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
摘要:动力系统的构建是解决商贸业创新发展动力问题的核心。本文基于修正的波特钻石模型,通过对构成通州区商贸业创新发展动力系统要素的综合分析,以生产要素系统、需求系统、相关和支持产业系统、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系统、政府系统五个关键要素以及辅助要素——机遇为子系统,初步构建了通州区商贸业创新发展的动力系统,并就系统如何更好地运行提出建议。
关键词:商贸业;动力系统;钻石模型
动力系统是商贸业创新发展最根本的力量源泉,动力系统构建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商贸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本文认为商贸业动力系统的构建可看做是将若干与商贸业创新发展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和依赖的要素,在特定环境下聚合成具有为商贸业创新发展提供最根本动力能力的有机整体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每种要素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作用和地位,都无法独立控制商贸业的发展,因此如何解决这一过程中动力要素的单一化和分散化,使要素资源配置合理形成系统合力,就成为商贸业创新发展动力系统构建亟需解决的问题。基于上述问题,本文将依托国际商贸中心下北京市通州区商贸业的创新发展课题,以修正的迈克尔·波特钻石模型为基础,初步尝试构建通州区商贸业创新发展的动力系统。
一、通州区商贸业创新发展要素分析
1990年迈克尔·波特通过对8个发达国家和2个新型的工业国家的上百种产业的历史研究后归纳出:某个国家或产业要取得竞争优势,必须从4项关键要素和两个辅助要素分析,从而提出了著名的“钻石模型”,构筑了某一国家或行业发展和获得长久竞争力的经典要素分析范式。结合实际情况,由于政府在我国商贸业发展过程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因此本文采用修正后的钻石模型,即将政府作为第五个关键因素对通州区商贸业的创新发展要素进行分析。
(一)关键要素
1.通州区商贸业创新发展生产要素条件分析
首先,区位条件优越。通州区位于北京市东南部,自古以来就是交通要道,目前京杭大运河的北端是北京东部的重要节点和重点发展的新城之一,其同京津塘高速公路与北京城市六环路交汇,并与京沈、京哈、京开、京石等11条高速公路相连,拥有京秦线、京承线等铁路线及八里桥铁路货场,是北京铁路、公路和航空多式联运的重要节点,有“一京二卫三通州”之称。其次,商贸文化底蕴深厚。通州是京杭大运河孕育的一座历史名镇,其凭借运河便利的交通优势,自明清以来就万商云集,成为北京市的商贸枢纽和商业重镇。同时这里还有享誉中外的中国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以及正在建设中的北京通州文化旅游区、高端商务休闲水乡区和文化科技内涵丰富的现代都市型农业园。再者,高端人才充足。通州周边名校林立,汇聚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工商大学等知名顶尖学府,以及有中国“硅谷”之称的中关村等汇集最顶尖人才的科技创新园,为商贸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优良丰富的人才储备。
2.通州区商贸业创新发展的需求条件分析
在国家战略层面上,通州市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节点。北京市“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又提出把通州建设成为“彰显国际新城形象的特色高端商务服务区”,作为中心城功能疏解的重要承接地和世界城市新功能的核心承载区,通州区商贸业面临着产业转型和协同发展的双重压力。同时,2013年通州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68.9亿元,连续5年持续增长,显示出居民较强的消费意愿。而2013年通州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33662元,实现连续8年增长,表明城镇居民的实际支配能力在不断提升。此外,随着通州电子商务、物流、制造等行业的急速发展,对通州商贸业的发展的需求也是与日俱增。
3.通州区商贸业相关产业及支持性产业分析
在由核心区和五大区域构成的“一核五区”通州现代化国际新城的主框架下,以运河核心区为龙头,以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文化旅游区、环渤海高端总部基地集聚区、国际医疗服务区、国际组织集聚区为支撑,构成了通州现代化国际新城的整体布局,这同时也为通州商贸业发展的支持产业做了规划。目前通州区委、区政府正大力推进新城核心区的城市综合体建设、大力推进水系景观建设,未来还将建成一批独具特色的城市副中心标志性建筑群,形成以水为魂,以绿为韵的“北方水城”景观。同时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休闲等特色功能,发展新增城市功能,以吸引和汇聚各类高端资源。
4.通州区商贸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条件分析
近年来,通州商贸业发展规模持续、稳定增长,体现了通州商贸业良好的发展态势。从商贸企业战略/结构上来看,通州商贸企业的品牌意识开始不断增强,品牌结构也不断丰富,诸如美国连锁商务酒店“速8”、万客隆、家乐福、苏宁、国美等相继在通州开业。同时李宁公司、苏宁电器、北京华联等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链条长的总部型商务项目也相继落户通州。作为促进电子商务发展战略实验区的北京通州电子商务聚集区亦取得非常好的效果,目前全国成交额超过10亿元的十大B2C网购网站中一半以上的总部或仓库建在通州区,仓库调运比例占到全国的六成。在竞争条件方面,通过举办北京新城通州国际商务年会、国际新城商业规划发展论坛和“外贸大集”等活动通州商贸企业竞争力显著提高。随着政府扶持力度的加大,通州商贸业的竞争条件展现出良好的态势。
5.通州区政府对商贸业创新发展的作用分析
不管是“聚焦通州战略,打造功能完备的城市副中心”的提出,还是通州作为城市副中心定位的确立,每一个推动通州商贸业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几乎都是由政府率先提出。从某种程度上讲,正是国家战略和政府政策导向的作用,才带来通州商贸业繁荣发展的今天。北京市“十二五”规划中建设彰显国际新城形象的特色高端商务服务区的提出,更为通州区商贸业的创新发展提出新的要求与目标。目前通州區政府正通过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深化财政体制和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开放型经济等方面,影响和引导着通州区商贸业的走向。综上所述,政府在通州区商贸业的成长过程中发挥了核心的作用,是通州区商贸业创新发展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二)辅助要素
波特指出机遇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机遇可以影响其他要素发生变化。形成机遇的情况有很多种,比如基础科技的发明创造、外因导致生产成本突然提高(如石油危机)、金融市场或汇率的重大变化以及政府的重大决策或战争等。宏观上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发展陷入了低迷,导致投资和出口均出现大幅度的萎缩,而唯独只有消费保持着较高的增长。因此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需求作为最稳定、持久的增长因素,成为拉动我国内需、快速走出金融危机阴影的最佳选择之一,商贸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就此产生。微观环境上,不管是从国家层面上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提出,还是北京市政府 “聚焦通州战略,打造功能完备的城市副中心”和“建设彰显国际新城形象的特色高端商务服务区”等重大决策的提出,以及通州区电子商务、旅游、文化等行业的兴起都给通州区商贸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二、通州区商贸业创新发展动力系统构建及分析
(一)通州区商贸业创新发展动力系统的构建
本研究认为,商贸业创新发展动力系统是具有动态行为特征的复杂非线性系统。该系统边界模糊,构成要素有多重性,组成该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以及各个子系统内的各个动力要素之间往往具有难以揣度的相互依赖关系。各动力要素所产生的推动力协同交叉,共同构成推动商贸业发展的力量。
图1通州区商贸业创新发展动力系统结构模型
根据对通州区商贸业创新发展动力系统的分析和要素的分类,本文认为通州区商贸业创新发展的动力系统可由五个子系统,即自生产要素系统、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系统、需求系统、相关和支持产业系统、政府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在这五个子系统内部都标有相应的主要构成要素,而且它们都是开放的系统。系统与系统之间,系统与要素之间以及要素与要素之间都呈现出强烈的相互作用关系,特别是动力系统的子系统,通过相互协同作用(不排除动力系统以外其它动力要素流的流入与耦合,比如机遇)进一步形成功能强大的“创新合力”。“创新合力”的功能(因为系统的开放性,在相互作用过程中,除机遇以外的其它单一动力要素流亦可能流入系统内)将决定发展的方向。这里所谓“创新合力”就是动力系统的子系统之间,子系统与其它单一要素之间,在经济活动中彼此促进,交叉融合,协同发展而成的系统合力。
(二)通州区商贸业创新发展动力系统分析
1.通州区商贸业创新发展动力系统的自组织结构动力系统
通州区商贸业创新发展动力系统的自组织结构动力系统由企业战略结构/竞争系统和生产要素系统组成,主要构成要素:区位、基础设施、人力资源、企业家精神等。动力的表现形式:涨落力、协同力、复制力、循环力、催化力和结构力等。功能的实现过程:通州区商贸业系统内部的企业在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带领下,基于内部自我成长需求机制,通过与通州区特定的区位、政治、文化和人力资源条件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不断地降低自身的熵含量,自行从简单向复杂、从单一向系统发展,不断提高自组织结构系统的有序度,使自组织结构动力系统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模式不断地自我完善,从而解决以往要素单一化和分散化问题,不断提高其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使系统内部结构经历了原有结构稳定性的丧失和新的有序结构建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涨落的触发作用,役使新的商贸业态诞生、成长,并不断自我复制、交叉,通过竞争与协同形成了以新的商贸业态主导产业为主的序参量。
2.通州区商贸业创新发展动力系统的外驱动力系统
通州区商贸业创新发展动力系统的外驱动力系统由需求系统、相关和支持产业系统、政府系统和机遇组成。其主要的构成要素:政府、相关企业、院校、技术、需求、制度、变革等。动力的表现形式为:市场拉力、扩张力、激励力、合作力、导向力、凝聚力。动力的实现形式为,在通州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业和物流等相关行业和支持产业系统的作用下,经过通州区政府顶层的政策设计引导,产生通州区商贸业创新发展的需求系统。需求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产生了乘数效应和优化效应,使通州区的商贸业市场发生剧变,机遇此时发挥作用。它开始逐渐渗入到商贸业发展的各个层面,并发挥导向和凝聚作用,引导者外驱动系统动力要素进行合理的分布和作用,最终形成具有长久促动作用的系统合力,从而为通州区商贸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持续、稳定的系统动力。
三、通州区商贸业创新发展动力系统运行的对策
要提高通州区商贸业创新动力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还需从改善通州区商贸业自组织结构动力系统和外驱动力系统入手,需要重视政府在营造外部环境和商贸企业在改善内部环境的重要作用,在外部驱动力和内部驱动力共同作用下,推动通州商贸业创新发展实现良性运转。
(一)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创造有利于商贸业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
可由通州区政府设立商贸业发展建设专项基金,并担任“孵化器角色”,通过制定相关的鼓励支持政策,对符合产业导向的企业提供资金、管理等多种便利,并为商贸企业搭建平台,推动企业之间合作与交流,使商贸企业快速“孵化”做大。对不符合高端商务平台定位的一般加工业、区域性物流基地和区域性专业市场,如八里桥市场等要通过行政手段使其迁出通州,并大力拓展与高端商务平台相配套的产业区,如宋庄文化体验区、张家湾漕运古镇旅游区等。同时完善配套道路、通信、水电等基础设施,全面提高科教文卫等公共服务设施品质,积极营造有利于商贸业的发展环境。
(二)推动企业成为商贸业创新发展的主体,形成高端商务产业集聚群
行业内企业作为通州区商贸业创新发展的主体,是由其作为内驱动力系统要素所决定的。在通州“一核五区”总规划的指引下,通州区商贸企业要改变以大运河为轴、沿街零散布局小商铺的“点轴状”格局,而向汇集众多片区级商业中心构成的“多极分散”的网络状格局发展。同时,促使通州区商贸企业由单纯“地上”发展,转为“地上-地下”立体式联动发展。最后,企业家还要要大胆尝试。比如,改变商贸业传统的只是负责销售的功能,而向功能体验中心、生活体验中心方向发展,并依托商场、超市、购物中心等线下资源优势开展O2O销售。
(三)抓住机遇,使通州商贸业积极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
解决通州区商贸业创新发展的动力问题仅从通州自身的角度考虑是有局限性的,还需要联合天津、河北,抓住国家推进京津冀协同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通州区商贸业要利用作为京津冀发展轴的重要战略节点优势,通过明确规划各自的功能定位、产业分工、重大基础设施安排,以规划引导三地协同发展,并避免同构性、同质化发展。同时提高环境治理力度,加快构建区域高品质人居环境,以充分利用经济一体化对自身创新发展所带来的引擎带动效应。(作者单位:北京物资学院商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得到“北京市科技创新平台——商务运作与企业服务创新研究”项目资助。
参考文献:
[1]卢彦.北京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的战略思路[J].时代经济贸,2011(6):25—27.
[2]黄小勇.区域经济共生发展的界定与解构[J].华东经济管理,2014(1):153—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