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物流人才培养体系探讨

2015-05-30 10:48孙杨
2015年34期
关键词:物流人才培养体系

孙杨

摘要:物流人才是当前我国紧缺的人才之一,且随着经济和物流行业的发展,社会需求量还将扩大。为了满足物流行业对高素质物流人才的需求,本文对物流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分析,以便为物流行业输入更多的高素质物流人才,促进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物流人才;培养;体系

近年来,河北省加强对物流业的关注程度,坚持生产物流与生活物流相结合、沿海带动与腹地拓展相结合、壮大基础与延伸服务相结合、项目建设与政策优化相结合的多角度发展原则,努力构建国内外联通、京津冀一体化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使得河北省物流业有了长足发展。但是,在全国物流业普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的情况下,河北省物流业也处于由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过渡的关键时期,物流人才的匮乏是制约河北省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河北省物流人才培养的紧迫性

物流人才是当前我国紧缺的人才之一,且随着经济和物流行业的发展,社会需求量还将扩大。2011年,河北省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河北省相继出台了《河北省港口条例》、《河北省现代物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重要文件,将河北省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战略定位为环渤海地区港口物流产业基地、首都经济圈物流服务基地、全国重要的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和物流中心,提出要重点发展港口物流、大宗商品物流、装备制造物流、农产品物流、商贸物流、医药物流、邮政物流和绿色回收物流。2014年京津冀一体化提上日程,作为京津冀一体化中的重要一环——物流一體化发展将对物流人才带来极大的需求。智慧物流、国际物流等物流产业新理念、新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提升了物流管理人才的规格要求。社会巨大的需求量为河北省高等院校提供了机遇,高等院校应借此契机,加快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扩大招生规模,同时搞好软件及硬件配套措施,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人才。

二、河北省物流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一)专业培养目标的确立

高等院校专业培养目标应具有前瞻性,应能够满足学生毕业后的社会需求。目前河北省很多高校都对物流管理专业定位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应包括政治规格、服务职业领域、全面发展、专业技能和能力、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职业素质、具体岗位等。同时要广泛开展社会调研,注重分析和研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当前,特别要主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要遵循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妥善处理好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多变性与教学工作相对稳定性的关系。

(二)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

高校物流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要体现实用性、可操作性、适应性和先进性的特点,培养过程与人的职业成长规律基本一致,因此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需要发生颠覆性变化,对核心课程进行大幅度改革。培养过程应以实践知识学习为课程学习的起点,以工作过程逻辑组织教学内容,以“做中学”为主要学习方式,以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评价学习成效,在教学的全过程都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要是引导、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在完成项目工作中学习如何完成实际工作,学习必要的实践知识和理论知识,最后达到掌握基于经验的学科系统化知识。

高校物流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应该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专业课程体系。不要固守“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三段式学科体系。虽然为了教学管理上的方便,一年级首先主要安排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但是,第一学期就应该安排专业概论性课程和专业认识实习以及初步实践,尽早让学生了解物流管理专业实际工作。专业课程从职业具体、简单工作学起,从职业经验性知识学起,逐步学习基于经验的专业系统化深入知识。

教学模式改革的关键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在“做中学”的整个过程,从开始接受工作学习任务—收集信息资料自学—计划和决策—实施方案—到最后检查评价,学生都是主体,学生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过程。要增加职业行为能力的有效学习时间,更多时间用于实践任务。学生通过基于项目、团队合作、主动学习的学习过程,享受到成功的乐趣,培养合作共事能力,增强自信力。

课程体系既要强调系统的实践能力培养,也要强调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不是指单设的理论课程成体系,一体化课程也是理论知识学习的主要构成部分,实践为主课程也应有理论知识的学习、深化和拓展要求。

(三)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许多高校的物流师资都是从交通运输工程、信息工程或其他专业转型而来,建立一支理论知识扎实、应用经验丰富、学缘结构合理的物流师资队伍是培养物流人才的保障。因此,物流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应该按照标准聘请物流行业、企业资深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同时校内选拔培养专业带头人。对专任教师的教师资格、行业企业工作经历、职业资格以及能力和知识结构提出明确要求,同时对兼职教师的行业企业相应职业工作岗位年限、职业资格以及能力和知识结构也要提出明确要求。

(四)实践教学条件

高等教育的“实践”绝不仅是学习理论知识的阶梯,也不仅是使技能更加娴熟的过程,主要目的应是学会工作。因此,物流人才校内实训基地的设计应当以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教学场所的布局按照空间结构与工作现场相吻合的原则来设计,实训室不仅是技能训练的场所,应该能够构建职业与学习集成的情境,使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紧密融合。

若校内不具备真实生产实训条件,可以建设校内物理仿真生产环境或智能化高仿真度的虚拟实训情境,也可以与主要服务区域的物流行业、企业合作,选择生产技术先进、经营管理好的物流单位作为实训基地,实训基地的性质、环境,技术水平、管理等,应满足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要求。

(五)考核体系

对学生的考核应注重过程性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完成任务的自主性、学习态度及遵守纪律情况,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成员组织协调、沟通等能力,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老师评价等多元评价完成课程考核。

三、结论

综上所述,为了满足物流行业对高素质物流人才的需求,本文对物流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分析,在未来河北省物流人才培养中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以便为物流行业输入更多的高素质物流人才,促进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作者单位: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2015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民生调研课题“河北省物流人才需求调查与培养体系研究”,课题编号201501520

参考文献:

[1]朱美虹.物流教育如何接轨当前企业物流人才需求[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10,(1)

[2]姜大源,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鲁永奇,王岩,王俊峰等.具有实际创新能力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价值工程,2014,(7)

[4]贾卫兰,闫葳,刘宝学等.高技能物流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才智,2015,(1)

猜你喜欢
物流人才培养体系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基于区域人力资源集聚理论的珠海市港航物流人才培养集聚战略
应用型本科高校物流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物流人才发展现状分析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基于学生就业导向的中职物流管理教学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