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超
摘要:非现场审计是国外银行审计的重要方式。早期国外银行的非现场审计主要是现场审计的重要补充。随着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非现场审计在国外银行审计活动中显示出精确定位、准确审计的突出作用。非现场审计已经称为和现场审计同等重要,甚至称为发达国家现代国外银行审计的核心,引发银行审计质的变革。我国银行应充分借鉴国外银行非现场审计实施的相关经验特点,尽可能全方位地提升非现场审计工作的效度。
关键词:国外;银行;非现场审计
国外银行非常重视非现场审计工作,通过对业务和流程的深入了解和风险评价更有效率地保障银行治理和管理的顺利进行。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国外银行已逐步建立起稳定的非现场审计工作体系。
一、国外银行非现场审计的概念
非现场审计是在充分获取被审计对象相关信息数据的基础上,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非现场监测与分析,发现其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并将检测分析结果用于各项审计服务活动的审计工作方式[1]。国外银行非现场审计是指国外银行系统中实施的非现场审计工作,它包括常规风险监测、专项风险分析以及审计项目中的非现场分析等多种形式。
二、国外银行非现场审计实施的经验特点
(一)独立、权威的审计组织机构
国外银行的非现场审计工作由其银行内的内部审计机构开展进行。国外银行的内部审计机构——审计委员会,通常是银行专门成立的、独立于其他部门的,直接对银行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负责的部门,旨在保证银行内部监管单位的独立性和权威性。通常国外银行的审计委员会都专门下设非现场审计中心,独立高效开展非现场审计工作。
(二)灵活科学的审计技术
国外银行注重现代审计技术和方法的应用,特别应用GTAG(全球审计技术指引),借助计算机工具软件,以海量统计数据为支撑,开展面向本行、支行,甚至对外提供审计咨询服务的非现场审计活动更是国外银行的一大特色。这种银行非现场审计技术着重其灵活的科学性。通过广泛的采用信息技术来提炼数据,国外银行非现场审计技术可以保证银行对各项业务或活动的实时监控和全过程持续内控[2],科学分析和预测,远离被审计单位寻找业务工作中的薄弱点、高风险点和疑点,注重的是审计质量,强化了审计效果。
(三)审计重点突出,针对性强
风险指标是非现场审计技术的核心、业务数据是开展非现场审计的基础。国外银行非现场审计系统突出重点,针对性强。它具有两个属性:一、以風险评估为手段,对银行内各项业务进行定量的指标风险预测;二、参与审计项目,对内为现场审计工作提供辅助支撑,对外独立承担和开展审计项目咨询。
(四)高度重视审计人员素质的提高
国外银行非现场审计工作高度重视审计人员素质的提高。具体来说,一方面国外银行招聘具有财务、会计、信贷、风险管理、银行管理、审计知识丰富、计算机应用能力高的相关多背景、综合素质高的非现场审计人员;另一方面国外银行定期或不定期对现有非现场审计员工进行业务培训和考核。
三、国外银行非现场审计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一)体制及工作机制方面
直属董事会的相对独立的权威性较高的内部审计体制及工作机制对策是国外银行非现场审计工作运行的前提和基础。我国银行也应借鉴这种体制及工作机制。具体来说,一、设立审计委员会,直属于董事会,全面统筹全行的审计工作。二、审计委员会受行内监督委员会督察,审计委员会成员的任免由董事会和监督委员会共同施行。三、审计委员会成员可驻派到各支行,驻派后仍受总行董事会和督察委员会领导,主要任务是加强支行风险防范,推动银行内控建设。
(二)技术及信息平台方面
我国银行的非现场审计工作的开展应注重计算机工具和相关信息技术支持的不断补充、升级以及完善。以此,适应银行多项业务、管理等多方面的变动,同时不断提升具有针对性的风险预警效能[3]。同时,银行总行审计委员会应对各支行、各办事处的审计系统(特别是非现场审计系统)进行联网监管。通过远程联网监管,共享审计信息资源、进行审计业务管控,切实落实总行对各支行、各办事处的内控和风险预警。
(三)审计项目开展方面
从传统的合规性审计向针对性地以风险为导向主动开展行内非现场审计业务以及行外非现场审计咨询项目是国外银行非现场审计工作的主要职能转变[4]。我国银行的非现场审计工作也应以主业务或项目为依托,既对行内的海量数据库进行分析,进行排比比较持续监控,又对行外委托单位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汇总分类比较监控,进行防范并预警。
(四)专业人才管理方面
国外银行非现场审计工作注重人才及队伍培养,通过专业人才管理,高度注重审计人员素质的提高,提升非现场审计业务的积极性和质量。我国银行也应借鉴此点,要求非现场审计工作人员和团队具备一定的综合业务素质,能够及时掌握适应业务发展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一方面可以引进计算机专业人才或是计算机能力较高的专业审计人才;另一方面可以培训和考核现有非现场审计工作人员,建立非现场审计人员考核评比制度。(作者单位: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刘武, 柴静. 商业银行绩效审计探讨[J]. 学术论坛, 2013,(3):134-136.
[2] 中国人民银行内审司“深化信息技术审计”课题组, 陶晓峰, 孟琦. 深化人民银行信息技术审计[J]. 中国金融, 2012,(14).
[3] 中国人民银行内审司“探索开展绩效审计”课题组,赵宗华, 韩国强等.中央银行绩效审计探讨[J]. 中国金融, 2012,(9).
[4] 武恒光, 张龙平. 我国上市银行的产权性质、经济利益与审计质量[J]. 财经论丛, 2012,(6):3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