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杜金凤(1987-),女,汉族,吉林舒兰人,在读硕士,吉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
摘要:“鴻门宴”通过跌宕起伏的情节描写和入木三分的人物刻画为我们揭示出司马迁的人才观、战争观,本文将试分析之。
关键词:人才观;战争观;创作手法
《史记》之美,古来共谈,司马迁以其千秋绝笔为我们描绘了那些震铄古今的人物形象和经久不衰的历史场景。经典片段“鸿门宴”选自《项羽本纪》,再次向我们展示了太史公精湛的艺术手法和独立的思辨精神,我们应该透过“鸿门宴”探索司马迁传递与后人的更深层次的东西。
一、良才与明主
读过“鸿门宴”基本可以理解,太史公在告诉我们:为人武将要有勇有谋;为人谋臣要知己知彼、能屈能伸;为人君主更要德才兼备,知人善用。那么,这些观点又是怎样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呢?我们可以走进“鸿门宴”细看之。
“鸿门宴”这场宴会,惊心动魄,情节非常紧凑,具有激烈的矛盾冲突。太史公在刻画人物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手法,达到不直评一句而褒贬自现的效果。这场宴会的主角是项羽,可若单看“鸿门宴”上的项羽不禁让人有些费解,他几乎没什么精彩的表现,显得非常被动,宴会上的他漫不经心,这和我们印象中的项羽差别太大。我们总会下意识地认为西楚霸王应该是集智谋与勇武于一身的,可事实却并非如此,曹无伤使人泄密给项羽,说刘邦有意称王,项羽听完登时大怒,立刻决定第二天就攻打沛公军,马上将军叱咤风云的威风倒是有了,可听完项伯为刘邦做出的辩解,“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这蹩脚的谎言竟然让他火气顿消,不得不让人觉得他只是需要一个台阶而已,他对曹无伤的话无所怀疑,对项伯的泄密也毫不在意,这种政治上的迟钝,让人吃惊。相比之下,刘邦可算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张良向他传话时,他首先想到的是你怎么会与项伯有交情呢?他对张良几乎是策策必纳,可他还是不能不怀疑,可见其政治家的冷静警觉,得知是曹无伤出卖了自己,回帐后立刻诛杀此人,可见其果断,太史公紧紧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用典型的细节描写和个性化的语言来对比出二人的不同。我们看到二人对待谋臣的态度也是截然相反,与其说项羽准备攻打刘邦是听取了范增的意见,不如说是刘邦先入了关,伤了他霸王的自尊,范增的意见不过恰好说中了他的心事而已,在一片赞扬声中他怎么能允许刘邦称王,即使有约定又能怎样,尊为世代楚将之孙的他也并没有把混混出身的刘邦当成真正的对手,所以项伯的三言两语消了他的脾气,宴会上范增的再三暗示,他也都默然不应,一个刘邦又算得了什么呢?何必为自己招骂名?项羽的反复无常,任人为亲使他完全变成了项氏的代言人,贤者无所近。张良、韩信、黥布等谋臣武将都曾在他手下,因不能尽其才而导致他们背楚归汉。刘邦与他则大不相同,他不但会用人,而且善驭人,任人唯贤,赏罚分明。短短“鸿门宴”中设计了多处对比,同为谋臣的范增和张良放在一起,我们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张良的睿智、老练和范增的犀利、倔强。张良可以身居高位却仍旧平静如水,进退有礼,让心机沉重的刘邦对自己言听计从。有人曾提出“项羽为什么会临时变计?张良为什么敢于请樊哙闯宴?刘邦为什么不等筵散就要逃席?”,其实据学者考证,“鸿门宴”的规模是很大的,一起入关的诸侯也都到了宴会,司马迁不过是集中写了项羽这一桌,张良正是利用了众人在场和项羽的沽名钓誉的弱点,这是一招险,但对付项羽却效果显著,重要的是他可以确定刘邦可以依计行事;范增却真的把自己当成了“亚父”,容忍不了委屈,更不知道怎样才会使这位霸王顺从。最终,二人一个功成身退,一个客死途中,也有必然因素在其中。再说二人手下的武将项庄和樊哙,一个剑术平平,一个有勇有谋,一番假话说的大义凛然,瞒天过海,让项羽无言以对。从君主到谋臣又到武将,太史公的不评之评让他的观点暗藏其间。
二、盛衰终难定
太史公以他非凡的艺术才能和实录精神让我们于盛衰之间领悟到他的战争观:穷兵黩武,虽盛犹衰,于民遗德才是平定天下的法宝。而这些观点仍旧浮现于他精湛的叙事之中。他善于以人物的命运变化为线索,串联起人物的事迹和历史事件,“鸿门宴”就是项羽由胜转败的转折点,正所谓“见盛观衰”。《鸿门宴》选文,都是从“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开始,是从《项羽本纪》中截出的一段,却可以独立成篇,这也是司马迁写作的一个特色,每一个片断往往都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经常使用“互见法”,把一些不便于写的内容放到其他的传记中。但是我们在进行人物分析的时候却往往要恢复与“鸿门宴”相关的背景和情节,才可以还原事件过程和人物的完整性格。
“鸿门宴”发生在秦二世年间,秦的暴政终于使不堪其苦的民众揭竿而起,其中就有我们熟悉的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项羽和刘邦同是举兵抗秦队伍中的一支,后来又同受楚怀王领导。公元前207年,楚怀王与众臣商量后派项羽北上去救援被秦军主力围困的赵国,同时派刘邦率兵攻打函谷关,并且临行时约定,先入关者为王。当项羽顺利完成任务带领大军来到关中时,却发现刘邦已早他两个月入关,并且派人把守函谷关,不允许其他诸侯进入。其实这个约定并不平等,刘邦在关中的路上,项羽却在和秦军主力鏖战,实际上是为他扫平了入关障碍。太史公把这不可忽略的一点放在了《高祖本纪》中,这是互现法具体应用的一个例子,我们要还原事件就要了解更多的背景。在刘邦攻打函谷关之时,其实项羽正在和秦国的主力兵团酣战,秦将章邯虽出身文官,但临危受命,居然仅靠临时组织起的骊山囚徒就打败周文的数十万大军,又破齐楚联军,而后北上汇合王离军团,包围整个赵国。项羽来救赵,可谓棋逢对手。赵国盼来的救兵,见了秦军的阵容后,畏缩不前。只有项羽到后,破釜沉舟,大破秦军。巨鹿这一战,让秦帝国大厦彻底坍塌,也让项羽一战成名。此后,项羽称霸诸侯,分封天下。这样的他,又怎么会允许刘邦坐享其成?项羽攻破函谷关,直至新丰鸿门,此时的项羽拥兵四十万,一旦开战,刘邦将面临灭顶之灾。此时的项羽可谓达到了全盛阶段,胜负似乎可定,所以有人开始选择自己的队伍了,司马曹无伤的泄密带有这种性质。可就在这时局势出现了戏剧性的转变,项羽的季父项伯竟然夜闯敌营,想要救张良,泄露了军机,刘邦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采用张良计策,拉拢项伯为自己传话,表明自己不敢违背项羽,并答应第二天亲自去鸿门谢罪,而这场别开生面的宴会把项羽政治上的弱点暴露无遗,将刘邦的君主手腕衬托的淋漓尽致,这也能解释项羽如此勇猛,楚怀王众人却选择让刘邦攻打函谷关。二人的政治力量摆在我们面前,让我们觉得这项羽的霸王之位坐得并不是那么稳当了,在极盛中我们嗅到了衰败的味道,可惜当事人却毫不知晓。据《史记》记载,项羽在战场上的神勇无敌相对的却是政治上的幼稚寡谋,在战争中往往不顾政策随便焚烧、杀戮,所过处多残破,此种行为无异于强盗,为君为臣都无法服人,诸侯对他的顺从也多慑于其威。后来“垓下之围”中田家老农的一个“左”字令项羽陷入大泽,可见其失民心至此。研究者认为项羽的战术也多求奇速,凭的不过是一股气势,当人人思家,不在恋战时,气势顿减,一曲楚歌,足令人心涣散。这和他的性格有很大关系,往往感情用事,缺乏原则性。他有侠骨仁慈的一面,可以与战士同甘共苦,可以歌别虞姬,赠马亭长,将自己的头颅也给了旧部下,却不能赏罚分明,韩信说这是“妇人之仁”。而刘邦的性格和出身都决定了他为人处事要不同于项羽,没有那么多的约束,比较灵活,从他一钱不带拜吕公而得吕后,其为人可见一斑。刘邦勇于承担责任,他私放骊山囚徒,勇于当先锋军,即使在当了皇上后也是御驾亲征,不辞劳苦,同时很注意赢得民心,出师必有名,绝不扰民。他自身也有出众的才华,却不自矜功伐,能看到别人身上的长处,正是因为如此他才可以处处逢源,次次化险为夷,有如天助。
透过“鸿门宴”,我们可以体会司马迁作为一个史官客观而又饱含深情的思辨,不吝赞美也不放弃批判,有一司马迁又何止史家之幸!(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韩兆琦.史记赏析集[M].成都:巴蜀书社,1988.
[2] 张大可.史记研究集成·司马迁评传[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5.1.
[3] 顾竺解读.史记十大名篇解读[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