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广强
【热点材料】
材料一:2014年6月23日,以“中国梦·两岸情”为主题的2014年海峡两岸郑成功文化节在福建厦门拉开了序幕。主要活动包括首场两岸三地民俗秀“阵头踩街”、首届两岸三地少儿闽南语讲古电视大赛、两岸共祭郑成功大典、两岸百名青少年文化交流以及“中国梦·两岸情”主题书画展等。举办郑成功文化节进一步增进了两岸交流互动与合作,成为两岸民间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和方式之一,更增进了两岸民众对于中华民族血浓于水,以及同宗同源的认同感。
材料二:2014年7月11日上午,由人民日报社主办的“共享丝绸之路”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出征仪式在江苏连云港举行。人民日报社将组成多媒体采访团队,分赴国内外采访,用独特的视角深入观察,讲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将为沿线国家、城市、企业和民众带来新机遇、新故事、新梦想,讲好丝绸之路的中国故事、世界故事、时代故事。
材料三:2014年9月24日, 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议以“儒学:世界和平与发展”为主题。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正确对待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现实文化,应该注重坚持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尊重各国各民族文明、正确进行文明学习借鉴、科学对待文化传统等原则。习近平强调,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推进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
【理论分析】
一、从政治生活的角度分析
1. 主权国家享有平等权。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指出,每个国家、每个民族不分强弱、不分大小,其思想文化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
2.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也是事关各国人民幸福安康的两大问题。世界各国人民都希望生活在祥和的氛围之中,期盼战争、暴力远离人类。
3. 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但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世界和平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然而,现实世界并不像人们希望的那么美好,局部战争依然此起彼伏,贫困饥饿依然广泛发生,连绵战火、极度贫困依然在威胁着众多人们的生命和生存,特别是许多妇女儿童依然在战争和贫困的阴影下苦苦挣扎。
4. 中国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指出,要理性处理本国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差异,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不攻击、不贬损其他文明,任何想用强制手段来解决文明差异的做法都不会成功,反而会给世界文明带来灾难。爱好和平的思想深深嵌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今天依然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理念。
5. 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指出,中国需要和平、爱好和平,愿意尽最大努力维护世界和平,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也希望世界各国都走和平发展道路。
二、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
1.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指出,从历史的角度看,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促进中国社会利益和社会关系平衡,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 文化具有丰富的形式。2014年"海峡两岸郑成功文化节开创性地增加了“少儿闽南语讲古电视大赛”,首次引入闽南民俗(阵头)大踩街,大型舞剧《鼓神》专场文艺演出,以现代的创新手法,融合闽台两地传统的阵头鼓表演,演绎和抒发两岸人民以海为生的共同信俗和人文情怀。
3. 优秀的文化能够丰富人的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指出,应该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科学对待世界各国文化,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武装自己。只有不断发掘和利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和丰富知识,我们才能更好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己,才能更好开创人类社会的未来。
4. 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指出,中华文明,不仅对中国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儒学本是中国的学问,但也早已走向世界,成为人类文明的一部分。
5.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必须尊重文化多样性,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指出,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明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这样世界文明之园才能万紫千红、生机盎然。
6. 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指出,要尊重各国各民族文明,本国本民族要珍惜和维护自己的思想文化,也要承认和尊重别国别民族的思想文化。
7.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指出,在长期演化过程中,中华文明从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中获得了丰富营养,也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希望中国和各国学者相互交流、相互切磋,推进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举办郑成功文化节有利于促进两岸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8. 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要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指出,各国各民族都应该虚心学习、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这是增强本国本民族思想文化自尊、自信、自立的重要条件。由人民日报社主办的“共享丝绸之路”大型主题采访活动有利于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9.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
10.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指出,要科学对待文化传统,要求人们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而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
11. 要把握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指出,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12. 对于传统文化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指出,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
13. 文化继承是文化创新的基础,文化创新是文化继承的时代要求,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指出,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是始终深深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的,同时又是随着历史和时代前进而不断与日俱新、与时俱进的。
三、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分析
1. 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
2. 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指出,进行文明相互学习借鉴,要坚持从本国本民族实际出发,坚持取长补短、择善而从,讲求兼收并蓄。
3.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意识,发挥正确意识的指导作用。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指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需要多管齐下、多方共济,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从思想上确立和平发展的理念,在人们心中牢固树立爱好和平的思想,这对实现和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求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指出,儒家思想和中国历史上存在的其他学说都是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的,都是顺应中国社会发展和时代前进的要求而不断发展更新的,因而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5.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我们要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指出,当今世界,人类文明无论在物质还是精神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步,特别是物质的极大丰富是古代世界完全不能想象的。同时,当代人类也面临着许多突出的难题。
6.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指出,儒家思想和中国历史上存在的其他学说既对立又统一,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借鉴,虽然儒家思想长期居于主导地位,但始终和其他学说处于和而不同的局面之中。
7. 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好主要矛盾。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指出,这次会议以“儒学:世界和平与发展”为主题,体现了关注世界前途、人类命运的人文情怀,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题目。
8. 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指出,不同国家、民族的思想文化各有千秋,只有姹紫嫣红之别,而无高低优劣之分。每个国家、每个民族不分强弱、不分大小,其思想文化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
9.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
10. 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能力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014年9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指出,世界各国人民都希望生活在祥和的氛围之中,期盼战争、暴力远离人类,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努力,一起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这说明
A.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B.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C. 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D. 和平与发展问题已经得到解决
2. 2014年9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指出,不同国家、民族的思想文化各有千秋,只有姹紫嫣红之别,而无高低优劣之分。每个国家、每个民族不分强弱、不分大小,其思想文化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这说明
A. 主权国家享有独立权 B. 主权国家享有自卫权
C. 主权国家享有管辖权 D. 主权国家享有平等权
3. 2014年“海峡两岸郑成功文化节开创性地增加了“少儿闽南语讲古电视大赛”,首次引入闽南民俗(阵头)大踩街,大型舞剧《鼓神》专场文艺演出,以现代的创新手法,融合闽台两地传统的阵头鼓表演,演绎和抒发两岸人民以海为生的共同信俗和人文情怀。这表明
A. 文化创新来源于大众传媒
B. 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C.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
D. 文化节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时代精神
4. 2014年9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任何一种文明,不管它产生于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社会土壤之中,都是流动的、开放的。在长期演化过程中,中华文明从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中获得了丰富营养,也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是因为
A.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B. 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C. 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D. 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特征
5. 2014年9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指出,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要理性处理本国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差异,认识到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是独特的,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不攻击、不贬损其他文明。这就要求我们必须
A. 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B. 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C. 尊重文化多样性,做到求同存异
D. 正确处理好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关系
6. 2014年9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指出,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②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③文化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在继承的过程中发展 ④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7. 2014年9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指出,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都有自己的本色、长处、优点。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明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 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 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C. 要立足于社会实践
D. 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8. 2014年9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强调,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下列关于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A.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B. 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C. 文化继承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D. 文化继承的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9. 2014年“海峡两岸郑成功文化节”的主题是“中国梦·两岸情”。这个主题表明
A. 爱国主义不是具体的,而是抽象的
B.“中国梦·两岸情”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C. 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
D. 海峡两岸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有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
10. 2014年9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指出,世界万物万事总是千差万别、异彩纷呈的,如果万物万事都清一色了,事物的发展、世界的进步也就停止了。这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 矛盾具有特殊性 B. 矛盾具有普遍性
C.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D. 规律具有客观性
11. 2014年9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然而,现实世界并不像人们希望的那么美好,局部战争依然此起彼伏,贫困饥饿依然广泛发生,连绵战火、极度贫困依然在威胁着众多人们的生命和生存。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 今世界仍很不安宁,世界和平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
B. 要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C. 要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国际新秩序
D. 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去分析和处理问题
12. 2014年9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指出,从历史的角度看,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促进中国社会利益和社会关系平衡,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道理是
A. 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B.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C. 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D. 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二、非选择题
1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所提出的问题。
材料一:中国需要和平、爱好和平,也愿意尽最大努力维护世界和平。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也希望世界各国都走和平发展道路,把和平发展的理念落实到自己的政策和行动之中。
材料二:2014年9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希望中国和各国学者相互交流、相互切磋,把这个课题研究好,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一道造福人类。
材料三:郑成功是两岸共同景仰的民族英雄,它在两岸有着很深厚的民间信仰基础。泉州的南安是他的祖籍地,厦门是他成长建功之地,收复台湾后,三地和郑成功都有很深的渊源。厦门、泉州、台湾三地共同来办郑成功文化节,弘扬和传承郑成功精神,有利于促进两岸文化交流与发展。
(1)中国应该如何走和平发展道路?
(2)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的正确认识。
(3)结合材料三,说明弘扬和传承郑成功精神的唯物论依据。
1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所提出的问题。
材料一:2014年9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指出,要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都有自己的本色、长处、优点。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明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这样世界文明之园才能万紫千红、生机盎然。
材料二:2014年9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指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需要多管齐下、多方共济,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从思想上确立和平发展的理念。在人们心中牢固树立爱好和平的思想,这对实现和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人类社会创造的各种文明,我们都应该采取学习借鉴的态度,进行文明相互学习借鉴,要坚持从本国本民族实际出发,坚持取长补短、择善而从,讲求兼收并蓄。
(1)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的理由和要求。
(2)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分析材料二的理论依据。
参考答案
1.A 2.D 3.B 4.B 5.C 6.A 7.D 8.C 9.D 10.A 11.B 12.C
13.(1)①要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努力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②要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③要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干涉别国内政,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④中国的和平与发展,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需要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⑤为了保证中国的和平与发展,我们必须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实现富国强军的统一。
(2)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②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③要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④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要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3)(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郑成功是两岸共同景仰的民族英雄,它在两岸有着很深厚的民间信仰基础,弘扬和传承成功精神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弘扬和传承郑成功精神,有利于促进两岸文化交流与发展。
14.(1)理由:①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只有保持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②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要求:①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②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2)①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需要从思想上确立和平发展的理念。②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在人们心中牢固树立爱好和平的思想,这对实现和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③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对人类社会创造的各种文明,我们都应该采取学习借鉴的态度,要坚持从本国本民族实际出发。④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人类社会创造的各种文明,要坚持从本国本民族实际出发,坚持取长补短、择善而从,讲求兼收并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