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祖布
【热点材料】
2014年12月8日,商务部代表中央政府与香港、澳门特区政府分别签署内地与香港、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简称CEPA)在广东省对港澳基本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协议,旨在从广度和深度上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
2014年12月28日,经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授权,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在广东、天津和福建特定区域再设三个自贸区。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由广州南沙、深圳前海和珠海横琴三个园区构成,作为经济发展平台。
【理论分析】
一、 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分析
1. 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专家称:广东自贸区会使粤港澳三地居民之间的往来、居住和旅游更加便利化,也会带动正在发展、完善中的跨境电子商务、跨境采购等经济形态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2. 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专家称:广东的区位优势是毗邻港澳。广东可以很好地吸纳港澳服务贸易,尤其在法律法规、贸易规则方面,广东自贸区在规则一体化推进方面更可期待。
3. 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中最重要的是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专家称:商业存在方式下以负面清单形式保留限制性措施。除列明具体限制性措施外,对香港服务提供者实行与内地企业同等的待遇。
4. 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专家称:CEPA的最终目标是,将香港和澳门纳入整个中国的大市场,完全是内资待遇。这种待遇包括全面零关税和服务业的全面开放。目前,广东作为试点地区,率先和港澳地区实现了货物、服务的全面一体化。
二、从政治生活的角度分析
1. 政府具有管理与服务的职能。广东自贸区范围涵盖了广州南沙、深圳前海蛇口、珠海横琴三个片区,这就对构建起统一、协调的管理机制提出了更高要求,广东探索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也是符合市场规律的举措。
2. 政府坚持依法行政,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依法执政是基本执政方式。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三区都先后设立了国际仲裁机构。如2013年7月,与前海管理局一起进驻前海的就有深圳国际仲裁院。
3. 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宗旨、对人民负责是政府的工作原则。商务部网站信息显示,此次CEPA升级,是市场开放与深化改革同步推进。为切实推进自由化的工作,内地各有关部门已会同广东省对香港探索建立健全与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相适应的相关配套制度,将为广东与香港基本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提供制度保证。
三、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分析
1.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既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要树立正确的意识。专家称:由于自贸区属于探索性质,不宜“四面开花”,所选择的区域应当有基础、有条件,而从整体看,目前所有正在运作和获批自贸区的面积都基本接近,也体现了均衡发展的战略布局意图。
2.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专家称:2003年,内地与香港、澳门CEPA主体文件签署。这是内地与香港、澳门单独关税区之间签署的自由贸易协议,也是内地第一个全面实施的自由贸易协议。之后,每年均以《补充协议》的方式不断完善填充框架中的内容。
3.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在这一轮自贸区“扩容”进程中,广东自贸区成为外界眼中所谓“变化最大”的自贸区。
4. 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根据决定,获批准成立的广东自贸区由广州南沙新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和珠海横琴新区三个部分组成。
5. 矛盾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专家称:广东自贸区下辖三个片区本身就各有特色。前海在与香港合作及金融创新方面比较突出,橫琴在拓展与澳门的合作方面比较突出,南沙地理上处于珠三角的中心,具有综合性优势,这要求各个区域必须找准突破口。
6. 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实质是扬弃,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要唯实。专家称:广东自贸园区将通过在CEPA框架下扩大对港澳开放、破除准入后的隐形壁垒和政策障碍、自贸园区自身体制机制的创新,进一步推动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
【能力训练】
一、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人民日报》载:广东的成本比较优势、土地资源等红利已经消耗殆尽,经济运行进入新常态。就此,广东申报自贸区,着力在营造法制化国际化商业环境、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方面先行先试。这说明
①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②广东生产要素贫乏 ③要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 现阶段香港、澳门同样面临着发展空间有限、产业单一等状况。粤港澳三地更应该充分利用中央提供的好平台、好政策,加强高度合作和深入融合。材料说明了
A. 加强宏观调控,促进经济正常发展
B. 自贸区实行高度自治
C. 统筹兼顾的基本要求
D. 要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 广东自贸园区将通过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简称CEPA)框架下扩大对港澳开放、破除准入后的隐形壁垒和政策障碍、自贸园区自身机制的创新,进一步推动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这个材料说明
A. 粤港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充分发展
B. 我国实行了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
C. 世贸组织规则不适应于粤港澳之间的经济活动
D. 发展对外关系,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4. 广东自贸园区不仅对港澳而且对东南亚市场、亚太市场、全球市场都有意义。自贸区将为整个粤港澳地区带来竞争新优势,让我们面向全球去竞争。“竞争新优势”要求我们
①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 ②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③发展服务贸易 ④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5. 广东自贸区范围涵盖了广州南沙、深圳前海蛇口、珠海横琴三个片区,这就对构建统一、协调的管理机制提出了更高要求,广东探索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也是符合市场规律的举措。这要求政府
①增加管理机构 ②转变政府职能 ③提高管理水平 ④按市场规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6. 国家各有关部门已会同广东省对香港探索建立健全与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相适应的相关配套制度,将为广东与香港基本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提供制度保证。这说明的政治生活道理是
A. 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
B. 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C. 建立和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的机制
D. 政府坚持依法执政
7. 经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授权,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在广东、天津和福建特定区域再设三个自贸区。这说明
A. 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最高决定权
B. 全国人大与国务院是相互监督的关系
C. 国务院依法行政
D. 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部分权力
8. 广东率先对港澳开放服务市场,是港澳服务业与广东的现代制造业融合发展,是与广东生产性服务业错位发展,这必将大大扩宽港澳服务业发展空间。“融合发展”和“错位发展”说明了
A. 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B.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
C. 整体的功能决定部分的功能
D.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变化发展
9. 创新驱动发展核心战略、信息化先导战略、绿色低碳永续战略是广东转型升级的三大战略。实施三大战略体现的方法论要求是
①物质决定意识 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④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10. 负面清单明确告诉对方哪些领域和行业是限制或禁止外商活动的。只要未列入名单的就是法无禁止皆可为。相比较而言,负面清单管理能够扩大开放程度。由正面清单转变到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说明了
A. 事物是绝对静止和相对运动的统一
B.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C. 事物运动的规律是客观的可改变的
D.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1. 不同于30年前,现今的香港与广东相比,在制造业方面没有任何的优势,但在现代服务业、法治环境以及营商规则方面,更加国际化,也非常值得内地借鉴。其中蕴含的哲理是
A.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是“扬弃”
B.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发生了相互转化
C. 量变和质变可以相互转化
D. 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12. 粤港澳地区由于语言文化和地理位置相近,其合作意愿更高也更急切。该地区实际互通和开放便利程度已经很高,目前的协议顺应了该潮流。据此,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地理位置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B .合作意识能够直接促进事物发展
C. 互通和开放是人为事物的联系
D. 协议顺应潮流体现了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二、 非选择题
1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所提出的问题。
材料一:2014年广东三次产业结构
(图表来源:《南方日报》)
材料二:在积极推动粤港澳服务合作的同时,广州南沙新区也在大力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从而形成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双向拉动。目前新区方面正在积极发挥港澳的资金及技术优势,依托珠三角制造业发展基础,推进与港澳在汽车、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先进制造业方面的项目投资合作,进一步拓展港澳的产业发展空间。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结合材料二,运用相关的《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广州南沙新区所采取一系列措施的原因。
(3)运用联系观说明粤港澳合作的必要性
1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所提出的问题。
材料一:广东要实现收入水平持续提高,主要靠两条途径:一是技术进步,二是产业升级。技术进步是在企业内进行技术上的创新,产业升级是把现有资源重新配置到附加值更高的行业。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是实现二者的必要条件。政府的作用在于弥补由于外部性导致的市场失灵。为此,政府一是为创新活动提供足够的风险补偿,激励更多的企业家去做创新先行者。二是解决创新升级过程中企业家自身无力解决的困难,例如,培训高技能劳动者、提供与新产业特性相匹配的金融支持,以及交通基础设施等。
材料二:要坚定不移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形成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两轮驱动”的产业发展格局。一批传统制造企业通过工业技术改造,加快产品升级,一半以上企业愿意在技术改进领域增加投资。广州、深圳等地“机器换人”成为普遍选择,数据印证了“向技改要效益”。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政府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如何成为“有为”政府?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企业重视技术改造的依据。
参考答案
1. C 2. A 3. B 4. D 5. B 6. A 7. D 8. D 9. C 10. B 11. D 12. C
13.(1)2014年广东第三产业比重较大,现代服务业强势崛起,带动全省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比重不断提升,投资结构也不断向服务业调整。与制造业相比,服务业同比增长较快。
(2)①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选择。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由要素和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③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调整结构要将产业结构向高端提升,突出发展服务业。④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⑤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3)①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多样的,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广州南沙新区要发展先进制造业,需要港澳服务业支持,需要与港澳先进制造业合作。②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同时必须重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广州南沙新区要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就需要依托珠三角制造业发展基础,同时与港澳先进制造业合作,进一步拓展港澳产业发展空间,从而推动珠三角产业的发展。
14. (1)①政府要积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加强社会建设职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职能。政府在创新升级活动中要提供风险补偿、为企业家解决困难。②政府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政府通过高技能培训的活动,提高劳动者素质,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造条件。③政府必须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提供与新产业相匹配的金融支持,搞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2)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②科学技术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③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增强全民族科学文化创造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科技素质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