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华雄
【摘要】在职业院校中,五年制大专的学生被普遍认为是成绩差、懒散、自控力弱的一个群体。其中,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往往被要求把单调乏味、有诸多严格规范的素描训练作为专业学习的开端,以提高他们的造型能力,这使得这群本来就缺乏恒心、毅力的孩子更加抵制学习,课堂效果很差。然而,只要合理设置五年制的课程,把培养他们的能力与有趣、好玩的课程结合起来,就能明显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显著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艺术设计;五年制;课程;造型能力;兴趣;主动学习
在各类职业院校中,五年制大专的学生大多都是所谓的初中文化成绩很差的学生,甚至很大一部分都有各种负面的家庭背景。他们缺少关爱、自卑,甚至自暴自弃,对学习毫无热情可言。在课堂上,除了极少数同学之外,大多都是懒懒散散,自顾玩自己的,老师讲的知识只不过是耳旁风,更不用说保质保量完成作业了,即便是“挂科”甚至拿不到毕业证他们也毫不在意。在这种情况下,纯粹指望他们靠“毅力”、“恒心”等刻苦学习的精神,不会有任何效果。因为对于没有毫无学习兴趣的人,即便你给他灌输再多的知识、教再多的方法,也起不到任何作用。这种现象相当普遍,五年制大专的艺术设计类专业也不例外。
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是艺术设计类专业五年一贯制大专前两年的主要目标,其中造型能力的培养又至关重要,可以为后三年大专阶段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传统的美术教学认为,提升造型能力的最有效方式是画素描。但是素描有很多严格的科学规范,经常要重复画一些看起来简单,却总难画好的东西,如石膏几何体、静物等等,往往枯燥乏味。而且,一开始就学习素描,学生很难理解他现在所学的东西到底有什么用,学习没有动力,学生对素描的抵制心理非常强烈。如果能找到某种方式和途径,不用画让人望而生畏的素描就能提升造型能力、审美能力,成为我们探索的重要目标。
在现在这种科班式的素描出现之前,人类就已经取得了丰富的、高水准的艺术成就,也成就了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大师。中国很多的绘画大师,都没有经过严格的素描训练,齐白石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木匠出生的他凭着临摹《芥子园画谱》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基础,他的造型能力比起那些经过严格素描训练的人毫不逊色,最终成为一代宗师。这样看来,我们的造型艺术课堂似乎很容易进入一个误区:认为学美术或者艺术设计必先学习素描,就像学书法必须先学习写正楷一样(现在也被证明是一个误解)。实际上,正如书法艺术诞生时还没有正楷一样,美术诞生时也还没有现在意义上的素描。
湖南软件职业学院数字艺术系在安排五年制的课程时,先有意避开枯燥无味、难度又大的素描,把陶艺、中国画、卡通画、版画等易于入手的课程纳入五年制的课程体系当中,有效的解决学生兴趣与能力培养之间的矛盾。这些课程不会像素描那样“无聊无趣”,它们遵循的各种规范也相对灵活得多。虽然学习这些课程也需要一定的造型能力,但是这些课程所需要的这种能力看起来并不那么高深,我们天生的那么一点点造型能力,就足够开始这些课程的学习了。比如陶艺课,学生在专业的陶艺室中用泥巴制作各类作品,多数学生表现出及其浓厚的学习兴趣,制作出来的作品不一定像雕塑专业的本科生那样写实、逼真,但是却让学生直接触摸到了物体的形体,视觉效果变得更加直观。在老师的指导下,随心所欲的捏出他们心中的形象,可以是抽象变形的、也可以是具象的。塔楼、城堡、小动物、器皿,一件件生动的陶艺作品,让人很难想象是出自完全没有经过传统造型训练的、“懒散成性”的十三四岁的孩子之手。在这些作品制作中获得的造型知识都可以直接运用到动漫和室内专业大专阶段的《三维建模》、《3D》等课程当中去。中国画课堂以临摹为主,写意与工笔相结合,没有了刻板的“科学法则”,只要有直观感受,无拘无束。卡通画更是许多青少年的挚爱,笔下的形象可以夸张变形,不用太多关注“正确的比例”,只需要可爱。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也更为积极主动。他们在卡通画课程上学习到的绘画技巧,应用到陶瓷器皿上作画,甚至烧制出了可以在市场上成为商品流通的个性化陶瓷。再如版画课,数字艺术系刚刚设置这门课程时,只是抱着试探的心态,不想也取得了出人意料的学习效果,学生们不需要考虑那么多素描的体块、明暗变化,把注意力集中在黑、白、灰的表现上,忽视那些难以理解的造型元素。结果,不少学生的认真态度完全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本以为要准备一系列的专业工具会让他们望而却步,却发现学生們为了制作好一副版画作品,还自己主动准备了诸多的更专业的版画制作工具,作画兴趣空前提高。
除了上述课程外,湖南软件职业学院数字艺术系还设置了装饰画、图案、书法、风景写生等课程,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以上所有课程很大程度上突破了素描的那些条条框框,给了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学生不需要同时考虑所有的造型要素,这些要素被不同的课程分别重点运用,如:陶艺——体块;版画——黑白灰(明暗)、肌理;中国画——点、线;卡通画——线、色彩。学生们很享受整个教学过程,几乎是在“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探索着造型艺术的规律。教师要做的是加入他们的“游戏”,给予适当的引导、示范,并解答疑问,不需要把太多、太具体的规则灌输给学生。通过学习这些课程,学生的造型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同时还培养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动手能力。与此同时,他们的素描能力在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升。素描能力的加强,又能进一步让他们在相关的、感兴趣的课程中制作出更好的作品。
兴趣出勤奋,勤奋出天才。通过对这些课程的学习之后,再开设素描课时,大部分学生就不再感到迷茫和无趣,抵制心理大大减弱。绘制作品给学生们带来了成就感,心理得到了极大满足,学习变被动为主动,课堂效率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德)格罗塞.艺术的起源[M].北京出版集团,2012.
[2]美)鲁道 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3]秦海峰.五年制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改的一些思考[J].大众文艺,2010.
课题名称:湖南软件职业学院质量工程项目“艺术设计类专业五年一贯制课程改革研究”审批单位:湖南软件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