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

2015-05-30 20:57:15杨冬李世哲
2015年48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生高校

杨冬 李世哲

摘 要:在高校,导致研究生心理健康受到影响的因素有很多种。需要得到正确的认识。需要重点强化研究生心理健康理念的树立,需要将心理健康最大程度的落实于整个研究生管理工作过程中。

关键词: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

一、导致研究生心理健康受到影响的主要原因

首先,学业方面的压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术论文发表困难;科研任务繁重;外语能力不过关;专业知识不足;学术观点无法得到认同等。我国大部分高校均将硕士研究生的学制做了一定的改变,之前是三年制,显著逐渐改成两年或者是两年半制,但是还是有一部分学校培养研究生还是选取“三年制”这一学习制度模式,这就说明,需要在两年或者两年半的时间里完成意三年需要完成的任务。在读期间,大部分学校需要硕士生公开发表文章,如果是博士的话,那么其要求更高,需要在核心期刊上发表1~2篇文章才可以顺利毕业,一部分学校的要求相对比较高。但是在核心期刊方面则较少,导致僧多粥少情况的产生,导致文章难以顺利的发表,上述很多问题均是导致研究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因素,还有一部分学生甚至选择使用自杀这种悲观的方式来逃避现实[1]。

其次,就业方面的压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就业方向模糊;专业就业形势存在很多的问题;就业竞争力普遍偏低以及总体就业竞争非常的激烈等。2006年相关数据统计分析得到: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已经达到413万人以上,同时,其整体得就业形势存在很多的问题。严格按照北京各大高校该年的研究生就业率情况分析得到,就业率为30.00%。出现非常诡异的现象:“学历达到了,同时也经验足了,但是硕士还是很难顺利的找到工作”,同时,女硕士跟女博士求职比本科生还要难”,上述问题越来越多[2]。在经过长时间的观望跟分析之后,大部分研究生逐渐产生非常严重的焦虑心理问题,期望值较高的前提下,将会面临非常严峻的求职竞争,这样一来就会导致研究生非常容易出现失落感以及心理问题等。

再次,经济方面的压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家庭经济状况不好;存在较高的消费需求;理财问题出现;大量支出;兼职事物或者是其他事务方面产生冲突;学校补贴不足等。目前在读的研究生其一年学费少说上万元,如果是普通家庭的话,那就是一个很大的数目。所以,不管是哪一种研究生类型,其如果只是依靠学校所带来的补助,那么就很难从根本上满足其日常生活的需要。所以,少数的研究生想要促使经济负担进一步降低,消耗大量的时间去从事兼职活动,进而导致其正常学习受到影响。特别是那一部分已成家的研究生,负担更大。这部分研究生,上有老下有小,一家人所形成的生活负担本来就很大了,之后想要读研,需要辞去本身的工作,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另外一项开销的出现,与此同时,一项收入减少。不仅如此,少数研究生在念本科的时候,其他的同学已经开始工作了,同时还有一部分同学已经取得很好的社会地位以及生活质量,所以就会产生一定的比较,进而产生一定程度的不平衡感。

最后,情感方面的问题。一些研究生其本身在参与研究生就读之前是在职人员,入学考试之前需要忙于工作以及备考,导致其没有空下的时间谈及婚恋问题,之后跨入研究生,就会发现自己年龄已经不小了,其他的同学以及同辈朋友差不多都已经成家立业,自己还是孤身一人[3]。所以,在这部分研究生入学之后,从根本上解决婚恋问题已经发展成为他们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解决婚恋问题、学业、工作上述三者都直接影响到研究生生活,形成生活三步交响曲。同时,还有一部分研究生已经结婚生子,想要完成学业所以就需要长期的跟家人分居两地,导致研究生跟妻子或者是跟丈夫、跟孩了之间的较量以及感情变少减弱。还有一部分证照恋爱过程中的研究生,因为忙于学习导致恋爱过程中产生矛盾的时候难以顺利地借鉴,在遇到失恋问题的时候,难以顺利借鉴,在问题严重的时候就会出现非常严重的心理障碍,甚至出现拒绝跟异性进行交往等问题。

二、解决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几点有效措施

首先,从根本上转变自身的观念,促使正确认识有效提高,促使研究生心理健康意识实现进一步强化。对于高校的全体教职员工人员,尤其是那一部分党政领导,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对研究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跟紧迫性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根本上树立“心理育人,人人有责”这一个科学的心理健康理念,同时需要最大程度的将心理健康工作贯彻落实到实际研究生培养工作中去。

其次,协调发展理健康跟德育两个方面。每一所高校需要促使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可以在心理健康工作中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促使导师以及主要学生干部的培训进一步强化,同时促使党员培训力度进一步强化。促使他们可以深入的认识到心理健康识的重要性,促使心理健康意识实现进一步强化,并且从根本上培养有效的初步识别能力以及解决心理问题能力等,同时需要在日常德育工作中,做好心理健康培养工作,促使其质量进一步提升。实际工作中,德育包括很多个形式以及载体类型,在开展心理健康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从根本上使用德育形式以及载体,促使其作用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4]。例如:在实际工作中,最大程度的使用广播、电视以及校园网等多种媒体,促使心理健康知识得到最大程度的广泛宣传以及普及;定期或者是不定期地使用会议以及沙龙等形式完成讨论相关的热点问题等;在分析目前研究生常见问题的基础上,致函邀请相应方面的专家来学校举办讲座,对研究生进行第一时间的心理疏导干预;严格按照研究生的实际心理特点完成各种类型的心理健康培养活动的设计以及组织,开展活动的过程中,促使研究生参与意识实现进一步强化。

最后,研究生实现有效地自我培养。因为研究生相对成熟,自我培养需要从根本上实现自身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之一。研究生知识层次水平较高,与此同时,也存在较为稳定的价值观,如果开展专门的心理培养活动或者是以一个“说教”的形式来开展,那么其效果将不会很明显,所以,需要促使研究生自我培养的作用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研究生本身具有较高的自我调节能力以及自我发展的能力。所以需要对研究生个人强化心理素质所开展的自我训练进行正确的指导,促使研究生学会开展自我心理调适活动。不仅如此,还要对研究生自组织心理健康协会进行引导,促使广大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提供组织得到一定的支持,同时得到研究生成员之间的相互支持以及鼓励[5]。

三、总结

在实际培养过程中,导致研究生心理健康受到影响的因素有很多种,例如:多重压力源或者是研究生自身成长过程中存在的缺陷等。除此之外,在研究生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是目前导致研究生心理问题逐渐凸现的重要原因之一。高校在实际培养过程中,需要重点强化研究生心理健康知识理念的树立,需要于整个研究生管理工作过程中将心理健康培养最大程度的落实贯彻。(作者单位:1.吉林大学;2.長春市68中学)

参考文献:

[1] 李欣.农林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及教育对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

[2] 冯蓉,张彦通,马喜亭.我国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现状与进展——基于CNKI(1983~2013)的文献分析[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01:21-25+84.

[3] 苏玉琼,刘萍,朱晓珊.理工类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87-91.

[4] 欧金华.硕士研究生心理压力分析及其管理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44.

[5] 秦建丽.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06:157-159.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生高校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措施分析
高校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
科教导刊(2016年25期)2016-11-15 18:47:38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28:06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7:49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0:56:58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14:21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
科教导刊(2016年9期)2016-04-21 03:08:59
农村初中女生心理健康现状及教育对策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