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先斌
摘要: 综述了郧西核桃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为破解产业发展难题提出了一些建议,进而为湖北核桃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核桃产业;现状;问题;对策
收稿日期:2015-04-20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020(2015)03-
核桃是木本油料的主要树种,被国家列为战略资源树种。以湖北省优势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和区域布局为基础,发展核桃产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对于提高食用油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保障粮油安全、改善生态环境及推动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
1 核桃产业发展现状
1.1 核桃产业发展的历史沿革
核桃基地在全县发展史上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次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全县推行核桃规模化发展,连续三年主要在土门元岭山、香口黄龙山、上津云岭、店子土地岭、湖北口大夫岭、安家长岗岭发展成片基地2000hm2,但基地大多分布在山岭两侧,由于土层脊薄、土壤肥力差,致使基地有树无果,在经济效益低的前提下只有逐步毁掉,被其他树种取而代之,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为了大力发展多种经营,核桃基地生产又重新得到恢复,在总结过去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将核桃布局在土层较为深厚肥沃的山麓一带及四旁,栽培效果较为明显,先后新发展核桃1666.67 hm2,使全县核桃基地发展到2000 hm2,年产核桃在300吨以上。第二次是本世纪初,全县借助退耕还林工程大力种植核桃,从2001年至2006年,全县共新建基地近4666.67 hm2,但由于受每公顷仅有750元苗木费制约,大多数使用实生苗造林,品种混杂,效益低下,有部分地块后来又更换其他树种。第三次是2007年以后,县委、县政府把核桃作为林特产业的重中之重来开发与培育,出台政策扶持,核桃产业迎来井喷式发展。借鉴“公司专业造林”的成功做法,大力栽植嫁接苗木,全县共新建核桃基地4666.67 hm2。
1.2 基地建设情况
郧西县种植核桃历史久远,分布范围广泛,全县18个乡镇(场、区)都有分布,除地方品种外,通过引种栽植的主要品种有香玲、西伏、清香、中玲、房陵1号等。截至目前,全县已发展核桃基地面积10400 hm2,涌现了湖北口、夹河、景阳等一批过666.67 hm2的核桃专业乡镇和神雾岭、三天门、三岔河等过66.67 hm2的专业村。规模面积中,2001年前发展成规模的传统栽植基地673.35 hm2,挂果637.35 hm2,年产量522吨;2001~2006年退耕还林栽植基地2266.67公顷,挂果616.27 hm2,年产量94吨;2007年以后“公司建园”模式新建基地5266.67 hm2,挂果475.13 hm2,年产量3.4吨。全县尚未挂果面积6533.33 hm2,其中:传统栽植未挂果37.33 hm2、退耕还林地未挂果1673.53 hm2、新建基地未挂果4809.6 hm2,已总体纳入管护面积5266.67 hm2,全县共需改造面积3466.67 hm2,其中:补植2133.33公顷,嫁接1333.33 hm2。
1.3 加工现状
以湖北五龙河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的深加工企业正逐步发展壮大,目前深加工企业发展到3家。加工产品主要有核桃油、核桃仁、核桃干果、糕点副食等,注册商标“五龙河”、“天河情”,企业通过ISO22000(HACCP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2013年消化核桃干果3200吨,实现加工能力320吨、产值9300万元、销售收入8000万元、利税1700万元,带动就业56 人。2012年企业被湖北省林业厅评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百姓发展核桃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产量逐年递增。但是就目前来说,我县核桃产业化开发尚属薄弱环节,一是县域经济条件差,无资金投入核桃产业化开发工作;二是龙头企业少,自身消化能力有限,带动效应差;三是缺乏品牌效应,现有的核桃产品主要是核桃油和干果,以粗加工为主,产品附加值低。
1.4 发展的有利因素
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支持、技术支撑,核桃产业已经成为全县发展面积最大、覆盖面最广、群众收益较高、最具发展潜力和广阔前景的林业特色产业。主要表现为:①群众积极性高。湖北口三天门村,全村94公顷核桃全部是好地种植,户均收入1200元。该村三组村民肖贵山主动购买附近村民山产,发展核桃、柿子等林特产,每年仅此一项纯收入达到1.5万元;②政府扶持力度大。县委连续两年以“一号文件”形式,从政策、资金、技术等层面对核桃产业进行全方位的扶持,明确奖扶标准,对核桃专业乡镇排名一、二、三位的分别奖励5万元、3万元、2万元,充分调动了乡镇(场、区)发展核桃产业的积极性;③严格考核奖罚。县政府把核桃产业发展纳入乡镇年终目标责任考核范畴,设置量化指标,建立奖罚机制,以强大的行政力量推动产业发展,使全县上下形成狠抓核桃产业的工作格局;④示范带动能力增强。林业局在系统内倡导和开展了“三个一”活动,即:每个乡镇林业站兴建6.67 hm2高标准核桃示范园,每名林业站工作人员联系一个产业大户,每名工程技术人员创办一块田间管理示范片,通过示范片带动全县面上的产业发展。同时,在重点乡镇培育了一批核桃产业大户和技术能手。如创业成功人仁刘合文利用房地产获取的利润返哺林业建核桃园,目前他在槐树场种植的33.34 hm2基地常年设8~10名固定工,年投资20万元从事基地管护,为全县核桃产业发展树立了示范标杆;⑤科技水平逐步提高。具体做到培训常态化,优良品种与新技术不断引进。国有六官坪林场积极引进中玲、香玲、西扶、8518、清香等优良品种5个,建立良种核桃采穗圃20 hm2。安家乡神雾岭村引进嫁接新品种4万余株,新发展基地100 hm2。
2 核桃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基层领导不够重视
一是部分领导干部不同程度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担心核桃产业的成果不能在自己任期内体现,精力放在容易出成绩的基础设施建设上,把核桃产业作为政绩工程和面子工程,只为简单的完成年度计划任务,出现思想懈怠、工作放松现象。二是缺乏抓核桃产业的主动性和决心, 职能职责不够明确,对核桃产业发展存在一句话、一份文件落实的现象,推一下动一下,被动应付,缺乏完整的领导班子、具体的落实措施、可行的保障制度,对产业发展组织不够、指导不力。
2.2 机制不畅
首先不按市场规律发展。目前我县核桃产业建设主要是政府引导,部分企业(个体业主)承包建设,而农民受短期利益影响,对核桃基地建设的认识不够,认为吃饭就种粮,用钱就种姜,出现了政府有热情、建设业主有信心,而农民无热心的不良局面,以至于发生了耕作损苗、违规套种等现象,使部分地块出现了年年栽树不见树,见树不见果的恶性循环,造成了大的浪费,也严重挫伤了群众发展核桃的积极性。其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尚不完善。相关配套改革进展慢,林木林地规范流转还存在许多障碍,比如说流转1公顷土地,政府补贴多少钱,没有明确标准,老百姓不愿意出让土地,许多有流转意愿的大户,无法从农户手中流转到土地,标准化、规模化的路子还慢长。
2.3 重建轻管效益差
核桃基地管护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建园地块选择不当。核桃树要丰产长寿,必须选择土层深厚、质地疏松的土壤,而部分核桃树,定植在土层浅、肥力差的地块,几年后,这些果树将会变成“小老树”,影响核桃产量和品质。二是核桃定植不规范。核桃树定植要求大坑、大水、大苗,且苗木高低一致,但是少部分核桃基地在定植中是小坑、少水或无水、小苗,高低参差不齐,降低了苗木成活率,推迟了基地的见效期。三是重栽轻管现象严重。部分农民在核桃定植后仍然违规套种植玉米、小麦且不留足隔离带;有些农民在核桃栽植后,既不修枝,又不除草松土,造成果园荒芜;部分基地管理粗放,病虫害严重,树形紊乱,导致核桃品质差、产量低、效益低下。四是科技支撑力量弱。核心技术的推广运用差距很大,致使核桃出现空核、“铁壳”,合格率低;同时,由于科技投资不足,致使一些核桃生产的关键技术没有破解,推广普及实用技术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农民群众对管理技术的认知程度和科技管理水平差距较大,直接制约着核桃综合效益的提高。在调研中,百姓反映最多的问题就是技术跟不上,就算懂得一些,也是一知半解,不够透彻。
3 加快核桃产业发展应对措施
3.1 坚定信心,良种良法
一要坚定信心谋发展。核桃是我县传统的经济林树种,也是群众喜爱的四旁绿化树。我县发展林特产业在树种选择上有过多次反复,有很多好的经济树种随着市场调节逐步由盛到衰,但核桃市场一直比较平稳。近十几年的发展也说明我们选择的路子是对的,2012年县人大代表就林特产业专题视察后明确向县政府建议,未来林特产业发展品种要坚持以核桃为主。现在不是发展多了,卖不出去了,而是发展不够,没有产品卖。因此,要坚持发展核桃的信心不动摇,不因目前的困难就怀疑产业的抉择有问题,发展中的困难要在发展中解决。
二要转变思路求发展。目前全县核桃基地面积不能说少,但是挂果面积太少,已有的挂果面积也因管理不到位“望天收”产出也不多。未来发展要围绕机制创新,坚持提高质量,依靠科技增效,完善考核体系。在发展组织形式上改变乡镇组织、部门给苗、农户栽植、栽后不管现象,要建有人栽、有人管、能出效的基地。咬定大户、专业合作社、公司企业等经营体创办、领办产业基地。
三要持之以恒大发展。按照“科学布局、重点突出、点面结合、有序推进”的原则,把核桃作为新阶段林特产业发展的骨干品种进行重点培植。一是确定重点发展区域。围绕辖区东部万亩核桃基地、西部百公里核桃走廊总体布局,将河夹、安家、香口、槐树、店子、关防、湖北口、夹河等乡镇作为重点发展区域,锁定核桃这一经济树种,持之以恒不受干扰地发展示范基地。二是选择适宜核桃栽植品种。根据郧西地理、环境、气候、土壤等特点,结合近几年核桃栽培生长发育状况,可选择 “香玲”、“ 西林”、“ 房陵1号”等作为我县骨干品种进行重点培植。三是建立优质核桃苗圃基地。为保证苗木质优价廉、来源可靠,坚持自建核桃优质品种采穗圃,实行苗木生产本地化、标准化,实施一个口子供苗,并建立生产供应台帐。四是要建有主林。三份造七成管,只栽不管无效益。在尊重农户意愿的基础上,鼓励各种生产经营主体参与产业建设,特别是鼓励那些有一定经济实力、有发展意愿、有头脑的回乡能人、农村明白人以及企业主,通过土地流转兴办家庭林场,带头领办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社或承包经营,打破户与户、村与村、乡与乡之间各自为战的小农经济格局,按照自愿、有偿原则,引导群众进行土地置换、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要造有人建有人管的核桃林,将核桃基地的建管责任真实地落实到各个生产经营组织。五是着力高标准建园。严格实行高标准建园,力求水、电、路、渠设施配套,标准化管理,严禁违规套种高杆或攀缘作物,为核桃生长提供良好环境,缩短树木生长周期,使产业基地早见效、见高效。六是有计划科学改造老基地。在坚持生态安全前提下,因地制宜科学慎重地改造老基地。
3.2 捆绑项目资金,创新发展机制
一要在合作组织建设上有突破。要依托企业、产业大户、行家能手组建一批核桃专业合作社,为广大核桃种植户提供物资供应、技术指导、产品销售等服务,全面提升核桃种植户的组织化程度和标准化生产水平;二要在土地流转上有突破。将农村闲置的土地集中起来,把大户、企业、公司吸引到土地上来,积极探索将核桃基地有偿转让给公司或产业大户经管,采取订单农业、保护价收购等方式,促进核桃规模化种植,破解投入不足和发展水平低的难题;三要在技术培训上有突破。林业部门要加大培训力度,特别要深入大乡大村大户,把培训的课堂放在田间地头,手把手教会农户修剪、治病防虫、施肥等管理技术,力争通过2~3年培训一批懂技术、能动手、会管理的能人;四要在奖扶政策上有突破。对集中连片发展核桃产业基地33.33 hm2以上的大户、企业、合作社,以奖代补形式每年每亩扶持100元,连续扶持3年,另新建基地扶持种苗费;五要在整合资金上有突破。认真梳理新农村建设、移民后扶、林业、水保、扶贫、农发等相关部门核桃发展项目资金,部门在做项目规划时就要围绕提质增效搞好管护来上报建管项目,把项目资金精准投入到核桃建管的各个环节 ,合力推进核桃产业再上新台阶;六要在林下经济上有突破。进一步探索科学的套种模式,在核桃园里套种药材、蔬菜等矮杆作物,实行立体种植,缓解核桃园短期无收入矛盾,并有利基地管理;七要在考核上有突破。按照核桃产业发展目标考核办法和检查验收办法,由领导小组组织财政、审计、纪检等部门参加,严格考核,专项结账,对综合考核前三名的乡镇将分别给予现金奖励。
3.3 强化领导责任,落实配套措施
一要实施核桃产业“一把手”工程。乡村两级一把手亲自主抓,确定一套班子长年抓落实,对产业基地建园质量、基地管护、阶段效益实行全程跟踪管理、考核。二要完善政策配套措施。一是按照“谁造林、谁所有、谁管理、谁受益”的要求,确保投资者合法权益得以保障;二是对集中连片兴办的核桃示范园,按照突出重点,集中连片的原则,符合退耕还林条件的优先纳入二轮退耕还林计划,享受国家退耕还林政策补助;三是尽快出台林木林地流转交易、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林权抵押贷款等相关政策,优化源资配置,实现林业要素的合理流动。让有能力又有实力的人通过流转获得土地、山场经营权,放心大胆的建基地。三要多途径解决建基地缺资金的问题。围绕林特产业生产经营需求,协调金融部门对产业发展实行长期、低息、贴息的信贷政策等。
3.4 强化宣传引导,突出科技示范
一要正确引导广大林农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科学发展之路,坚持个人和社会投入主体地位不动摇。二要搞好技术服务。建立和完善县、乡、村三级技术服务网络体系,加大林业技术中心、乡镇林业站人员的知识更新力度,以适应新形式发展需要;农业、林业、科技等部门要成立专业技术服务队,整合优势技术资源,深入实地开展技术推广和示范,加强技术培训,为产业乡镇、村打造一支懂技术、会操作、靠得住的农村实用技术骨干队伍。三是要搞好市场服务。积极培育市场营销组织,成立产业协会,加强市场研究,建立市场预警机制,使群众能够及时了解市场行情,最大限度地降低市场风险。四要通过市场拉动、政策扶持、规范管理等手段,扶持一批龙头企业,使其尽快做大做强,走“公司+农户”, 林、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发展之路,增强市场竞争力。
3.5 积极培植龙头企业,进行产业化开发
按照产、供、销、加工等一条龙经营模式,积极培育采后处理与深加工龙头企业,建立销售网络体系,形成科学的生产、加工、经营的开发链,为社会提供品种多、数量大、质量优的产品。
mso-font-kerning:1.0000pt; " >53-54.
[2]叶慧坤.经济林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以平和县例[J].林业建设,2009,(1):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