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丁如 王仲智
摘 要:陶行知倡导开放型的、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生活教育,强调教与做合一。探讨如何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认为应引导学生树立知识来源于生活、知识改变生活的理念;注重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教育服务于每一个人;让知识指导实践,坚持学与做相结合。
关键词:高中地理;应用教学;以生为本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所在。他认为教育源自生活,也是生活所必需的。只要有生活,那么教育就会同样的伴随于左右,就如他自己所说:“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在他看来,有了生活教育就能打破传统旧教育中“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僵局,有了生活教育,就可以实现“随手抓来都是学问,都是本领”,也能“增加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那么,从陶行知的观点出发,思考我们现行的教育,就以高中地理为例,确实存在着诸多不足。毕竟高中地理作为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如果仍旧以枯燥的教学模式指导教学,无论是对于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来说都是一件令人感到遗憾的事。为此,现在我就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为理论依据,就如何实现高中地理教学的优化,烘托出高中地理对生活的指导作用做以下几点思考,望各位同仁积极指正。
一、引导学生树立知识来源于生活,知识改变生活的理念
知识来源于生活,每一项知识或是理论的得出,均与生活息息相关。而掌握知识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指导生活,创造更好的生活。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作为教师一定要树立“生活化”的理念。用生活化的知识指导教学,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将知识运用于生活。那么,具体到教学实践中怎样做到知识的生活化呢?我觉得教师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
首先,在备课阶段,注重深入、透彻的分析教材知识点,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指导教与学。积极思考每一项知识所蕴含的生活原理,或这项原理是在生活中有些什么样的体现。进而善于引用生活中的实例论证教学观点。提前做好生活化教学的准备。
其次,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除了运用好备课阶段所准备的教学材料外,教师也不能固守原定的教学程序,而应该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学习状况,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对知识提出的不同质疑或思考,或者是对教师提前设计的生活实例不解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做出适时的调整。
最后,在课程结束后,应该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对于这一部分具体就是指教师应该把学生善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放在首要位置。比如说,布置一些能够让学生留心身边事物的问题,引导学生合作完成一项实践作业等。从而从根本上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知识改变生活的观念。
二、注重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教育服务于每一个人
在陶行知的教育观点中,他认为生活化的教育,教育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最根本的也就是服务于个人。在他的观点中,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受教育者才是教育的主人。教师和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是可以教学相长的。为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一定要注重吸收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用心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让教育服务于每一个人。具体来说包括这三方面:
首先,教师要树立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意识,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为主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为此,学生学习状态就需要他们时刻关注,进而时刻调整引导的方向,尽量做到让每一位“小主人”都能找到理想的掌握知识的途径。
其次,教师还要改变自己是知识的权威的观念,树立知识无止境,坚持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不要把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意外答案看做是挑战自己權威的不敬,相反应该把那些“不合群”的语言看做是发掘知识,或者说是强化和深入知识的钥匙。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进而启发学生的探索精神,为学生今后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进而从根本上实现教育服务于每一个人的目的。
最后,为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积极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尽量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才敢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特别是在我们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有许多地理问题和地理现象是值得每一位学生和老师思考的。比如说关于气候带的问题,虽然有明确的划分,但是在不同的地方同一种气候会有不一样的表现形式,这除了与特定的自然因素相关外,同样还会受到人文因素、社会因素以及经济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这些都是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做出大胆假设并进行思考的。而学生敢想、敢说最主要的就是要教师善于为他们营造这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三、让知识指导实践,坚持学与做相结合
在教学实践中,除了教与学相结合外,还要重视学与做相结合的重要性。陶行知先生曾以种田为例指出,教学必须做到教、学、做相结合,就如他所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他看来,教、学、做不仅是教育的问题,更是一种生活化的问题。这种理论一改传统教学中教学与实际相脱离的状况,从根本上实现了现今经常提到的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观点。那么,在社会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一方面需要教师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知识,寻求新方法用以指导自身的教学实践。另一方面,又要坚持用知识指导实践,做好学生学习的榜样。要实现这一点,最关键的就是每节课都应该对其教学过程进行精心设计,要为学生能够从每个知识中获取生活的信息,同时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还应该为学生的学习留有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在实践中思维,在思维中实践,进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在教学任务的安排上教师还要注重尽量让任务多元化和个性化,在以学生为主的基础上,善于发掘学生的闪光点,让不同的学生均能够在自己所接受的任务中获得启示,得到锻炼和提高,从而让学生逐渐提高学习的兴趣,同时善于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中,做到学与做相结合。
参考文献:
[1]李欣艳.试论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贯彻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新课程学习,2012(6).
[2]王炳才.陶行知教育理念在高中地理教学的运用.生活教育,2011(4).
[3]李云涛.试论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落实“生活教育”.新课程:上,2012(6).
作者简介:周丁如,男,江苏如皋人,江苏省江安高级中学教师,硕士研究生;王仲智,男,甘肃会宁人,江苏师范大学教授。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