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剧理论视角下电视真人秀的特点及策略研究

2015-05-30 21:42:04朱燕丹
今传媒 2015年4期
关键词:戈夫曼真人秀亲子

朱燕丹

摘  要:欧文·戈夫曼以人际交往中的传播行为为研究对象,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交往比作舞台上的一种“戏剧表演”,进而提出了“拟剧理论”。本文在“拟剧理论”的视角下,以《爸爸去哪儿》为例,认为电视真人秀节目呈现出前、后台位移;“舞台设置”促进节目“戏剧缜密”加强;“剧本期望”反常,角色冲突带来戏剧反应;“不协调角色”合理利用,网络运用增强宣传效果等特点,由此需从精准节目定位,突出摄制重点和增强节目真实性,彰显真人秀特点两方面进行引导。

关键词:真人秀;拟剧理论;印象管理

中图分类号:G201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4-0068-03

一、引 言

2013年10月11日,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热播,为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打开了新的局面。该节目以明星家庭、户外旅游、亲子互动为录制的重点,第一季收视率达2013年综艺节目最高。第二季虽然收视率有所下滑,但16期节目基本坐稳收视第一的位置,其影响力是可见一斑。

“电视真人秀”是电视文艺娱乐节目的一种,又称 reality TV。指的是普通人或名人,根据电视制作机构预先设定的游戏规则参与活动,这个过程中参与者没有剧本约束,完全按照自己的个性和需求自由发挥。电视制作机构将整个过程拍摄下来,制作成节目播出[1]。参与者在节目中彼此间的交往互动表现成为节目的录制重点之一。加拿大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以人际交往中的传播行为为研究对象,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交往比作舞台上的一种“戏剧表演”,进而提出了“拟剧理论”。他认为社会就像一个大舞台,每个社会个体就像舞台上的演员,他们在不同的生命阶段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进行表演。

《爸爸去哪儿》作为一档亲子互动真人秀节目,参与嘉宾主要包括扮演父亲角色的娱乐界人士和并不清楚表演性质的儿童两类。由于节目会将录制的真实情况基本展现于公众,从而对位于摄像机前冠以“真实”名号的表演具有较高的要求。因为基本没有表演经历的孩子的加入,使明星嘉宾在教育性问题上必须脱离内心剧本角色的设定,进行真实父亲角色的扮演,由此为其互动表现增加了难度。

本文将在“拟剧理论”的视角下,以《爸爸去哪儿》为例,对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特点及由此产生的引导策略进行探讨。

二、“拟剧理论”视角下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特点

《爸爸去哪儿》并非中国首档引进外国节目版权的真人秀节目,但自开播以来就获得了电视的高收视率、网络视频的高点击率和社会的高关注度。明星效应、亲子教育以及难以预料的故事情节等因素共同促成了该节目的走红。笔者将以“拟剧理论”的视角,以《爸爸去哪儿》为例,对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特点进行分析。

(一)前、后台位移,满足观众好奇心

“表演”是“拟剧理论”的核心概念,前台与后台是“表演”的核心构成要素之一。戈夫曼认为,个体表演中有一部分以一般和固定的方式有规则地发生作用,为那些观察表演的人限定情景,把表演的这一组成部分称为“前台”[2]。在前台范围内,表演者与观众往往发生直接互动。“后台”是指表演者与“观众”进行间接互动的场所,其所表现的行为通常不为观众直接感知,且具有隐秘性。在无线电广播和电视广播的工作中,后台区域往往可以定义为所有当时没被摄像机猎入镜头的地方,或者定义为所有超出“实况”话筒转播范围的地方[2]。

娱乐界人士通常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与之相关的人物、家庭等也极易受到公众较高的关注。对家人隐私的保护程度往往和知名度成正比,由此增强了公众对明星生活的好奇心。真人秀节目的特点之一在于对真实生活和真实反应的记录。

以《爸爸去哪儿》为例,明星向来敏感的家庭成员情况和生活状况一般属于后台行为,具有隐秘性。将之搬至幕前,公开地呈现在公众面前,成为一种前台行为。又因为孩子的加入,孩童年幼且不擅长表演的特性增加了真人秀节目的真实性,使前台行为的表演性降低,后台化程度增强,观众的好奇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二)“舞台设置”促进节目一致性,“戏剧缜密”加强

“拟剧理论”认为,前台存在着“舞台设置”,包括家具、摆设以及其他一些为在舞台设置前面、里面或上面表演大量人类活动提供布景和舞台道具的背景项目。作为个人,前台的组成部分包括官职或地位、服饰、身材与外貌、言谈方式等等[2]。由于真人秀节目通常没有详细的节目剧本编辑,需要仔细捕捉嘉宾的行为举止以保证素材的充实和后期制作的完整,这对表演的“舞台设置”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爸爸去哪儿》为了保证节目内容的真实完整,现场包含监控在内机位超过四十个,节目组现场记录的素材超过1000小时[3]。在后期制作上,为了能让节目更加活泼生动,大量加入字幕和漫画表情,成为点睛之笔。这些硬件设施和摄制成果促进了节目的成功和表演的一致性。参加《爸爸去哪儿》的嘉宾为了凸显节目亲子的氛围,有时会以亲子装亮相。嘉宾的个人形象管理与节目组的“舞台设置”相辅相成,加强“戏剧缜密”效果。所谓“戏剧缜密”,是为了剧班(节目组与嘉宾)的利益,要求表演者在舞台表演中谨慎从事和考虑周全,预先对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有所准备并利用余留机会[2]。这种策略的应用之一是在事先决定日程,安排好人员,按部就班行事,以避免表演发生混乱与中止。但由于真人秀节目只能规定大致的程序步骤,无法决定具体内容安排,对于像《爸爸去哪儿》这样的户外真人秀节目,录制地点通常是山村、沙漠等生存环境较为恶劣或者有特色的地方,这就要求节目组必须要提前到达录制场地做好预案,保证节目的顺利进行。

(三)“剧本期望”反常,角色冲突带来戏剧反应

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且随意行动的,他受到国家法律的制约,也受到社会道德规范的约束和他人期望的限定与影响。戈夫曼认为社会规范对各种社会角色的限定即为“剧本期望”[4]。每个人所扮演的社会角色都有社会所赋予他的“剧本期望”,例如父母就应该拥有照顾孩子和维持家庭正常生活的能力。但中国传统观念崇尚男方以事业为主,由此料理家庭的任务就主要由女方承担,由此,中国社会对“父亲”这一角色的“剧本期望”在照顾孩子方面较低。《爸爸去哪儿》是对此观念的反思。第一季中除张亮以外的四位嘉宾虽同样扮演父亲角色,但对于做饭等照顾孩子的日常事务都不擅长,有时亲子之间的交流互动也存在问题。这与“父亲”这一角色的“剧本期望”显然相距甚远,但却与中国社会对“父亲”的惯常认定相符合。节目中父亲料理孩子生活起居的尴尬事件真正给真人秀节目增加了真实感和搞笑成分,对于父亲这个社会角色的认知变化在参加节目前后形成对比,从而带来戏剧反应。

三、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引导策略

何为真人秀?尹鸿对其进行了巧妙的解构:“真”是特色、“人”是核心、“秀”是手段,这三个元素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真人秀是动态的具有目的性的线性叙事模型,是对自愿参与在规定情境中,为了预先给定的目的,按照特许规则所进行的竞争行为的记录和加工[5]。当下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定位与制作,国内大多数电视台仍主要采用引进国外版权,进行地方特色改编,国内外制作团队联合打造的路线。在较为成熟的节目模式基础上进行创新,是成功的一种保障也是一种阻碍,笔者就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引导策略提出个人见解。

(一)精准节目定位,突出摄制重点

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提出 “陌生化效果”,目的是“剥去事件或人物性格中理所当然的、众所周知的和显而易见的东西,制造出对它的惊愕和新奇感”。戏剧的陌生化效果往往通过各种艺术手段加以实现,但真人秀节目的陌生化效果却是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6]。陌生化引起观众的兴趣,天然性增加了节目对观众的亲切感。节目中烘托的氛围、体现的理念和传递的价值观更让人信服,接受度更高。真人秀节目的真实性和即时性要求节目必须在前期做好充足的准备以防万一,也对选择材料和后期剪辑的剧本逻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精准定位,突出摄制重点成为重中之重。

1.合理控制真人秀教育程度,寓教于乐有效化

《爸爸去哪儿》第二季在第一期节目过后,收视率虽仍居第一,但呈下降趋势,口碑也不如前。《爸爸去哪儿》节目的定位是“亲子户外互动真人秀”,即亲子是重点,其陌生化效果主要表现在“星二代”的天真反应和亲子间的亲切互动。纵观第二季,父亲体力挑战项目成为拍摄主要内容,“户外生活”在摄制重点上取代了“亲子互动”,趣味性减弱。孩童的表现机会减少,父亲的挑战性增强,进而降低了关注度。

无论真人秀节目想要传递何种理念,发挥何种教育作用,“真人秀”的本质不可改变,即为娱乐节目而非教育节目。理念的传达需要使用恰当的方法,并非生搬硬套。《爸爸去哪儿》第二季节目中黄磊父女的参与给公众展现了良好的亲子关系示范,多多的表现和黄磊的教育模式成为观众学习的示例。但每一期节目都以采访或画外音的形式加入“心灵鸡汤”式的“黄氏语录”,久而久之容易给观众带来模式化的疲惫感和厌倦心理。由于多多与其他儿童参与者的年龄相差较大,典范作用从教育模式向约束模式转换,压制了孩子天真自然的行为,节目的趣味性降低。寓教于乐往往是一个优秀的综艺节目的延展物,“乐”虽是主旨,但潜移默化中也可以带给观众思考和启迪。“乐”与“教”两者的地位切不可避重就轻,应做到在欢乐中学习,而非以欢乐的名义学习。

2.准确使用印象管理策略,改善节目效果

戈夫曼认为社会世界是一个大舞台,每时每刻都上演着形形色色的表演,发生着不一样的社会互动,包括表演者在日常生活中为自我呈现所作的努力。这种努力包含印象管理艺术,即众多印象管理的手段和方法。印象管理的主要是为了使得互动双方顺利传递与获得各种情境定义,促进各种社会互动的推进[7]。真人秀节目进行印象管理在于让观众更准确地获得节目所传递的信息和理念,给予观众娱乐感,得到认同并与之进行有效的互动。除去节目自身的环节设置和硬件设施,嘉宾选择是真人秀节目成功的重要一环。比较《爸爸去哪儿》两季可知,第一季嘉宾的职业分别为导演、演员、前体育明星、模特,第二季则主要是演员。第一季嘉宾职业的多重分布更容易在节目中产生不同角度的想法,观众的陌生感强烈。第二季嘉宾彼此都较为熟识,职业的相似性带来生活状态的相似性,新奇点较少。第二季中孩子都较为害羞,综艺表现力也没有第一季强,使节目趣味性降低。

印象管理的真意是既要控制,又要显得“未加控制”。真人秀的重点在于虽然对环节和内容有过巧妙的设置,仍需表现地真实和自然。要满足这些要求,就必须挑选优秀的嘉宾。所谓的嘉宾不仅是指其通过作品在观众中所留下的印象应符合该节目定位,也包括本身拥有适合真人秀的娱乐元素以及扮演父亲角色时具有的特色。就孩子而言,应该尽量选择性格特点鲜明且乐于表现的孩子,孩子之间的年龄差距不可过大,领导与被领导角色不能过于明显,以防止弱化节目娱乐效果。

(二)增强节目真实性,突出真人秀特点

真人秀,真实始终放在首位。即便为了增强节目的娱乐性和提高录制的顺利度进行环节设置,嘉宾参与过程中的反应和表现不应有具体安排。但由于参与真人秀的嘉宾大多是熟悉镜头的娱乐圈成人,已经习惯在镜头前扮演节目组所需要的人物角色,由此其作为真人秀节目的真实度就容易受到质疑。《中国好声音》的宣传总监陆伟认为,明星们已经很懂得如何面对镜头,即便给予他们一定的压力,他们的表情和动作也会让人感觉有表演的成分[8]。因此,增强真人秀节目的真实性尤为重要。

1.捕捉细节,增强信任感

戈夫曼认为,关于他人的反映,人们会将亲眼目睹的事件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个体相对容易操纵的,主要是他的言语;另一部分则是看起来个体几乎没有留意或几乎没有加以控制的[2]。观众往往会根据嘉宾下意识的行为动作来判断真实性。一般来说,当个体处于他人面前时,他会用各种标记强化活动,这些标记戏剧性地突出和生动地勾划出若干确定的事实,而这些确定的事实若无标记的强化作用,就可能仍然模糊不清。所以,个体的活动若要对他人发生影响,他就必须积极调动他的活动,使它在互动期间内表达出他所希望传达的东西[2]。动作的重复可以起到强调作用,细节的加入则会使人物性格更立体化,真实性也就相继增强。但现实生活中,很少有重复行为和放大效果,节目组进行的镜头捕捉和后期编辑尤为重要。《爸爸去哪儿》第一季第一期中,林志颖为了防止窗户漏风,用报纸进行粘补,该行为将细心父亲的形象具体展现。同一期中,在女儿不断哭泣的情境下,田亮“我要做一个慈祥的爸爸”的声音被反复强调,与画面形成鲜明对比。这样的制作增强了节目的真实性和趣味性,也增加了观众对节目的信任感。

2.录制开放化,缩短节目与观众距离

亲子真人秀节目除了在于明星亲子互动满足观众的好奇心之外,孩童的年幼天真为节目增加了真实性和趣味性。孩子行为的非常规性和不可预见性,降低了成人嘉宾表演的可能性,使观众的信任度提升。此基础上,非专业表演者自然表现的加入往往可以增加节目的真实感。戈夫曼表示,所有那些原已成为观众的人,当突然被赋予并接受了暂时的后台身份,与表演者联合起来,会急速转入一种供闯入者观察的适当行动[2]。《爸爸去哪儿》第二季,经常邀请当地居民参与节目的录制,既能体现当地的风俗习惯,烘托民俗氛围,又因为大多数居民没有表演经验,表现真实,缩短了节目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参考文献:

  • 陆晔,赵民.当代广播电视概论(第二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 (美)欧文·戈夫曼著.冯钢译.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 《爸爸去哪儿》导演全程记录感动笑点[EB/OL].新浪娱乐,http://ent.sina.com.cn/v/m/2013-10-10/14074021194.shtml.
  • 汪广华.述评戈夫曼的社会拟剧理论[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9).
  • 于巍隽.浅析电视真人秀中的暴力元素及影响[J].新闻记者,2011(9).
  • 万婧.从“平民偶像”到“偶像平民”:电视真人秀的文化解读——以《爸爸去哪儿》为例[J].现代传播,2014(6).
  • 王胜利,伍玥.浅析欧文·戈夫曼的印象管理技术[J].社科纵横,2012(3).

“中国好声音”炮轰“我是歌手”表演性质强不真实[EB/OL].重庆商报,http://www.87bl.com/wg999/news/2013-1-28/170.html.

猜你喜欢
戈夫曼真人秀亲子
火卫一上的真人秀
军事文摘(2023年14期)2023-07-28 08:40:26
一场史无前例的乐队真人秀
智族GQ(2019年9期)2019-10-28 08:16:21
权力、阶序与道德:戈夫曼被忽略的遗产
人文杂志(2018年7期)2018-09-26 11:10:46
运用戈夫曼的戏剧理论浅析网络综艺——以《火星情报局》为例
新闻传播(2018年9期)2018-08-01 06:37:24
微信朋友圈的印象管理探析
真人秀节目的本土化
新闻传播(2016年21期)2016-07-10 12:22:35
《一位女士的画像》之戏剧化解读
户外明星真人秀为何火?
新闻前哨(2015年2期)2015-03-11 19:29:23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