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彻底反叛:《在路上》的主题思想

2015-05-30 13:49江晶鑫
作家·下半月 2015年3期
关键词:反叛在路上凯鲁亚克

摘要 作为“垮掉派”文学的代表作,杰克·凯鲁亚克的小说《在路上》主要体现出了主人公萨尔·帕拉迪斯对中产阶级传统价值的反叛及妥协两大主题。小说中的萨尔多次试图利用对“垮掉一代”的理念实践从原有的生活模式中摆脱出来,然而却次次宣告失败。正是萨尔的这种不彻底的反叛,将整部小说的悲观基调在读者面前体现得淋漓尽致。

关键词:杰克·凯鲁亚克 《在路上》 主体 反叛 妥协

杰克·凯鲁亚克生前一度存在着一条信念,即自己是继莎士比亚之后的最伟大的作家,然而事实上,迄今为止,他的作品中也只有一部《在路上》具有比较深远的影响,并被人们广泛阅读。但就是这部小说,也同样遭受到人们的褒贬不一。支持者们认为,《在路上》的藐视美国传统价值以及宣泄人本能思想的主题,是美国20世纪50年代荒原生活的一種指引;而在反对者的眼中,这部小说大肆鼓吹无政府主义以及历史虚无主义,因而是一堆文字垃圾。不过,尽管人们对这部小说毁誉参半,然而它却被公认为是“垮掉派”文学中最具典型的代表作之一。

一 《在路上》最明显最重要的主题是对传统道德的反叛

1951年由杰克·凯鲁亚克完成的《在路上》,最初在民间流传的书名为《垮掉的一代》,因此,它在一开始时,被人们看作是记录新生“垮掉一代”的真实生活,主要是突出这一代人与众不同的价值观及思想理念。暂且不去考虑主人公萨

尔·帕拉迪斯与狄安·莫里亚蒂之间的分分合合以及最终的彻底分离的主线,便可得出,《在路上》最明显和最重要的主题便是对传统道德的反叛和对美国中产阶级习俗观念的逃避。该主题从开篇便被作者以主人公萨尔对生活的万念俱灰给引了出来。《在路上》以萨尔与妻子离婚及大病初愈作为开篇,却没有进一步回顾及说明这些过去的事情。对于萨尔而言,伴随狄安的到来,他身为中产阶一份子的历史变得没有任何意义,同时家庭、婚姻以及教育等这些构成美国主流文化基石的东西也开始变得繁琐和冗余。萨尔便如同麦尔维尔笔下的玛丽一般,为了从令人窒息的陈腐刻板及庸俗虚伪的旧有生活中摆脱,于是听从来自远方的召唤,一路向西远行。

自此,“反叛”这一主题在萨尔的四次旅行经历当中得到不断的拓展及深化。萨尔想要寻找的那个所谓“一片新的地平线”,表面看来,似乎是代表着狄安背后那辽阔的西部,然而从本质上来说,这个“地平线”实际上是指狄安等“垮掉一代”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在路上”属于一种精神状态,是一种自我标榜的意识,其涉及了身体、思想以及时间和空间等。而“垮掉分子”想要在无拘无束、自由的生命体验中走出人生的困境,他们的行为从本质上来讲,属于一种激进的反传统的态度,而“在路上”的苦旅,则是他们寻找生命的真谛、生命的价值,寻找理想的乌托邦方式,他们的这种行为不仅仅是对生活意义的发掘和创造,同时也是一种精神追求。所以在许多时候,萨尔的作为基本上与“垮掉一代”毫无悖出。特别是他在狄安陪同下几乎参加了所有被社会主流思想唾弃的行为,诸如偷窃、酗酒、吸食毒品、疯狂赛车等等。不过难得的是,萨尔曾经试图将贫富、白种人及其他种族人之间的界限打破,并尝试着同每一位他所遇到的下层阶级的人建立一种比较有意义的关系。在那段最为人们所触动的描述中,萨尔试图将自己打扮成一个黑人,并以一位墨西哥的摘棉农民的身份,同名叫特丽的墨西哥姑娘一起度过他整个旅途中最温馨的时光。当萨尔第三次在丹佛街头踌躇不前时,他极度怀疑和否定自己的身份背景,并希望自己宁可是一个在丹佛居住的黑人,亦或是一个以苦力为生的日本人,哪怕是其他国家的什么人都行,但他却绝不希望自己是一个穷困潦倒的白人。

“垮掉的一代”的种种行为和尝试都可以用“疯狂”这个词来形容。当时美国社会政治气氛紧张,到处弥漫着白色恐怖的硝烟,人们的生活和行为也被科技与工业文明所主宰,在这样的社会情形之下,没有多少人还保持着个性与顽强的反叛精神,大多数人都很消沉。人们都被生活的重担压得喘不过气来,无法抽离生活所带来的沉痛和苦闷。而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有这样一群“垮掉的一代”,他们敢于张扬自己的个性,叛逆、放纵,以疯狂的方式为对抗社会,来寻求精神上的安慰。

二 《在路上》对美国中产阶级传统价值的反叛

在狄安的身上,更加充分地体现出了《在路上》这部小说中离经叛道的主题,因为狄安集所有的“垮掉一代”的主要特征于一体,如反传统、反权威、神秘主义以及平民性等。对于那些热衷于将《在路上》看成是最具典型的“垮掉派”代表作的读者们来说,狄安才更像是该部小说中的主角。在与萨尔认识之前,狄安就将一生几乎三分之一的时间花费在少年管教所之中,同时仍然在丹佛市中保持着最高的汽车盗窃记录。同时,狄安还无视权威,我行我素,且不乏对生活在下层社会人们的艳羡和敬意。他对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干涉极为痛恨,并且渴望生活的自由,同时引导萨尔去深切体会这种自由。在他的意识中,那种被所谓权威倡导的生活模式根本不值得人们去效仿,只有那种圣徒之路、疯子以及狂人之路才应该是人们选择的路。

而所有这些在狄安身上的看似荒诞不经的举动,却都是建立在一种神秘的由狄安自创的哲学基础之上的,狄安并将对“它”的体验归纳为这种哲学的核心思想,只是他从来没有将“它”进行一次明确的阐述。直到狄安在曾经一度彷徨困惑后,方才基本认识到“它”的实质。实际上,“它”便包括狄安在内的“垮掉一代”对生活追求的至高境界,皆因“垮掉”并非单是指沉闷压抑的现代社会令人们感受到无线的困顿和疲倦,其在《旧约》中曾经被认为是至福及极乐的生活状态。狄安始终不曾停止追寻他的哲学的脚步,然而要获得“它”及“垮掉”就必须彻底否定传统的世俗观念,所以,狄安的一切举措,便就体现出了他对美国中产阶级的传统认识最为彻底的反叛。

三 《在路上》中所体现出的反叛的不彻底性

《在路上》一书中,主角萨尔前后四次旅行,均能与狄安打成一片,并且试图融入到狄安所代表的那种“垮掉一代”的生活之中,同时萨尔与源自社会下层的各种各样的人之间的交往也不存在任何压力。可惜,因为无法彻底摆脱传统价值观的束缚,萨尔自始至终没能对狄安做到真正地了解,同时也没有彻底融入下层人民的生活当中。萨尔的第一次西行中,就对狄安的态度比较矛盾,他一方面认为狄安像是来自西部吹来的一阵狂风,令人感到神清气爽;同时又认为狄安是个骗子。萨尔在丹佛看一部名叫《菲岱里奥》的歌剧时,深刻感受到发生在他自己身上的两种价值之间强烈矛盾,就在几天之前,他刚到丹佛的时候与一个流浪汉没什么两样;然而现在,他衣着光鲜,手臂上还挽着一个时尚魅力的金发女郎。更具讽刺的是,萨尔为了追求“垮掉一代”而西行,然而却在身不由己的情况下,在一处旧金山的棚户区,做了一个警察。与特里一起过着那种田园一样的生活最终也没能将萨尔留住,因为他感觉到有一股强烈的力量在召唤他回家。终于,萨尔的第一次充满激情的旅行在疲惫和思乡中宣告结束。

萨尔第二次上路时,狄安将他的妻子玛丽露带到了东部,这个时候,萨尔已经开始意识到与狄安等人厮混是百害而无一益。后来狄安怂恿萨尔与玛丽露当着其面做爱,萨尔因为承载着过去积留下来的心理负担,所以拒绝了。在对新奥尔良进行访问的过程中,萨尔曾经说自己并没有长时间留在路上的意思,因为他还打算回老家上学。而后,在路过旧金山时,萨尔有过一段穷困潦倒的生活,他开始对此次西海岸之行的目的产生了怀疑。然后,他便在尴尬沉闷中与狄安和玛丽露道别。可能是因为同狄安之间的不欢而散,导致萨尔心中感觉颇为压抑,于是他再一次踏上旅途的时候,便深度反省了一番自己过往的经历,方才幡然意识到白人的理想及追求对他的生活一直起着主宰的作用,这也是他与狄安及其代表的下层人民之间所存在的本质差别。几个月之后,萨尔抛下狄安自己上路,这说明,因为没法真正理解狄安的那种生活,萨尔试图用自己的方式从过去中摆脱。最终,萨尔将自己的流浪生活彻底结束,并终于同那个他“渴望一见”的姑娘相遇,再次回到他曾经企图逃离的那种深入人心的社会制度及生活习俗当中。而狄安则仍然想一个圣徒一样穿梭于美国大陆之上。

所以,同贯穿于整个小说中的“反叛”主题相同,“妥协”也同样渗透在整部小说之中。萨尔只是将狄安当做自己在路上的伙伴和向导,在旅途上,他也习惯一人上路,例如在第一次漫长的西行当中,他与狄安相处的时间相当短暂。同时,又由于他和狄安的相处不断产生隔膜,令他从最初逃避厌倦了的东部中产阶级枯燥乏味的生活,到经历了一系列令他感觉疯狂、兴奋以及伤心的事情之后,最终却在疲倦下返回了东部,再次过上原来的生活。一方面,萨尔希望能够如同罗马蜡烛一般不停地燃烧,为了生活而疯狂,并通过疯狂来将自己从枯燥的东部中产阶级生活中拯救出来;另一方面,他又无法彻底摆脱中产阶级传统价值观的束缚,一次次地向过去的生活做出妥协。

萨尔阻最后与过去妥协,充分反映了凯鲁亚克对中产阶级以及“垮掉的一代”的道德观念的无所适从。而《哥伦比亚美国小说史》中表明几乎所有的“垮掉派”的作家都没有完全克服白人中产阶级的本质。由于凯鲁亚克是来自加拿大的法裔移民,所以其常被看作是少数民族作家,同时也被认为是美国社会中不能完全自由表达意志的人群,另外,再加上他自身的中产阶级的背景,所以凯鲁亚克对主流文化的价值传统非常眷恋,最终叛逆和顺从构成了凯鲁亚克性格中两个重要的特质,同时这两个特质也深刻影响着他的文学创作。“反叛”和“妥协”两大主题在《在路上》整部小说中不断交错杂糅,并在小说的结尾彻底升华,使得小说被抹上了一层浓郁的悲情色彩。

《在路上》一方面表现出对传统及权威的藐视、愤怒和彻底的颠覆,突出“垮掉一代”对枯燥乏味的中产阶级传统价值观的叛逆;另一方面,则通过小说主人公萨尔无法彻底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最终在追求叛逆的道路上无果后,不得已重新回到过去的生活状态。这种“反叛”和“妥协”构成的不彻底反叛主题,最终奠定了整部小说的悲观基调。

参考文献:

[1] 肖明翰:《垮掉一代的精神探索与〈在路上〉的意义》,《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2] 陈杰、黄静:《性与爱的分离——浅析凯鲁亚克小说〈在路上〉的性主题》,《当代文坛》,2010年第1期。

[3] 付琦:《在路上的身份探求——〈在路上〉與〈一个朋友在路上〉的比较解读》,《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11期。

[4] 陈杰:《爵士乐精神与“垮掉的一代”的本真追求——凯鲁亚克小说〈在路上〉中的爵士乐主题初探》,《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11期。

[5] 孙坚、杨仁敬:《用对话和狂欢颠覆现实世界——读凯鲁亚克的〈在路上〉》,《外语研究》,2009年第1期。

[6] 孟召军:《在路上找寻自我——〈在路上〉中萨尔的人物性格分析》,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7] 卢蕊:《狂欢与对话——〈在路上〉的巴赫金式解读》,四川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11年。

[8] 黎宏博、于长敏:《宏大叙事的消解——从〈在路上〉到〈挪威的森林〉》,《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9期。

(江晶鑫,重庆工商职业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反叛在路上凯鲁亚克
“在路上”之后的凯鲁亚克
把沙发往前挪一挪
把沙发往前挪一挪
把沙发往前挪一挪
论架上绘画的跨界与超越
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的生态主义解读
行走在“反叛”的路上
横田文子“在满”期间的创作
《在路上》中的父亲形象解读
女性主义视阈下《奥塞罗》和《伤逝》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