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磊
中国已迈入素质教育的时代,在新的教学机制下培养出的学生,已不再习惯于接受,他们更喜欢的是思考和论证。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教育观念已经改变,学生不惟书、不惟师,敢于标新立异,但创新意识从哪来?还是需要教师允许他们标新立异,才能培养创新能力。
一、开放课堂,允许学生标新立异
要想学生敢于标新立异,课堂就要开放,给学生一个遐想的思维时间和空间,不但要允许更要鼓励学生对教师、对书本提出质疑。我们要允许学生奇思妙想、“横插一杠”,打破教师原先的教学设计,突破原有的教学目标。有时候尽管学生的想法“天马行空”,但里面却蕴含着创造性。要多看学生求异思维中的合理因素,并及时将其“发扬光大”。这将会极大激发学生标新立异的创新心理,提高创新意识。
在教学“分数与小数相乘的计算”时,我出示2.4× 、4.4× 、1.2× 这三道题,学生得出“可以化小数为分数相乘,可以把分数化小数相乘,也可以效仿约分法计算”后,突然有学生要求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这是始料未及的。 “好!请讲!”他认为还可以把小数与分子相乘作分子,分母不变。这个想法尽管不尽完善,但我还是及时抓住其中所蕴含的合理成分:那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这种方法计算会比较方便?学生讨论后得出:当小数与分子的乘积是整数时,用这个方法计算十分方便。大家还将这种解法以其姓名命名为“XXX解法”。接着又出示一组练习题如0.5× 、1.5× 、 ×1.25让学生用此方法计算。提出此种方法的学生深受鼓舞,而且大大激励了其他同学敢于标新立异的意识。
二、创新思维,指导学生标新立异
要想学生敢于创新,善于标新立异,就需要教师深度剖析教材中的素材,为学生创设标新立异的契机。课堂上,教师除了让学生知道“是什么”之外,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还能是什么”,也就是可供选择的还有什么。不把学生的思维限制在“一”上,而是要促使他们善于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去探索,为学生标新立异提供自由、开放的空间。
1.指导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树立新思想,创立新形象。人们习惯于沿着事物发展的正方向去思考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其实,对于某些问题,尤其是一些特殊问题,从结论往回推,倒过来思考,从求解回到已知条件,反过去想或许会使问题简单化。例如五年级公倍数中求1—30中不能被2和3整除的数之和。几乎所有学生都是把这些数找出来之后再去求和,显然比较繁琐。于是,教师在“能被2和3整除的数”下面划上“ ”,诱导学生逆向思考。不一会儿,就有同学提出新的方法:先求出能被2和3整除的数,只有6、12、18、24、30五个,那么只要1—30的和减去这五个数,不仅能求出结果,而且大大节省了时间。这样的训练,不仅能够让学生体验到逆向思维在标新立异中的巨大作用,更是为学生指引了一条创新的道路。
2.指导发散思维
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许多标新立异的思维正是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对问题重新审视,提出各种可能的情形和解决方案,最终获得成功。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如“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方式。例如:计划修一条长120米的水渠,前5天修了这条水渠的20%,照这样的进度,修完这条水渠还需多少天?
这道题可以启发学生先求工作效率,即从“工作量÷工作时间”来思考。
解法(1): 120÷(120×20%÷5)-5
解法(2):(120-120×20%)÷(120×20%÷5)
这道题也可以从分数的意义直接进行解答:
解法(3):1÷(20%÷5)-5
解法(4):(1-20%)÷(20%÷5)
解法(5) 5÷20%-5
在学生进行解答后,我再让学生找出最佳的解答方法,学生经过比较,可以发现以解法(5)为最优。在发散思维的训练中,学生把握住问题的实质,举一反三,联系实际生活,进行了创造性思考,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案。
三、实践活动,带领学生标新立异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生活本身又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我们通过生活与数学相结合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鲁迅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变成了路”, 让学生勇于“胆大包天”的去想,展现自己的独特见解,走出一条没人走过的“路”。社会实践活动是一个展现创新才能的大舞台。在社会实践中信息的多样性、复杂性为人们求异思维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学生可以根据在实践活动中搜集整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灵活处理实际问题,展现标新立异的才能。如在夏天开展收电费活动,苏州生活用电分为高峰期0.58元和低谷期0.35元,要求学生在学会算电费,做到既无差错又迅速简便。有学生把高峰期的0.58元看作0.6元来算,然后把余额转交给下次收电费的人,为下次使用。学生认为:这次多收了一点,就把它看作储蓄,下次就少收一点,这样既节约时间收费还不易出错。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打破常规思维,用于标新立异,显示了创异思维的优势。
总之,在素质化教育的今天,教师不仅要努力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还要为学生标新立异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机会、为学生创设开放性的思维提供空间。教师运用有效的激励手段,学生才能敢于标新立异,乐于标新立异,最终达到善于标新立异的理想境界。当然,标新立异的创新能力最终还是会回到生活中去,去创造出具有社会价值的新成果,让你的“路”成为对社会有用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