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儒超
自中国国家领导人正式提出中国将与周边国家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后,“一带一路”受到了国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中国将通过投入巨额资金来推动沿线铁路、公路和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这一宏大国家战略,不仅实施细节牵动着外媒的神经,而且,其背后反映出的大国博弈及中国的战略意图,更是外媒热衷于分析的对象。
巧妙运用国际关系
在各大外媒网站检索“一带一路”这一关键字时不难发现,相比于报道及预测这一战略的具体实施细节,外媒似乎更热衷于分析中国提出“一带一路”背后涉及的大国关系,并适时作出评论,巧妙引导舆论。
在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西方主要国家纷纷表示同意加入中国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而发起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时,不少外媒都对这一举动涉及的中美关系、英美关系予以点评,其中特别关注了英国为加入亚投行不惜对美国“翻脸”的举动。
例如英国《金融时报》的一篇报道,就选取了“一带一路”背后折射的中美关系这一角度。这篇报道直言,美国激烈反对盟国加入亚投行的做法是一个巨大的错误,它正在抵制一家旨在满足亚洲巨大基础设施投资需求的银行。
文章继而对美国“遏制和压制”中国的做法做出了旗帜鲜明的评论——竞争有利于开发贷款,有利于其他市场,也能鼓励中国继续发挥建设性的全球领导力,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积极角色。而美国的敌意则会让中国愈发认为美国的战略是遏制和压制中国,加剧两国对抗。
美国《纽约时报》也就这一话题专门策划了一篇评论,称美国反对盟国加入亚投行适得其反。文章还援引华盛顿和亚洲分析师的话说,美国一早就应该意识到中国创办这个银行的决心已定,华盛顿应该试图去影响它的创办,而不是去阻止它。
英国《每日电讯报》一篇涉及“一带一路”的文章则选取了英美关系作为其报道切入点。这篇文章直言不讳地表示,英国加入亚投行让美国感到十分愤怒。美国政府发表声明称,担心英国加入亚投行将引发一波西方国家纷纷迎合中国的潮流。这篇文章特别指出,美英“特殊关系”一直是西方政策的主心骨,美国此次对英国翻脸十分罕见。
除了中美、英美等大国关系,发展中邻国与中国的关系也成为一些外媒“八卦”的对象,特别是在这些邻国表达对华不信任、怀疑的态度时。例如美国《华尔街日报》一篇文章这样开头:与很多越南人一样,经济学家Le Dang Doanh在谈到中国资金时会隐隐地表示怀疑。Doanh说,来自越南北面巨大邻国的贸易和投资常常伴随着秘密军事计划、经济借口和生态陷阱。
相比于外媒,中国外宣媒体更侧重于报道“一带一路”将为中国各省及沿线国家带来哪些益处,以及对“一带一路”概念的解读。不难发现,西方媒体涉及政治议题的报道惯于在标题及开篇便旗帜鲜明地亮出观点,并站在国际关系的大背景下来切入涉华报道,其舆论引导的能力可见一斑,中国外宣报道或可从这一角度借鉴一二。
热衷分析中国意图
在涉及“一带一路”的报道中,中国战略意图也是外媒热议的话题,“亚洲新秩序”“挑战美国在亚洲主导地位”等话语频繁见诸外媒报端。
美国《华尔街日报》在一篇题为“中国自视处于亚洲新秩序中心”的文章中说,北京如今正着力说服亚洲和以外的国家相信,接受中国作为亚洲大陆的老大符合他们的利益。中国想要的亚洲秩序是以北京为中心,并得到新基础设施支撑。
英国《卫报》也在其一篇报道中分析称,美国对中国和亚投行深具戒心,他们将亚投行视为美国主导的世界银行的竞争对手,认为中国会利用亚投行来扩大自己在亚洲地区的软实力。
英国《金融时报》亦从这一角度评论称,中美两国在亚投行这一问题的争端显示,在21世纪,亚洲的权力和影响力正在发生转移。接着,文章从中国的外交史谈起,讲述了该报眼中中国倡导“一带一路”的原因——过去,中国曾在与邻国的领土争端上采取强硬立场,促使菲律宾、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等诸多国家加强与美国的外交和安全关系,无意之间巩固了美国的地位。但中国已经从中汲取了教训,减少了和邻国的对抗,并强调建立经济联系。最后,《金融时报》作出结论,中国正在说服亚洲国家相信,它们不会面临中国崛起带来的威胁,而将从中国日益增长的财富中受益。而中国的大多数邻国也都认为错过中国发展的机会是愚蠢的。
由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外媒的报道意图很明显,他们倾向于把中国描述成一个野心勃勃、希望重塑亚洲秩序的强国,但同时也不忘指出,中国的邻国其实也将从中国的发展中受益。
在此议题上,中国媒体也较好实现了有针对性地回应。例如新华社一篇题为“‘一带一路谋求各方共赢”的稿件这样开头:来自英国的克里斯托弗·谢伊在河南省郑州市一家办公用品生产企业任销售总监,公司80%的产品出口欧洲。最近他注意到,一些欧洲客户陆续将仓库转移到了郑州。“郑州的仓库比欧洲便宜很多,加上相对低廉的劳动力资源,未来可能成为欧洲企业的一个生产和配送中心。”谢伊说。
文章接着讲述了中国非沿海省份河南和黑龙江如何通过铁路实现与欧洲的联通,以及中国在中亚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如何为当地创造就业并改善当地人的生活状况。贴近国外读者生活的生动事例,或许是对外报道中打动人心的最好方法。
不利言论如何应对
正如报道其他涉华议题一样,外媒在如火如荼的“一带一路”报道中,仍不忘发出悲观的声音,但与此同时也给出不少切实建议。
例如路透社一位专栏撰稿人就根据中国数十年来的发展经验,明确指出中国主导的亚投行根基欠稳。文章说,过去20年间,为了追求经济发展,中国修建了无数的公路、水壩、发电厂、桥梁和飞机场,结果导致债务、垃圾、腐败现象和环境污染剧增。而就是在这一不稳固的基础之上,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得以成立。
英国《金融时报》则剖析了亚投行可能面临的巨大挑战。《金融时报》指出,中国人要弄清楚亚投行是为了别人还是为了自己。文章称,由于中国在极短的时间里从一个贫弱的国家变成了一个相对富强的国家,国民的心理认知还存在着滞后,民族主义诉求仍然高涨。国内的民众更关注具体利益,而非国家的长远战略利益,甚至某些政府部门也习惯性地认为亚投行完全是为中国国家利益而服务。
接着,该文为中国提出了建议,即中国必须学会运用“软实力”而非“硬实力”。不论是事关战略的决策,还是具体的投资决定,决定成败的不是投票权而是格局、眼光、知识和经验。中国将会发现协调各成员国的利益和意见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老牌欧洲的成员国都有几百年国际纵横捭阖的经验,亚洲的许多国家也不是省油的灯。在这方面,中国还有很多东西要学习。
泰国《曼谷邮报》从另一方面指出亚投行面临的挑战——如何在援助发展和赢利方面掌握平衡是亚投行面临的重大问题。文章称,中国声称亚投行将弥补亚洲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的巨大缺口,这意味着该行可能要投资一些其他机构不愿投资的项目,这会导致更大的风险。
外媒涉华报道从来都不乏唱衰和批评的声音,如何应对?首先,就是要增强对外报道的针对性。就“一带一路”报道来看,外媒对中国的指责主要集中在可能导致的环境污染、债务、腐败、垃圾处理以及国民认知不足等方面,弄清矛头指向何处,才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新华社这篇报道仔细讲述了“一带一路”不仅为中国非开放前沿的腹地城市带来了对外交流的机会,而且特别指出它将如何带动没有出海通道的中亚国家协同发展,有效回应了外媒对中国意图的揣测。
那么,如何增强“一带一路”对外报道针对性呢?我国外宣媒体可主动出击、设置议题,积极报道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和资金管理方面,如何制定标准,如何保证相关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在破坏环境和腐败行为发生时,可运用何种有效的惩处方法,以此来逐步消除外界担忧。
另外,对外媒提出的建设性意见,国内媒体在策划对外报道时应予以关注并学习,做政策解读时,不妨多采访专家和业内人士,增加意见及建议部分在稿件中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