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研究

2015-05-30 20:20董双双朱怀谦
东方教育 2015年4期
关键词:提升创新能力大学生

董双双 朱怀谦

【摘要】本文是从目前大学生创新能力存在的一些问题出发,剖析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共性因素,提出了改善教学模式,激发创新意识,搭建实践平台,锻炼创新能力,建立长效机制,鼓励创新,促进学生优良学习习惯养成等措施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

引言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国际间竞争日趋激烈,而这种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张,近一二十年,我国已然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1]。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其所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决定了未来我们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因此,新时期对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实践研究势必成为一种新常态。

一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

纵观近些年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成果,我们可以发现,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升。总体上来说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思维活跃,灵感丰富,充足的创新热情,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行动力弱,创新性思维匮乏,缺少必要的创新技能,没有相应的创新毅力等[2]。

1.创新意识较强,行动力弱。由于社会的发展,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大学生对创新能力都有一定的认识,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希望在学习中能够不仅仅掌握书本上的知识,更能够产生新的思想、新的理论,通过寻找新的方法,解决实际的问题。但是,由于学校创造性学习条件的局限,加上学生自身不去主动利用周围的资源,往往就不能准确掌握学科最新发展动态,因此导致所学或者所了解的知识相对落后,加上不主动向知识和经验丰富的老师或者同学请教,即便具有较强的创新意愿,创新行为的不主动同样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2.思维活跃,但创新性思维匮乏。近些年,由于学校教学模式、教学思想的转变,大学生随着知识和经验的不断积累,想象力日渐丰富起来,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可以说,他们思维相当活跃,但由于所学知识的局限,跨学科知识缺乏合理的整合,使得他们的思维方式较单一化、直线化。缺乏新意,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作业、考试和论文中很难看到创新型回答的出现。

3.有灵感,但缺少创新技能。由于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特定环境下,大学生会有很多灵感出现。如果这个时候,他们有较强的创新技能,即将灵感转化为现实的能力,那么就会主动的去利用一些条件使自己的灵感成为现实。但是,由于我国学生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相比于应试的能力,动手能力和运用创新的能力显得十分微弱,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学生在能够提供很好的想法,但是却无法将之付诸于实践的原因。最终,灵感也只能是昙花一现而已。

4.有创新的热情,但缺乏创新的毅力。思维的活跃,想象力的丰富可以很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但由于技能的缺乏使得在实践过程中无法很好的解决所遇到的困难,往往就导致创新行为半途而废。调查显示,无论是在深度、广度、稳定性和效能上,大学生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能够把创新付诸于实践的坚强毅力相对缺乏。以创新热情为动力,智力和毅力共同作用,创新才能获得长久的发展。如果没有自觉完成目标,克服各种困难,坚持实现目标的坚强毅力,那么在创新活动中就会虎头蛇尾,见异思迁,甚至放弃目标。

二 制约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因素

制约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因素比较多,综合分析既有社会文化背景差异、教育环境、教育水平等外部客观因素,也有学生自身素质能力等内部主观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完善的教学模式,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3]

现在高校教学,大部分仍以课堂授课为主,这种授课方式是以老师为主体的“灌入式

教学方式,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无法和教师形成互动的、双向的教学共同体。教师一味地照本宣科,学生没有自主的寻求知识的渴望,使得他们缺少质疑的品质,阻碍思维发展,从而影响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2.重视知识掌握,忽视实践能力锻炼,不利于创新能力培养

高校考核学生仍以知识考核为主,忽略对他们实践能力的评价。在课程体系安排中,过多的强调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实践性教学环节较少,学生几乎没有实践锻炼的机会,即便有实践教学的课程,由于教学内容严重落后于生产实践和技术的发展,涉及的专业前沿知识的新理论和新成果非常少,也就显得没有任何意义。同时,课程体系架构中缺乏对专业知识相互融合的综合应用,也就使得学生在学习中无法很好地将所掌握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去,不利于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进行知识创新的欲望,不利于培养和发展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力。

3.高校不合理的评价体系,妨碍学生创新能力发展

高校在教师考核体系中,对论文、专著、课时数等都有具体的量化指标,在考核过程中,如果有教师达不到指标要求,一般就会考评不合格。而这种考评结果又和教师的职称评定,薪资待遇挂钩,这就使得老师们不得不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应付各种各样的量化考核指标中去,因此,也就没有许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学生学习和课外实践指导。而对于学生来说,缺乏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很难能够独立完成创新性实践。高校对于学生的评价和奖励,也主要集中在学习成绩等共性方面,很少涉及个性发展方面。这种对人才培养的评价考核体系,和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能力要求不符,因此造就学生片面的追求成绩,忽视综合能力的提升,最终导致,大学教师为教而教,大学生为学而学的局面,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4.大学生本身的“约拿情结”[4],束缚学生创新能力发展。

大学中,很多大学生都是以知识学习为唯一目的。由于考核和激励的偏颇,学生的学习也有较为明显的功利性倾向,有的同学为获得到奖学金、免试研究生等资格,不惜多次重修已经通过的课程,追求高的分数,这势必会造成学生学习目标短视化,学习行为短期化,妨碍了创新能力发展所需要的具有长期的、稳定的学习能力和态度的锻炼和发展。我们知道,大学生完全脱离以前的高压学习方式,没有了升学的压力,也没有周围人的监督,很多学生就会失去像中学时的刻苦、勤奋,甚至没有了进取精神,没有了学习的热情。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很多之前中学时代非常优秀的學生,进入大学学习之后,反而出现考试不及格等学习问题,久而久之,这些学生不仅面临着因学习问题无法正常毕业,在其他能力锻炼方面也更是无所作为。最终,这些学生会惧怕学习,产生心理成长倒退。心理学家马洛斯认为,个体对成长的防御,对自身杰出的畏惧或者不愿意接受和自身能力相近的挑战退而求其次的“约拿情结”是人们普遍具有的心理防御机制。这种心理机制,让大学生即希望发挥潜能又惧怕迎接挑战,继而束缚了创新能力发展。

三 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举措

1.改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高等学校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实践证明,作为人才培养的高等学校,其教学模式、教学工作必须围绕人才培养这一核心任务进行不断改革和完善,因此必须要求高等学校的教育职能从继承性学习向创新性学习转变,从知识传播向智力开发、创新能力培养转变。而教师作为教学环节实施的主体,必须树立“授之以渔”的思想观念,在课堂上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单向的授课方式,可以使用讨论式、启发式等多元化的授课手段,以互动的双向教学模式启发学生善于思考,培育学生敢于讨论、勇于质疑的精神。课下主动为学生提供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机会,鼓励他们能够跨学科学习知识,增加知识的广度,拓展他们的视野。只有采取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使他们的思维更加灵活,不断激发创新意识,营造出严谨、求实活跃的教学气氛。

2.拓展实践性活动平台,锻炼学生创新能力

知识的不断丰富为学生创新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实践活动为学生创新素质养成和发展提供平台。学生通过参与创新实践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和引导学生自觉能动地学习。因此,创新实践成为创新能力培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知识只有通过实践的锻炼才能够被内化吸收,创新能力也只有通过实践的锻炼才能得到发展。因此,在教学环节中,注重實践教学的开展,有利于学生固化理论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并主动探索新知识。实践活动由于具有直观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发挥着理论教学无法替代的作用[5]。

3.建立鼓励创新的长效机制,营造校园创新环境和创新氛围

行为离不开动机,学生创新行为的原始动机就是实现自我价值。如何使创新的行为能持续长久的进行,需要从评价和激励制度上充分保护创新的原始动机。高校在制定评价和激励制度的时候要充分运用现代管理动力原则的基本要求,综合调动物质和精神双方动力,激励成果与激励过程并存。不仅对创新所做出贡献进行奖励,同时对创新所做出努力进行奖励。高校在教师评价体系中,不仅要体现教师的科研能力、教学水平等指标,同时还要体现出教师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发挥,把教师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发挥的作用作为重要考评指标之一。高校在对学生的评价,不仅仅只是对知识掌握的考核,更应该加强对学习过程的评价,改变考核方式,注重对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评价,注重综合能力素质考核。

就激励制度而言,首先:保护教师和大学生的创新成就,并给与物质和精神上的激励,让他们的创新行为有更持久的热情和动力。其次:设计用于创新的专项基金,对在创新方面做出努力和贡献的教师与学生实行专项奖励,同时为学生和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创新活动提供行动基金,更多的让创新意愿转化为实际行动。再次:将创新活动能力与奖学金评选、创新学分认定、优秀学生评比等奖励制度挂钩,多方面激励学生的主动创新热情。最后: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激励长效机制。这样经过长期实践的不断积累,就会形成教师和学生普遍认可,并加以遵循的创新文化氛围。在此过程中,大学生不断感受创新氛围,激发创新兴趣、创新积极性[6]。

4.帮助学生养成有利于创新的学习行为。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创造性学生一般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善于提问,思维和行为比较独立,想象力丰富,喜欢实践,具有顽强、坚韧的品质。大学生要培养创造性人格,就要充分激发兴趣、情感和意志力等非智力因素,增长个性。学校在学生创造性人格养成中,可以通过开设相关素质教育课程激活大学生创新意识,搭建实践平台,锻炼学生创新能力,及时奖励激励,促使学生的创新能够持之以恒。同时,注重

提升创新过程中面对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能力,促成他们保持长久的创新兴趣。创造性人格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较长时间的不断培养和锻炼,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学校和教师能够给予及时和正确的帮助。

创新性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尝试,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学生个人的共同努力,协调配合才能完成。而高校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地,应当发挥最主要的作用,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创造条件,开辟通道。

参考文献:

[1] 王永生,屈波,刘拓,等.构建本科生科研训练与创新实践的长效机制[J]中国高等教育,2010,(6):21-25.

[2] 周明星.思维创新与创造创新[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7.

[3] 刘学忠.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路径[J].教育研究,2008(1).

[4] 辛健,赵祥刚.大学生创新能培养的困境与解困路径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9,(5).

[5] 乐伶俐.制约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学习因素及其对策[J.]教育探索,2010,(5)

[6] 蒲俊文.关于加强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09,(6):150.

[7] 李景山.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5-12.

猜你喜欢
提升创新能力大学生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