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九 全国科技奖励大会

2015-05-30 12:47:06刘焕彬
广东教育·高中 2015年4期
关键词:科学技术科技国家

刘焕彬

【热点材料】

材料一:2015年1月9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刘云山、张高丽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李克强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张高丽主持大会。上午10时,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始。在热烈的掌声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首先向获得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于敏颁发奖励证书,并同他热情握手,表示祝贺。随后,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代表颁奖。

材料二: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共授奖318项成果、8位科技专家和1个外国组织。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人;国家自然科学奖46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45项;国家技术发明奖70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67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202项,其中特等奖3项、一等奖26项、二等奖173项;授予7名外籍科学家和1个外国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国务院批准并报请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授予于敏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网络计算的模式及基础理论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授予“哺乳动物多能性干细胞的建立与调控机制研究”等45项成果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授予“甲醇制取低碳烯烃(DMTO)技术”等3项成果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授予“水稻籼粳杂种优势利用相关基因挖掘与新品种培育”等67项成果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授予“天河一号高效能计算机系统”等3项成果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授予“我国首次对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有效防控及集成创新性研究”等26项成果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授予“工业工程振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等173项成果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授予若列斯·伊万诺维奇·阿尔费罗夫等7名外国专家和美国德州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理论分析】

一、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分析

1.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利于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降低单位产品的物质消耗,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2. 完善我国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中共中央、国务院对为我国科学技术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人员和组织给予奖励,有利于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促进科技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定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科研人员激励机制,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资源充分涌流。

3.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科技工作者进行奖励,有利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科学技术工作应该继续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4. 加强国家之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国高新技术“走出去”。发达国家具有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掌握着推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现代信息技术,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因此,要提高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大力支持企业开展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形成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

二、从政治生活的角度分析

1. 政府具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职能。国务院隆重奖励在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发展中作出杰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亲切关怀,也是政府行使组织经济建设、文化建设职能的体现。

2.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近年来,党重视科技创新和科技交流与合作。尤其是2014年,我国基础研究在多个领域获得突破性进展,取得多项国际前沿成果,这固然与科技工作者的自身努力分不开,也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结果。

3.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国家间既竞争又合作。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推动科技转化率,加速我国经济的发展,有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及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

三、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

1.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实现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特厚煤层大采高综放开采关键技术及装备先在大同塔山煤矿实验成功,在全世界首次实现了14米以上煤层的高效开采。

2.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提高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大力支持企业开展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促进科技交流、借鉴与融合,学习和吸收各国先进科技成果,促进我国科技创新。

3. 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了16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涉及信息、生物、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2014年这些重大专项迎来了大爆发。中国的科技工作者以实际行动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

4.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是科学事业发展成果的展示,体现了综合运用各种生态新技术建设和改善生态环境所作出的贡献。因此,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四、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分析

1.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根据世界科技发展的大趋势,着眼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大局,是对客观实际的正确反映。

2. 规律具有客观性,人有主观能动性,要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从甲醇制取烯烃技术,到传统中成药的二次开发;从实现人类史上首次对流感大流行的有效干预,到对干旱内陆河流域生态恢复的水调控,是人类认识和利用规律的结果,同时也是科技人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

3.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科技进步的目的是应用,要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应用。本次来自不同领域的硕果更加符合国家重大战略需要,产学研一体化更加紧密,市场化更加贴近,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

4. 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人们可以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同时要更加注重协同创新,促进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5. 人的真正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的唯一获得者于敏,早在知晓自己获奖的那一刻,老人就对身边的人说,他不做获奖答词。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评价一个人的价值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能力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年一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2015年1月9日在京隆重召开,这是我国科技发展领域的盛事,是科技工作者的节日。习近平总书记向获得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科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于敏颁发奖励证书。据此回答1~2题。

1. 本次奖励大会共评出46项自然科学奖,70项科技发明奖,202项科技进步奖,这些不同领域的科技硕果,更加贴近市场化,使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使民生需求得到满足。这说明发展科学技术

①能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②可以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

③能增加劳动者就业岗位

④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 某科技企业调整了管理策略,除对科技人员支付工资外,还采取科研成果入股,从而使企业效益发生明显变化。该做法的合理传导途径是

①促进生产力发展  ②科技人员积极性提高  ③分配关系调整   ④企业效率提高

A. ①-②-③-④         B. ③-②-①-④

C. ①-③-④-②         D. ③-①-②-④

3. 2015年1月27日,中国代表团出席在日本东京召开第八次东盟10+3科技委员会会议,落实习近平主席去年10月访问印尼和李克强总理去年出席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时提出的有关科技合作倡议,建议加强青年科学家交流,并促进企业技术转移和创新合作。由此可见

①主权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

②合作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之一

③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④科技交流是当今外交最为主要的内容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二、非选择题

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健全鼓励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体制机制。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美两国研发经费支出的类型

注:①研究和发展(R&D)活动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标志。科学研究主要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代表着原始创新的能力和水平。②2012年我国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为1.98%,世界领先国家一般为3%左右。“十一五”末,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0%左右,发达国家的科技进步贡献率一般在70%以上。

材料二:世界科技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科学技术中每一项重大发现和发明都推动人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嫦娥”工程是我国在发展人造卫星和载人航天之后,空间科学和技术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它对引领中国科技和文化不断创新、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培养人们的科学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

材料三:科技要更好地承担自身的使命,关键是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唯有改革,才能破除阻碍创新的思想藩篱;唯有改革,才能冲决制约创新的体制机制。历届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以科技奖励改革,配合乃至促进了科技体制改革的大局。科技奖励改革的主要方向,如提高质量、减少数量、优化结构、规范程序等,无一不是服务国家战略、强化奖励导向的努力。

(1)概括图反映的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状况。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印证科技强国做法的合理性。

(3)结合材料三,分析“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唯物辩证法依据。

5.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广东工业能耗与工业增加值增速

图二:广东高新技术及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比重

材料二:2015年2月27日,广东省科技创新大会在深圳召开,广东首次确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省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必然要求。针对现状,胡春华提出从提高创新能力、培育创新型企业、推动新一轮技术改造和推动区域创新建设四个方面着手落实相关战略。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谈谈在新常态下广东应如何通过创新驱动推动经济发展。

参考答案

1.C 2.B 3.B

4.(1)与美国相比,我国的科学研究投入偏少,不重视基础研究,原始创新能力水平低,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仍明显低于世界领先国家,从而导致科技创新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也偏低(或答“创新驱动力不强”)。

(2)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②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大力发展科学技术能够培养人们的民族凝聚力和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③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大力发展科学技术能够促进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④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3) ①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这就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积极促进新事物的成长。只有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才能加快促进青年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

②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科技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必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只有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才能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树立创新意识,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

③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以科技引领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层次和水平。

④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能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只有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紧紧依靠科技的重大突破和创新,提供新的增长引擎,才可能实现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推动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5.(1)2014年广东工业增加值增速有小幅回落,工业能耗持续明显降低;2014年广东高新技术及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比重比2013年有所提高

(2)①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提高广东创新能力,推动广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②走自主创新道路,加大财政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高科技创新项目的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为创新型企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通过创新型企业发展带动广东经济发展。

③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创新为动力,推动企业实行全方位的技术改造,推动广东经济转型升级。

④实施“科教兴省”战略,推动广东区域科技进步,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推进广东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提高广东经济的质量和效益。

猜你喜欢
科学技术科技国家
《晋控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同煤科技(2024年1期)2024-05-12 15:11:52
《晋能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同煤科技(2023年5期)2023-11-29 05:35:40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2021年CCF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2)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把国家“租”出去
华人时刊(2017年23期)2017-04-18 11:56:38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