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芳方
[摘要]我国的经济建设重点区域长三角地区,在开放型经济发展方针的指导下,进出口贸易总额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同时对外贸易的结构及外贸活动过程中商品的结构也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本文从长三角地区外贸竞争力的现状出发,分析长三角地区外贸行业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最后提出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竞争力的提升对策。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外贸竞争力;提升对策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5010
1引言
长江三角洲是长江入海之前的冲积平原,我国大陆的第一大经济区,国家定位的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我国率先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地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是国际公认的六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该地区正致力于在2018年建设成世界最大的都市圈。自1985—2013年,长三角经济的外贸依存度从18%上升到89%,其中出口依存度达到50%以上,出口俨然成为拉动长三角经济增长的主要发动机之一,进口依存度同样居于高位。开放型经济已成为长三角经济增长的主要发动机,长三角地区也因此一跃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尤其是对外贸易发展最活跃的区域之一。
2长三角地区外贸竞争力的现状分析
21地理条件优势
长三角地区包括经济最发达的江浙沪三省区,三地在我国经济总体布局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并且该地区铁路线广布,内河航运发达,机场数量众多,又兼上海为龙头,苏、锡、宁、杭、甬五大副中心城市与其交相呼应,各类实体商品、服务贸易以及生产要素可以高效快捷地在亚太地区流动,使得民营经济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此外,长三角地区拥有先进融资机制,基于上海亚洲金融中心的地位,长三角在贸易发展的过程中各方融资渠道都较为通畅,提升外贸竞争力的机会也就更为浓厚。
22外商投资优势
我国内陆地区经济发展迅速,要实现外贸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就必须最大限度地利用外来资本,吸引外商投资,这是提升地区外贸竞争力的重要举措。2012年全年,长三角地区16个主要城市共利用外资达500亿元,到位注册外资达562亿美元,同比增长112%,增速快于上年04个百分点。长三角地区吸引外资已经进入质量优先、优中选优的新阶段,未来将在制造业、服务贸易等领域有更大作为,外商投资已成为地区外贸竞争力提升的强力支撑并推动了区域的国际化进程。
23产业结构优势
2013年上半年,从浙江省的重点产品出口情况来看,依然是第二产业产品为主导,出口额在5亿美元以上且出口形势较好的产品主要是家用电器及其相关的使用设备,共389亿美元,增长94%;照明器材及零件出口额为256亿美元,增长16%;电动工具为81亿美元,增长126%。这些传统优势产品依然强势。而高档家具、新兴游戏等产品也由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新实施使出口量激增。相对地,“两高一资”产品出口继续下降,煤和成品油出口量分别下降386%和98%。但产业出口总体而言还是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产品的出口增长势头也很迅猛。
24政策鼓励优势
中央或地方政府为了加速地方经济发展,通过实施配套的产业政策来鼓励相关产业发展。长三角地区拥有多个沿海开放港口城市,为了优化资源配置,政府实行的出口退税政策和汇率变动政策,为长三角地区外贸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政策鼓励。出口退税政策很好地缓解了政府不支持异地收购后再进行出口的矛盾;而汇率改制的适时实行又很好地联系了浮动汇率制与市场供求,具有强大的资本实力,以民营经济为主的苏浙两省因此在外贸竞争中获得了较强的成本竞争优势。
3长三角地区外贸行业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分析
31缺乏核心技术支持
首先,长三角地区的中小企业数量始终居多,并且随着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提高,还有增加趋势,但受本身创新能力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这些企业大部分都处于产业链的低端,过度依赖一般廉价劳动力,因而产品的出口结构无法从根本上得到改善,企业也难以掌握核心技术。其次,对外资的过度依赖使长三角地区的龙头产业无法赢得有效的市场竞争格局。在引进外资的过程中,大部分的内陆企业缺乏技术革新的手段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使长三角地区外贸竞争力和经济竞争力的提升受到巨大的限制。
32传统的贸易方式弊端显露
从贸易主要方式来看,长三角地区加工贸易比重过高,由此产生诸多问题。首先,加工贸易“大进大出”的特点是长三角地区贸易总额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却使得该地区外贸依存度过高,为经济发展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而过高的贸易依存度会使地区面对更不利的贸易环境,如出口贸易受外部环境制约,内需不足等。另外加工贸易带来的大量顺差,容易引起其他国家的关注,导致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从而使贸易摩擦不断深化。其次,从国际分工的价值链角度分析,长三角地区传统的加工贸易方式使产品附加值低,导致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33长三角各城市之间竞争力发展不平衡
长三角地区是一片广阔的大平原,城市众多,然而,这样的一个大陆经济竞争力最强的区域和掌握大陆经济命脉的地区却也存在着很大的竞争力差距。2012年城市的统计数据的计算方法是假定香港的经济竞争力指数为1,其他内地285个地级城市以香港为参照取百分比降序排名。浙江省:“草根”经济面临新挑战,转型发展应对产业空心化。全省各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均值为0112,居全国第11位,指数方差0002,仅居第20位。全省综合经济竞争力前3名城市为宁波、杭州和嘉兴,而丽水、衢州居后两名。江苏省: “南强北弱”。江苏省综合竞争力指数为0159,居全国第8位。其中排名第1的苏州市更是以30935亿元的超高进出口总值冠绝全省,占到了全省进出口总额的5616%,仅一个城市就在外贸总量中占据如此大的比重,可见全省经济竞争力“南强北弱”的鲜明特点。而盐城、淮安、宿迁三市综合竞争力远落后于省内其他城市。
34面临国内外其他区域的竞争
首先,长三角、珠三角以及环渤海三大经济区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以各自的方式进行经济建设,三地的外贸发展水平也都在国内拥有竞争力。珠三角地区外源性经济突出的特点已经显露无遗,这得益于珠三角地区靠近港澳,港澳台地区的投资企业较多,仅数量最多的港资企业的年投资额就超过3000亿美元,三资企业也因此成为了推动地区外贸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动力;其次,深圳作为珠三角地区的龙头城市,也作为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城市,在近几年珠三角地区的贸易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龙头,港深两地在近年加大资金、技术、人才和资源上的全面合作也为增强珠三角地区的外贸竞争力带来了新的曙光。
4提升长三角地区外贸竞争力的对策
41完善外资利用方式的同时重视核心技术
就长三角地区目前的现实状况来看,想要持续保持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外资的注入不可或缺,外资的引入对于极大地缓解发展过程中资金短缺问题的作用依然巨大。完善外资的利用方式,不能单单只停留在引进外资的数量上,更要注意外资的合理利用,在引进资金量的同时要更加重视学习和参考国外的先进管理理念、管理方式、营销方法、核心技术以及对人才的合理利用。此外,想要提升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就必须在引进外资的同时巧妙地联系内资,鼓励地区内现有的民营经济的发展,用内资巩固自身地区原有行业的建设,结合外资来取得更好的发展空间与商业机会。
42优化出口商品的结构,探索新型贸易方式
现阶段,长三角地区已经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后期,完全具备承接已经完成工业化进程的发达国家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移,长三角地区的各城市必须在巩固自身在强势行业、制造业等支撑行业上的竞争力。还要正视在高新技术掌握程度上的缺陷和较低的自主创新能力,大力研发和发展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产业,增加产品生产厂家的细密分工,实施产品带动、重点投入、引智增效的战略,促进产品规模数量的提升,质量档次的提升;建设外包服务业的基地,走上高新技术生产产业和先进服务业协调发展的道路。
43发挥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引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上海是中国第一大城市,中国内陆全境的经济、金融、科技、贸易、交通和会展中心,繁荣的国际大都市,也是“长三角经济圈”的龙头城市。发挥上海的辐射作用,加快与苏南,浙东、北等地优势城市的对接,将第三产业向苏、浙两省境内的欠发达地区转移可以作为政府在未来的布局走向。重视利用上海洋山港,使之与舟山金塘和东方大港宁波北仑之间形成一个贸易航运合作体系,建立专门的机构对三港之间的港务进行调节;还要重视各地之间差异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大力推进产品生产和服务的差异化,并且通过科技创新、树立品牌优势及完善服务等方式来推进战略的实施,推进产业协作,使地区内城市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44鼓励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直面国内区域竞争
就目前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发展的特点和要素禀赋状况来看,机械、纺织、电子等产品项目是拓展海外市场的主流产业,面对国内如珠三角地区愈发激烈的区域竞争,长三角地区扩大在世界范围内的外贸影响力,在区域竞争中保持优势的方法便是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欧洲、北美以及中国的邻国日本、韩国,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最为重要且进出口交换额最大的国家和地区,但近年来,随着贸易规模的扩大,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增多,贸易环境也面临着更多的阻碍。长三角地区必须把握住世界市场的大方向,开发新市场,积极地与亚洲其他地区,南美、东欧、北欧等地区的城市及贸易主体进行战略开发合作,改变之前较为单一的消费市场,拓宽市场,实现资源共享、风险共担,最终达到双赢。另外,西亚(阿拉伯地区、伊朗等)和非洲尽管目前市场竞争力较弱,但一些民众消费水平较高,经济发展相对较好的地区也可能在未来成为长三角地区发展对外贸易的目标,长三角地区的对非援助项目也在逐年增多,在此基础上双方可以建立更多的友好合作项目,对重点产业进行长期的规划,加强政府联系和外贸经济的交流洽谈,促进各个领域的全面发展。
5结论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长三角地区已逐步发展成为世界工厂的集聚地,并形成了以外资和加工贸易为主要特征的开放型经济增长模式,竞争力也逐步提高。然而,受国际竞争环境和长三角资源禀赋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以不断增加投入要素为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固有缺陷和脆弱性也日益显现。长三角地区外贸发展方式从规模快速扩张阶段进入了重要的结构调整时期。因此,无论是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还是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提升长三角外贸的竞争力已成为目前长三角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
参考文献:
[1]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reign Trade and the GDP Growth of East China—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Causality[J].2010(2).
[2]陈宏付江苏沿海地区外贸竞争力的提升策略[D].盐城:盐城师范学院商学院,2011
[3]何苗外贸企业转型知易行难,长三角外贸形势严峻依然[J].21世纪世界经济报道,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