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华
【摘要】中国学生学了那么多年英语,进行简单的日常对话不成问题,而且可以说得很流利,无论语音语调都不输外国人。但是,中国学生与外国人交谈时,不免会出现一些令人尴尬的场面,特别是在一些问候语中,中国学生常常激怒对方。中国人熟知的问候语却被外国人当作不礼貌的行为,其原因在于文化间的差异。问候语作为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一环,应当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为了能够与外国人无障碍的交流,中国学生应该尽量多地学习外国的文化。此篇文章讨论的是问候语在中英文化间的差距,分析了其原因所在。在文化背景方面,从中国的儒家思想和英语国家的基督精神作了比较;在价值观方面,从中国的集体主义思想和英语国家的个人主义思想作了比较。最后提出如何缩小文化间的差距,具体的方法是树立正确的思想,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以及多与外国人交流。
【关键词】问候语 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
在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里,当人们遇到熟人或者朋友时,他们总是彼此问候。问候的目的是建立和维持社会联系。公式化的表达经常被运用,但是这些公式化的表达经常引起冲突,因为在中国人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之间有巨大的文化差异。
在英语国家,人们常常使用以下的表达方式来问候彼此:“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天气很好,不是吗”,“近况如何”。但是在中国,人们会说:“吃了吗”,“你要去做什么”,“你去哪儿了”等等。
为什么会发生这些情况?那是因为不同的民族有文化差异。一般而言,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语言是人类文化的载体,所以它是文化差异的一面镜子。
本文将分析中国和英语国家之间在问候语上文化差异的原因,聚焦怎样缩小文化差异以及培养文化意识。
一、 问候语在现代交际中的重要作用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有许多学者研究在跨文化交际中问候语的文化差异。
从微观角度来看,语言学家主要研究问候语的语言行为能力。作为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CA(会话分析)代表,Harvey Sacks和Emanuel A.Schegloff致力于会话结构的研究。他们相信问候语主要采用了话轮。来自于同一会话的FPP(第一部分)和SPP(第二部分)组成了话轮。一个话轮的组成是由两个不同的说话者轮流进行,并且后者的发言是由前者决定的,与前者相关。话轮是会话的最小单位。
社会学家关注问候语在社会交际角色的研究。Erving Goffman认为问候语是交际的开始。它是人类关系的一个标志、是一种行为礼仪。问候语有三个功能:1.问候语帮助人们重塑社会关系;2.问候语能够确认不同的社会地位;3.问候语能够确保当陌生人问候彼此时的社会安全感。
从宏观角度来看,人类学家研究文化对问候语的影响。Esther N.Goody研究在加纳问候语的使用。他认为问候语是社会和日常交际的开端。问候语能够树立和巩固使用者的身份和地位,能够为了特殊目的调节人际关系。在加纳,说话者的身份和地位能够通过问候语来建立和巩固。因此,在加纳的问候语的研究对于理解社会阶层和人际关系是有帮助的。
总之,问候语能够反映人际关系和社会结构。问候语对于理解社会和它的文化是非常重要的。
国内学者也在问候语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
陈松岑是研究问候语的学者之一。他从社会语言学的观点研究问候语,他认为问候语被用于确定交际关系。从1986年到1987年,他在江西高安和北京做了一些在不同问候情况下的初级水平之上的成年人的调查。他认为问候的内容和结构与社会环境有关。
钱厚生从微观语言分析方面研究问候语。有了这些调查,他对表达方式进行了定量分析。他认为必须加强礼貌用语的对比学习。
总而言之,问候语对于研究英语国家的文化是重要的。
二、中英之间思想体系的差异
价值观的形成与社会密切相关。中国与英语国家有不同的社会体系,所以价值观不同。中国的核心价值观与儒家学说有关。儒家学说坚持“亲亲”、“尊尊”的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儒家学说的“礼治”主张贵贱、尊卑、长幼有其各自的行为规范。只有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礼,才能达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理想社会。儒家学说的“德治”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耻辱而无奸邪之心。儒家学说的“人治”就是重视人可能的道德发展,重视人的同情心,把人当作可以变化并可以有很复杂的选择主动性和有伦理天性的“人”来管理统治的思想。
从这些研究中可以发现,与英语国家不同,中国人更尊重权威、更重视有序社会。然而,英语国家更崇敬新想法、自由表达。
在儒家学说中,集体主义是被看重的。它强调了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个人的成功也源于团队中成员的合作。为了集体主义,个人兴趣的牺牲是一种高尚的被中国人极力赞扬的品质。
英语国家的价值观经常有意无意地与中国的价值观相对。因此,找出英语国家的价值观是什么是必须的。
一些学者指出现代英语国家的价值观体系源于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在欧洲,人们重视社会规范和行为方式。价值观核心是个人主义。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人们开始强调人性的尊严和当下生活的重要性,人们强调自己的信仰,不仅有权利享受生活的美好,而且有能力完善自己、实现梦想。这是人本主义的开端。从那时起,人们开始尊重人性,然后发展到我们称之为“自由、民主”的东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自由和民主是一种个人主义。
现在我们以美国为例,最优先的个人价值观是自我信赖、努力工作和维系在个人实现和帮助他人之间的纽带。在社会价值观的体系中,美国人崇尚的价值观有:言论自由、人身自由、个人权利和自由辩论等。
个人主义认为个人权利是社会中最重要的。大多数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相信每个人应该有其身份和个性,应该被认可和支持。因此,没有理解个人主义是无法理解英语国家和它的人民的。理解了个人主义,中国人就能理解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怎样定义家庭、友谊和隐私。个人主义的核心是追求个性和成功。在基督教的传统中,个人主义对个人、社会和天神都是重要的。个人主义传承于他们的祖先,因此,对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来说,个人主义不是自私而是美德。
因此,对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来说,他们不想知道别人的秘密。通常,在他们的对话中,不会涉及到任何个人隐私。问候时,他们更愿意从天气开始:“天气真好啊”,“昨晚的暴风雨真大”,“天快放晴了”,“天气很好,不是吗?”这些问候都是可以接受的,也不会打扰到他人,因此交流能够顺利进行。“你几岁了?”这种开场白在英语国家是绝不会被采用的。如果有人使用了,他将被认为是没有礼貌的。特别是对妇女而言,她们不谈论年纪。个人主义是英语为母语的人的信仰,即使他们老了,他们也不要别人帮助他们。在他们的讨论中,他们会避免讨论年纪,这样会使他们觉得舒服,也可以帮助他们保持一颗年轻的心。
三、 如何避免文化差异对交流的影响
中国人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在交流的时候总是有一些语用失误。在日常生活中,问候是交流中最重要的环节,因为文化差异,语用失误非常有可能发生。所以缩小文化差异变得非常必要。有许多解决问题的方式。在此,我们将聚焦在以下三个方面:
态度是感情和行为的一种方式。它是形成自我、他人以及社会的认知能力的一个部分。外语学习者应该建立对待不同文化的正确态度,例如,不抱有偏见。
当中国人用“近况如何?”来问候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时,以英语为母语的人通常回答“很好!”在英语国家,这是非常普通的问候方式,但是一些中国人也许不理解。在中国人的问候中,人们问候倾向于提供更多信息,因为对他们而言,信息越多越好。这种文化差异可能引起偏见。
而偏见应该被避免。文化中的偏见涉及到对待其他文化的不容忍和不公平。不考虑偏见的存在,跨文化交际也可能变得困难,因为它阻碍了外国文化中知识的习得。当面对新的文化时,人们应该灵活,能够适应新的环境。“入乡随俗”对正在经历文化差异的人来说是有效的方法。因此,对文化差异抱持开放的态度是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成功交流的必要条件。
对于外语学习者而言,成功交流是主要目的。外语学习者需要的文化信息在真实的交流中比其他内容更为优先。
为了提高个人交流能力,外语学习者应该读真实的材料,例如外语报纸、广告、日志、小故事、小说、剧本和其他种类的文学作品。
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文学作品是非常重要的。在许多文化中,特别是被广泛教学的语言,文学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能反映文化,帮助读者更深刻地了解目标社会,使读者更好地了解作者的民族性和其怀有的价值观。
如果外语学习者认为文学是珍宝屋,而且拜访过它,那么他们就能吸收文化信息并且储存下来。提供信息的文学作品与民族性有关,那是另一种文化信息。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都从事目标社会的研究,然后写下这些作品。外语学习者能从这些作品中受益,因为这些作品提供了人们在目标社会中的具体诠释。
还有一些其他的与外语学习者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阅读材料,例如报纸和杂志。因为囊括了地理、历史、风俗、宗教和哲学的大多数内容是真实的,这将外语学习者暴露在真实的文化背景之下。这种阅读材料将帮助外语学习者更好理解目标文化并且关注它。
电影也能够通过传递重要的价值观来提高跨文化交际。看完电影后,外语学习者可以记下他们的观察,与那些已经分享了相同电影的人交谈,然后将来某一天他们能够运用他们已经学到的内容来进行真实的跨文化交际。
外语学习者也应该参加外语教师或者有在国外经验的人讲授的文化讲座。一些讲座可能聚焦在目标文化上,另一些可能对两种文化进行比较。无论参加哪种讲座,都可以通过不同文化的描述和在跨文化交际中行为技巧来增加文化意识。在讲座之后参与讨论可以巩固在讲座上获得的文化信息。还有,这些讨论能够揭示在社会活动中价值观体系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行为之间的关系。
外语学习者可以到英语角去学习文化。当与其他文化的人交流时,外语学习者容易犹豫是否开口,他们经常问自己这样的问题“我想知道他们会喜欢我吗?”,“假设他们不同意我的观点怎么办?”,“如果他们不理解我说的怎么办?”当以英语为母语的人问候中国人时,一些人会假装他们没听到,或者低下他们的头,莫不吭声。另一些人会害羞地笑笑,赶快走开。所有这些行为都会使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尴尬。当以英语为母语的人问候我们“你好”时,为什么我们不回答一句“你好”呢?中国人必须尝试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交谈,积极争取每一次机会在放松的环境下与外国教师和学生交谈。我们将会从交谈中受益匪浅,我们不仅要练习语言,也要观察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的行为,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交换我们关于文化差异的感受。
参考文献:
[1]吕晓凤.近四十年国内外问候语研究综述[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5:99-100.
[2]陈松岑.汉语招呼语的社会分布和发展趋势[J].语文建设, 1988,4:25-27.
[3]车英,王河洛.活用英语会话[M].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