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春荣
[摘要]对于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国内外学者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有学者认为在影响有效教学的诸多因素中,教师因素应该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因为教师如果不掌握有效教学的理念以及有效教学的策略、技术,即使具备理想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教学环境和条件等其他因素,其结果依然是纸上谈兵。结合自身教学谈谈如何进行语文有效教学的几点做法。
[关键词]初中 语文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20026
我国自九十年代开始,就重视教学的有效性,对教学和课程的实施进行了改革。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就是第一批关于有效性课程改革的标志学校,他们较大幅度地提升了“学”的地位,符合当前对“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基本理念,实现了从“教中心”到“学中心”的飞跃。但我认为很多非常有效的教学模式可以去学习,但一定要结合实际来创建适合本校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全面提高教学成绩,否则就是在表演,走过场,没有实效。笔者多年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在落实新课程改革要求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究与思考,尤其是注重教学模式改革,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下面我就结合自身教学谈谈如何进行语文有效教学的几点做法。
一、运用导学案,引领学生自读课文
导学案是经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制定的,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的,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它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配合教师科学的评价,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合作,自主发展的路线图。“导”就是指导、引导;“学”,不是讲、更不是教,而是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的自主学习;“案”是一种方案,一种设计,不是知识、题目的简单堆积。导学案即是教师的教案,也是学生的学案,还是学生的作业。因此,导学案设计的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改革的成效。编写导学案时要注意以学生为本,切合学生实际,内容由易到难,简明扼要。导学案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自主预习、合作探究、教师精点、自主测评、学习反思、拓展延伸,存在的问题等环节。教师在上课时,要以上一节课发下的导学案为本,组织教学,通过学生的充分讨论和展示,完成导学案上的学习任务。
二、引导自主探究,改变教师满堂灌的现状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多的时候应该授人以渔,教会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良好平台,让学生多探究,多尝试,多创新,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学习能力。我在语文教学中先是向学生出示自学探究提纲,之后,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们在牵头学生的组织下,进行独立思考,讨论研究,深入学习。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发挥启发引导作用,侧重于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难点,对学生的启发引导侧重于思维方式与解题思路方面的指导。通过自主探究模式教学的实践,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思维探究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三、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产生的巨大力量是不言而喻的。由于农村初中学生生活范围狭小,见识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使之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教师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适时地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及文字等信息进行处理,制成课件,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补充学习的知识背景,使课文内容形象化,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课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必能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很快地进入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之中。但教师要注意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不能出现“满堂电”,还必须结合传统的板书和讲授,并在讲授中采用启发式的方法,引导学生将演示中呈现的现象与要求掌握的知识点结合起来思考,以加深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理解。
四、当堂检测,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
在教学中,很多教师认为教师课堂讲授时间与教学效果成正比,结果事与愿违,一节课下来,教师口干舌燥,学生却并没有掌握多少知识,更谈不上能力的提高了。按照构建“生本愉悦课堂”的要求,教学的任务是要调动学生的内驱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应精讲少讲,把时间留给学生,加大当堂练习的力度,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查漏补缺。通过当堂检测活动,一方面使教学环节更加紧凑,另一方面也在第一时间获得教学目标完成情况,以便及时调整下一步教学安排,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成效。只有在当堂检测之后,教师才能发现备课中的不足,才能及时地调整方法,改变策略,从而达到理想的目标。但教师要注意当堂检测的习题题量不宜过多,要少而精,必须紧扣当堂学习的知识点,这样既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重难点,又能训练学生的思维,检测学生是否对知识理解,并学以致用。当堂检测及反馈既是考查教师教学的效果,也是督促学生学习的一种手段,是促使师生共同进步的良方妙药。
(责任编辑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