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货币政策垡行资本与风险承

2015-05-30 10:18徐斌
中国集体经济 2015年4期
关键词:风险承担货币政策

徐斌

摘要: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繁荣的新时期,银行在经营的过程中也面临着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在这样的形势下,货币政策与银行资本作为诱发银行风险的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文章从货币政策与风险承担、银行资本与风险承担、货币政策与银行资本三个方面分别进行了论述,并最终得出结论:传统的“货币渠道”政策机制理论没有将金融机构的作用纳入其中,货币政策通过金融机构的“信用渠道”才是切实适合银行发展的主要货币政策传导方式。

关键词:货币政策;银行资本:风险承担

货币政策环境在经济周期繁荣与衰退的历史过程中,扮演着最为主要的角色。越是宽松的货币政策,就越能降低投资者对风险的厌恶机率,从而使得其风险承担的意愿有所提高,进而造成经济的大幅度波动。相关的专业人士曾提出,货币政策的风险承担渠道往往被忽视,但实际其对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还有一些专家认为,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与其宽松的货币政策有直接关系,并提出货币政策应该积极配合金融失衡,从而减少危机产生的机率。

一、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

(一)价值、收入和现金流机制

价值、收入与现金流机制的作用,基本与金融加速器的作用相同,通过利率调控,来实现对银行客户利率成本的调节。利率与客户利率成本成正比,银行通过降低客户违约风险预期,来达到降低银行风险厌恶水平的目的。通常,在刺激经济的前提下,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如同银行一样的投资方的厌恶风险程度就会大大下降,这样一来,银行进行高风险投资的几率就会提高。

(二)两种不同的方式:逐利机制和组合效应

所谓组合效应,简单的说就是央行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从而使得银行投资组合中的安全资产收益有所降低。在这样的情况下,银行就会通过投资组合的变更来达到提高其风险投资中保障收益的目的。而逐利机制则是指银行与一些保险公司或者退休基金进行合作,并签署了相关合同,合同中将一些返利义务作为重要条款。这种情况下,如果利率长时间处于下降的状态,那么在无风险资产上的收益就难以实现,因此进行风险投资的动机就会增长。还有一些特征是深层次的行为反应,如在繁荣市场过后产生的货币幻觉遇到的调整困难局面。

(三)中央银行的沟通和反应机制

中央银行为了降低风险指数及减少未来的不确定因素,通常会采用提高政策透明度及提前做出承诺的方式,这样就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溢价现象,这种方式叫做“透明效应”。与此同时,市场参与人员一旦预测到了央行的危机,就会采取一些解救的措施,这样会增加金融承担风险力,致使暴露的风险指数不断提高。

(四)有限责任和风险转移机制

银行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具有信息不对称性、合同不完全性、高杠杆性等特点,这些特性决定了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必然会存在高度的风险。而银行注重高风险投资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在投资较好的时候可以将超额正收益全部占有,但是一旦投资失败,也可以将有限责任作为理由,将破产所带来的种种损失转移到存款人身上。银行在投资过程中,所采取的种种策略是隐秘的,因此存款人无法从银行的高风险投资中获取较高收益,同时要承担银行投资失利时的风险。综上所述可知,在一些资本储备相对薄弱的银行中,进行高风险的投资并渴望从中获得高回报的动机是非常大的。

二、银行资本与货币政策传导

(一)银行资本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因素

银行通过对资本的监管来实现其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其具体的影响机理为资本监管必然会对银行行为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这样一来,银行就会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对其行为进行适当的约束,而约束银行行为就会对货币政策传导产生影响。一般说来,在研究货币政策对其传导的影响时,主要从两个方面来把握:一方面是银行资本监管影响银行行为的方式;另一方面是货币政策受银行资本监管传导的影响。

(二)资本监管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基于方法论视角

1. 静态局部均衡分析

Holmstrom、Tirole的静态道德风险模型表明,银行资本水平是贷款、利率及投资的重要决定因素,市场的资本充足率是有顺周期发展的特点,这种发展又加大了经济衰退。Bliss、Kaufman以逻辑演绎的方法探讨了在银行无法调整资本金水平的情况下,资本监管将会导致货币政策非对称性。

2. 静态一般均衡分析

Seater利用传统静态的ISLM模型研究了一般均衡框架内的货币政策与资本监管方法的相互协调作用。分析通过在利润函数中引进惩罚函数的静态模型进行研究,分析在资本监管下低资本化银行倾向于选择债券投资,在经济不利发展的时候所采取的扩张货币政策并不会促进信贷提高。Bolton、Freixas的一般均衡模型表明,因为受到资本束缚,紧缩货币政策通过降低净利息收入来约束银行信贷,这样会降低银行发行新权益从而增加贷款的动机。专家们在该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处于资本充足监管之下的银行部门和追求价格稳定的中央银行,分析了最优货币政策与资本充足率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只要进行适度的调整和控制可抵消资本充足监管带来的顺周期效应。

3. 动态局部均衡分析

本文通过构建非完全竞争市场和资本约束,得出银行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动态模型,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资本投入市场,低资本银行对利率政策的冲击将会出现延迟和放大效应。这是由于政策利率对银行贷款供给能力影响不同导致的。有些学者表示,该模型资本金转入和利润的股利分发在不同期的处理方式不符合实际情况。Zicchino对非完全竞争市场下的模型进行了扩展,结果表明:在新巴塞尔协议监管下,银行资本趋于稳定,信贷更多地受到宏观经济的制约。这种方法基于银行现在和将来的资本水平,从而决定其信贷决策的假设构建了一个动态模型,这样的模型论证了紧缩货币政策会反向影响银行资本充足率,这样会使信用度下降。

4. 动态一般均衡分析

Chen基于银行资本水平由金融摩擦决定、贷款可违约、银行也可违约但银行间不存在传染性等一系列假设,论证表明:银行资本和企业净值具有抵押物的性质,这两个方面不论哪个受到冲击都引发资产市场和银行部门发生变化。这样看来,萧条时期的信用下降也不是因为资本监管所致,这种情况是银行面对市场变化时的自身反应导致的。

三、资本监管与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相互联系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关于银行资本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就一直被业内人士所关注,并且一直是各界研究的重点问题。在初期,一些学者认为期权估算法是一种较为实用的方法,并且用其证明了高资本金会造成银行存款保鲜期权价值有所减少的问题。那么为了预防在危机出现时大量资本流失,银行必然会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并采取一些低风险行为,也就是所谓的资本监管正向激励。

不过使用资产组合理论模型均值—方差方法则会发现,提高资本要求,必然会增加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次数。由于高的资本持有量是降低银行预期收入的重要因素,那么为了最大限度地填补银行与其收入,银行的高风险资产就会随之提高,也就是资本监管的逆向激励。

正向激励会降低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动机。大量的实践经验表明,资本管理制度的执行程度对于银行资本与风险的承担行为有着一定的联系,从我国在这方面的形势来看,两者是正向变动关系。在我国资本的强制管理下,我国银行资本与风险变动便呈现出了负向显向相关的联系。对此我国很多的学者都有研究,其中杨博和周光宇通过一个联立方程组模型,最终得出了实证结果,表明了资本监管可以有效地降低银行风险。总的来说,在研究上越来越多的人士开始对国内有关资本监管和银行风险承担关系进行关注并研究。

从文章的阐述中我们能够了解到,后壁政策风险渠道是目前我国在金融危机之后所面临的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很多相关的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而证明了在经济活动中银行风险渠道的重要性,但目前我国有一部分银行对于风险渠道的问题认识并不全面,因此在银行风险控制时,往往对其渠道问题有所忽视。因此,监管部门要加强对货币政策的管理力度,要有效地对银行进行风险控制,这样才可以做到避免和防范金融风险。

参考文献:

[1]蒋海,王丽琴.金融危机对资本充足率监管与银行风险承担激励的影响:基于我国上市银行的实证比较[J].产经评论,2011(04).

[2]黄宪,王露璐,马理,等.货币政策操作需要考虑银行资本监管吗?[J].金融研究,2012(04).

[3]谭中,粟芳.货币政策、市场约束与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实证分析[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1(05).

[4]张雪兰,何德旭.货币政策立场与银行风险承担——基于中国银行业的实证研究(2000—2010)[J].经济研究,2012(05).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日照市中心支行)

猜你喜欢
风险承担货币政策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正常的货币政策是令人羡慕的
研判当前货币政策走势的“量”与“价”
研判当前货币政策的“变”与“不变”
“猪通胀”下的货币政策难题
货币政策、银行竞争与风险承担的实证研究
存货质押融资中银行与物流企业风险承担研究
内部薪酬差距、高管团队背景特征与风险承担
CEO背景特征对公司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
中国餐饮酒店公司治理与风险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