散性的应用题时,教师就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思考:①梨是苹果的8/7;②梨比苹果多1/7;③苹果比梨少1/8;④梨是总数的8/15; ⑤苹果是总数的3/15; ⑥梨比苹果多总数的1/15……等等。在小学数学教材中, 这类具有发散性思维的内容很多。只要我们认真研究 和分析,就能设计出许多发散式的问题,借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灵活思维能力。我们在课堂上应当表现出极大的耐心,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驰骋联想、各抒己见,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和语言活动。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深感素质教育的重要,小学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已势在必行,每个教育工作者应从提高学生素质的大处着眼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深入研究,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赵彩玲;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学习兴趣教学探究[J];才智;2010年8期.
[2]章树成;;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学习兴趣教学探究[J];新课程(小学);2010年10期 .
[3]卢会云;浅议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方式[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15期.
[4]虞锋雷;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探究式学习;漳州教研网.
作者简介:黄开林(1972-),男,汉族,小学数学高级教师,四川盐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