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习国学经典的必要性

2015-05-30 03:32:49夏琪
东方教育 2015年4期
关键词:国学经典精神教育

夏琪

【摘要】近几年,“国学热”成为一个社会热点话题,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和思考。有人认为这是中国人找寻文化根基的表现,是值得推崇和发扬的;也有人认为这只是一股商业驱动的暂时性潮流,就像时尚界的一场时装秀,华而不实。但笔者认为,无论这股潮流如何,我们都有学习国学经典的必要性,这于己、于民、于国都有着不可言说的意义。本文将从国学经典自身的文化内涵,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人自身的发展需求以及人文教育等方面一一论述学习国学经典的重要性。同时也提出对待国学经典的正确态度—亲近感悟,却不盲目仰视。

【关键词】国学经典;教育;精神;文化积淀

提到“经典”二字,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某样东西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势,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岁月的洗礼,亦能经得起一代代人类的赞赏或者批判。那么据此来判断,国学经典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经过几千年的文化历史演变,经过代代文人的考究评判而留下来的对我们产生深远影响的著作,是民族文明和人类文明的结晶。普遍认为国学经典包括“三百千”、“四书五经”、《弟子规》、《孟子》、《老子》、《庄子》以及其他“诗词歌赋”、“文史通鉴”等著作典籍。

近几年来,“国学热”成为一个社会热点话题,有人认为这是中国人在经过经济的快速发展后回归本性,找寻文化根基的表现,是值得推崇和发扬的;也有人认为这只是一股商业驱动的暂时性潮流,并不会产生多深刻的影响,就像时尚界的一场时装秀,华而不实。无论何种观点,都有它合理的一面,毕竟谁都没有把握说这股“国学热”能持续多久,或许国民持之不断地追寻精神生活,或许真如一阵风。

但笔者认为,无论这股潮流如何,我们都有学习国学经典的必要性,这于己、于民、于国都有着不可言说的意义。本文将从国学经典自身的文化内涵,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人自身的发展需求以及人文教育等方面一一论述学习国学经典的重要性

一、国学经典自身的文化内涵

现在我们称之为国学经典的著作在所处的时代有的是启蒙教育的读本,起着教人识字学文的功能,例如《三字经》、《弟子规》;有的是贤人语录,教人如何成为君子、圣人,例如《大学》、《论语》;有的则是文史集注,例如《史记》、《古文观止》等。但中国向来主张“文以载道”,所以无论是启蒙读物,还是文史著作,都会传达给读者做人,做事的理念。儿童启蒙读物《弟子规》有言:“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則学文。”引导儿童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诚实守信,仁者爱人。《大学》的核心理念“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告诫人们做人要首先讲究诚意,做事要循序渐进,推己及人。读《史记》则是“以史明鉴,明得失”,了解中华历史的渊源脉络。阅读国学经典虽然不易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明显的功利作用,但是它丰富的文化内涵,历史积淀对于我们修身养性,沉淀自我,了解古代文化都有着指导意义,有着“无用之大用”。

二、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

每一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中华文化更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经过几千年的演变、积淀,中华文化拥有稳定的独特的精神内涵。

首先是“天人合一”。中国古代思想家主张天人协调,追求一种“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的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这种思想反映在具体生活中,则是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己的和谐统一。其次是“以人为本”。这一内涵就是强调说在天地之间,以人为中心;在人与神之间,以人为中心。孔子弟子问如何事鬼神,孔子回答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弟子又问人死后的情况,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可见,孔子是将现实的人事放在了首位。另外一点,在讲君子治理国家时,《大学》强调先先树立个人的道德体系,为人标准,然后逐级而上,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第三是“贵和尚中”。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和谐,兼容并包,《孟子》也曾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思想主张。这都要求人与人,君与民,国与国之间都要和睦相处,各得其所,避免互相的争夺,欺善凌弱。这也是我们国家一直推行睦邻友好,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的一个理论来源。

由上可知,我们的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不是凭空建立的,而是有着很深的积淀,在我们的国学经典里都有所体现。作为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我们有义务和责任熟悉我们的经典,了解我们民族的特性,民族文化的根基。

三、国人自身的发展需求

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物理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经典书籍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帮助我们学习知识,成长自我。但是现代社会日新月异,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显著提高,随之而来的就是欲望的增长,人心的浮躁与不满,我们读书少,甚至是不愿意耐着性子读书,导致精神生活的匮乏。因此我们需要一些经典的书籍用凝练的语言来使我们的心态平和,生活稳步前进。

另一方面作为中国人,正如正如叶开所说:“无论你外语讲的有多好,无论你在国外生活了多少年,还是你从小就出生在那个国家,你都改变不了你是中国人的这个属性。尽管你可能很多方面已经非常外国化,但是你的身份,你的民族基因会沉淀下来,会在你自己的精神深处和别国人的眼睛里沉淀下来。”我们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气质。相应的,我们也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沃土,那就是我们的国学经典。阅读国学经典就是用我们民族与人类最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我们的身心,使我们的人格健全,为我们的终身学习和精神成长打基础。

四、国家人文教育的要求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而要很好地落实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必须让学生大量的阅读国学经典,感悟经典中的人文思想,文化积淀。朱自清也提出:“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于实用,而在文化。”

综上所述,为了自身的健全发展,为了和他人和谐相处,为了做一个合格的中国公民,我们都应该阅读国学经典。

但是如果只是口喊经典阅读,却不读原著,只读别人的只言片语的解释;或者是仰视经典著作,将其神圣化,标准化,模式化,那也许读了比不读还要坏。因此我们应该亲自接触经典,抱着一种平和的态度对待经典,“既不仰视,也不俯视,而平视之”,“和他们进行心灵的对话,思想的交流,是精神的沐浴与享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学到经典的精髓,经典也才能真正的对我们的身心发展产生有利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朱自清.经典常谈[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2.1-3.

[2]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85-303.

[3]钱理群.钱理群语文教育新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47-152.

[4]叶开.语文是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95-97.

猜你喜欢
国学经典精神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题解教育『三问』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人民周刊(2021年22期)2021-12-17 07:36:09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当代陕西(2019年24期)2020-01-18 09:14:54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拿出精神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吟诵国学经典,提升语文素养
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方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