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立胜 李志健
一、历史与背景
海上丝绸之路,是鸦片战争爆发前中国通向世界其它地区的海上通道,东海航线由中国通往朝鲜半岛及日本列岛,南海航线由中国通往东南亚、印度洋地区以及更远的欧洲和非洲。从历史上看,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东西方互通有无的“商贸之路”,也是沿线各国各民族交流的“文化之路”。
秦汉及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物质文化与政治文化随着中国商人乘坐中国或东南亚船舶携带的陶瓷、丝绸、青铜器进入印度,印度的药材、香料等也传入东南亚并进入中国。唐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延伸至阿拉伯人控制的波斯湾,成为庞大的商贸网络,中国与阿拉伯世界文化的交汇也成为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新内容。16世纪初,海上丝绸之路被卷入新的世界贸易体系与国际海洋网络,欧洲的商人、传教士不断来到东方,中国文化、伊斯兰文化与欧洲文化的碰撞成就了海上丝绸之路的新篇章。
由此可见,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正是在沿线诸族群海洋文化的各自繁衍与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形成和发展的,是一种海洋性浓厚、本土性与国际性兼容、不断融合東西方文化的世界文化。它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产物,在塑造沿线国家、族群之间的经济交往、政治关系、社会结构、文化交流、道德信仰等方面都发挥过多方面的价值与贡献,深刻地影响着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历史进程。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交流,为人类进步和世界文明做出了贡献,也为近现代社会的文明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中外文化史上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2013年10月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印度尼西亚时,首次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随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出访东盟国家时,继续阐述构建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表示要发展海上合作伙伴关系,做好海上合作大文章,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10月底,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再次讲到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性,并明确表示要加强人文交流。
海上丝绸之路的建立从其历史根源上来说,主要还是基于文化交流,海上丝绸之路是世界重要文化的交流通道,其为各国的友好往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倡议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不仅在于经济意义,也在于海上文化交流,更要注重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融。
二、价值与意义
通过文化融合共同应对风险与挑战。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途地区形势复杂,国家众多、民族林立、文化各异、国情不一,一些地区存在严重的国家矛盾,一些国家正在经历转型考验,这些都对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提出了客观挑战。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和文莱对中国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想均表示支持,但是越南、菲律宾却持怀疑态度,有关舆论指责中国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倡议带有多种政治内涵,其目的是实现使中国成为海上超强国家的目标。与此同时,南亚地区、阿富汗的政治斗争、经济颓势短期内难以结束;孟加拉、马尔代夫和尼泊尔的政局也存在不稳定性;斯里兰卡局势虽落稳,但不排除两大民族对立再度升级的可能;坚定支持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巴基斯坦,国内局势动荡不安,给中国利益带来不确定性,影响海上丝绸之路的推进。位处海上丝绸之路远端的中东和非洲局势更是不容乐观。
在这样的状态面前,文化融合是应对风险和挑战的有效措施。通过融合,能将不同文化因素彼此接纳与调和,形成一个有机的文化整体。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代表的海洋文化遗产,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通过平等交流、互联互通、互利互惠,达至双赢。
通过文化传播推动世界人类文明重构。历史上,伴随着丝绸等中国货品走出去,海上丝绸之路也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赵氏孤儿》、四大发明、瓷器、丝绸等中国古代物质和非物质文化产品都通过这条海上大通道传至东南亚甚至欧洲,伊斯兰教等文化也同时进入中国。在这个过程中,沿线国家的人们逐步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学识深邃的文明古国,有许多值得他们借鉴学习的东西。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实现中华文明再次走出去的大好时机。随着我国现代海运能力的不断提高,相较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中华文明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也与时俱进,可以呈现新的内容。历史上,中国对外传播的主要是丝绸、瓷器和四大发明等器物与技术,而儒家、道家思想等思想性的东西对沿线国家的影响力甚微。
因此,历史演绎至今,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今天,应该加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在丝路沿线传播中实现较为显性的思想文化传播特征。借助“感知中国”、中国文化中心、国家文化年、欢乐春节、双边青年交流等平台,展现积极主动的对外文化传播姿态。同时,除政府主导之外,民间的文化交流更要成为对外文化传播的生力军,包括海外侨民的中华传统生活方式应成为所在国了解和接受中华文化的重要渠道。历史表明,人类文明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拐点,以西方文明为主导的世界体系已不像从前那样得到世界的坚信,到了不得不做出改变的时候。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发达国家应与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携手创造人类新的文明。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正为这样的文明重建与推动中华文明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再传播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通过文化普及提高全民海洋素质和意识。几百年来,由于“重陆轻海”的历史原因,我国人民对于海洋问题的认识往往不够敏感甚至是忽略。近几年,随着我国领海主权频频遭遇侵犯及海洋领事事件频发,国人对于海洋的观念渐渐觉醒,开始越来越重视海洋,但是我们在涉海人才及全民海洋素质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因此,以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契机,国家应当把海洋战略的一个立足点放在提高全民海洋素质和和培养高素质海洋人才方面。只有全民海洋素质的提高,才能加快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海洋强国的建设,才能提高我国在海洋领域的竞争力。
在提高全民海洋素质和海洋战略意识方面,要以文化为引领,在复兴我国古代海洋文化的基础上,学习和吸纳其他海洋强国的先进文化。同时,要通过文化普及,提高海洋高校的教育水平,加强基础教育阶段的海洋文化教育,开设海洋文化公开课等,从基础开始提高全民素质,在民众间不断树立海洋战略意识,为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提供智力支持。
三、对策与建议
(一)弘扬郑和精神,传播基于中华文化与儒家思想的人文主义。
600多年前,中国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每到一国就把中华文化和工艺生产技术,以及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介绍给当地君主及人民,并赠送中华书籍、官服和历书,推介中华礼仪、习俗、农历及生活方式,协助发展当地文化。通过贸易活动输出建筑、农耕、捕鱼技术及医药到东南亚各国。同时郑和还将外国物产和文化带回中国,使中华文化更加丰富。郑和在航海途中推行以儒家人文主义为导向的和平外交,实行利他又利己的经济政策,促进中国与亚非各国的文化交流,致力于建立一个和谐的国际秩序,衍生出“郑和精神”。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扬这种精神,以相互尊重、互不侵犯、互不干涉为原则加强国与国间的关系,在多元世界中求同存异、互信协作以争取世界和谐。
围绕“郑和精神”,可以召开郑和国际研讨会、开展郑和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的文化遗产研究、开设郑和文化馆、举办郑和展览交流以及以郑和当年的航海路线为基础,对沿途的历史古迹进行开发保护,开辟主题旅游线路等。
(二)加速考古申遗,提高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保護与开发水平。
2009年底,一座由五个大小不一的椭圆体连环相扣而成的建筑物在广东阳江市海陵岛落座而成,这座外形酷似“水晶宫”的建筑就是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其主体是沉寂于海底800多年的宋代商贸海船“南海I号”。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物证,“南海I号”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完整的宋代远洋贸易船,自2013年11月全面发掘启动后,发掘出的不同时期的金器、瓷器的数量已达上千件,预计“南海I号”船载文物的总数在六万至八万件。
以往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字记载很多,但实物展示较少,“南海I号”是海上丝绸之路的珍贵实物载体,它不仅正处在海上丝绸之路的航道上,而且文物的数量和种类都异常丰富和可贵,给此段历史研究提供了最可信的标本。
可加强以“南海I号”为代表的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文化遗产的保护挖掘,同时加速泉州等九个城市的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申遗进程,甚至联合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共同申遗,让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水平不断提高。
(三)加强国际交流,促进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在文化领域的互联互通。
加强与东盟间的文化交流。随着2010年中国—东盟
自由贸易区全面展开,目前双方的文化艺术交流内容也遍布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双方的文化交流已经深深影响到了彼此的发展。在现有文化的基础上,双方应该以史为鉴,着眼未来,共同振兴海上丝绸之路。
加强中印间的文化交流。作为拥有世界上最璀璨文明的古老国度,中印双方的文明充满魅力,尽管受国际政治因素的影响,双方的交流曾经一度停滞,但作为两大文明古国,中印有责任也有必要加强文化交流,恢复这一海上丝绸之路最古老的纽带,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深化中国与阿拉伯国家间的文化交流。郑和七下西
洋,三次到达阿拉伯湾,阿拉伯商人也曾将其文化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带入中原,双方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如今,随着一系列文化交融计划的执行,中阿双方文化的深入交流将继续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振兴起到积极作用。
加强与非洲国家的文化交流。中非虽在地理上相聚
遥远,但海上丝绸之路将彼此相连,积极开展中非文化交流,不仅是推动中非关系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过程中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文化事务中话语权的重要举措。
保持与东北亚国家的文化交流。中国自古以来就与
朝鲜、韩国、日本有着深远的文化交流,如今朝、日、韩社会中也依然能看到中国文化的影子,中国与上述三国的文化交流也将成为最有亲切感的纽带,为建设重振海上丝绸之路提供重要的情感因素。
海上丝绸之路在历史上就是世界上重要的文化交流通道,其为各国的友好往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世界各国的文化碰撞变得更加频繁,因此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四)推进媒体合作,积极传递利益共同体间的友好信息和正能量。
新闻媒体交流与合作是当今国与国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增进各方相互了解与信任、促进互利合作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媒体的责任更加重要,在深入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过程中,应当积极传递利益共同体间的友好信息和正能量。
增进了解,做好信使。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媒体肩负着向世界展示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共赢的重任,媒体要继续成为传递合作声音的纽带和弥合彼此差异的桥梁,推动地区各国及人民之间增进相互了解和信任。
加强合作,传递正能量。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媒体之间应加强人员、机制等方面的交流,本着客观、全面、公正的态度传播信息和报道新闻,增信释疑,努力消除各种偏见和误解。
联合自强,讲好“海丝”故事。海上丝绸之路沿线
各国媒体要团结起来,唱响自己的声音,与世界分享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成功经验,形成新的利益共同体,进一步提高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话语权。
(五)创新文化产业,实现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永续利用。
应当深入挖掘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为相关地区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提供可持续开发、永续利用的文化资源。建议以“创新”为动力,通过技术介入和产业化的方式制造、营销不同形态的文化产品,从而提升文化的认知度和附加值。
加强文化产业与金融之间的相互支持与渗透,搭建文化和金融领域融合的市场化平台,根据海上丝绸路的文化特点和文化产业企业的特点,推出相应的金融创新产品,并在操作层面提供便利的流程。
通过设立海上丝绸之路网上博物馆和电子数据库,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园,举办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博览会等现代化方式,搭建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产业交流平台,实现信息共享,让文化资源使用效率最大化,不仅让文化资源产生经济效益,也有助于提升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城市和国家的文化地位和整体形象。
海上丝绸之路的旅游文化资源丰富,辐射区域广泛,有必要探索和制定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旅游经济合作规划,从而带动观光、餐饮、交通、商贸、通讯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使得以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为主体的旅游文化产业集群成为沿线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带动文化交流,文化交流滋养友谊,友谊融通国家历史文化的差异,推动中外交流和发展。文化是经济的补充与延伸,它们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文化的影响力超越时空,跨越国界,因此,文化交流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过程中,有其特殊的作用和地位。多姿多彩的文化,必将促进人类不同文化的交相辉映、交流互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