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中英汉恭维语的语用差异

2015-05-30 18:08:49周文邓军段慧如
现代语文 2015年4期
关键词:言语行为跨文化交际

周文 邓军 段慧如

摘 要:恭维语,作为重要的言语行为之一,起着调节人际关系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恭维语的功能、话题、恭维策略及句式、恭维语的回应等研究进行回顾,主要探讨英汉恭维语在使用上的文化差异,旨在增强人们对恭维语的进一步认识,提升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为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言语行为 恭维语 恭维语回应

一、引言

恭维语及其回应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言语行为。作为社会交际用语,恭维语必然会受到交际者双方的性别、身份地位、亲疏关系、使用场合等社会因素的影响。虽然恭维的话题往往离不开外貌、能力与财富,但不同国家、不同语言在恭维语的使用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英汉恭维语也是大学英语口语、中西文化、跨文化交际教学经常涉及的话题,对英汉恭维语差异进行探讨,能为教学提供借鉴。本文对英汉恭维语的功能、话题、策略、句式等方面进行较为详细系统的阐述。

二、恭维语的功能差异

早在1967年,戈夫曼(Goffman)就提出“面子理论”,并指出恭维语通过表达对他人的肯定与欣赏,维护对方的面子。此后,学者们进一步指出,恭维语可以建立和维护交谈双方的良好关系[1][2][3]。其中,沃尔夫森(Wolfson,N)将恭维语的这一社会功能比作“社交润滑剂”(social lubricants),霍姆斯(Holmes)用“关系稳定的符号”(solidarity signals)来总结恭维语的功能,都非常形象鲜明地展示出它的主要功用[1][3]。的确,恭维语及其回应已经融入人们的日常交往中,恰当的使用能够起到调节、巩固人际关系的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如果恭维语使用不当,则很可能引起交际双方的误解,甚至导致沟通上的困难,这一点在中国文化中体现得更为明显。在汉语中使用诸如“我很喜欢(你的发卡)”“(你的裙子)真漂亮”等句型来表达对他人物品的欣赏,很容易被人理解为一种间接的索取。叶雷[4]的研究表明,中国人很少使用“我喜欢……”这种表达方式,因为它在中国人看来往往意味着偏好和倾向,从而被人理解为对某物的占有欲。这样一来,被恭维者可能会因此感到有些不愉快;若是被恭维者主动献出所有物,恭维者也会因为自己并没有这个意思而感到尴尬。此外,中国自古有着严格的等级关系,现代社会也依然保持着其中一些观念。下级对上级的恭维必然不如同事、朋友间的恭维随意。不真诚、不恰当的恭维很容易被当作阿谀奉承。因此,中国人在恭维他人的时候会非常注意,尽量避免产生误解和不快,特别在对上级使用恭维语时,非常注意分寸和场合,而西方社会在这一点上没有如此鲜明的表现。

三、恭维话题差异

就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来说,恭维的话题主要集中在外貌、能力、财富等方面,国内外的很多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梅尼斯(Manes,J)和沃夫森(Wolfson,N)对恭维语做了大量研究,他们发现美国人倾向于恭维他人的外貌、能力、所属物[2][3][5]。克纳普(Knapp)等人在对赞扬语的研究中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6]。霍姆斯(Holmes)在1988年研究新西兰人恭维语使用情况时发现,外貌和能力这两个话题所占比例高达81.2%。例如:“Your hair is really great.”(你的头发真好看。),“You were skiing well today.”(你今天滑雪滑得不错。)。其中,女性之间倾向于赞扬外貌(61%),男性之间倾向于赞扬能力(36%)[1]。

国内学者的研究[4][7][8]表明,中国人同样青睐于恭维外貌、能力与财富等方面,但同时也表现出了与西方人的不同之处。叶雷[4]探讨了中国人恭维语的使用特点,结果显示,相对于外貌(43.0%)而言,中国人更倾向于直接恭维他人的能力(69.9%),如“乒乓球技术高超”“厨艺精湛”“舞跳得好”等等。对外貌没有使用任何恭维话语的比例高达55.9%,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人的恭维倾向。在性别差异上,叶雷的研究结果与霍姆斯(Holmes)是一致的,女性之间对外貌的赞扬最多,而男性之间则更注重对他人能力的赞扬。男性很少得到来自同性或异性对其外貌的赞扬,而男性在赞扬女性外貌时也很注重策略的选择。袁一[7]和李子玲[8]对恭维语使用情况的调查都是在日常生活的自然状态下发生的,他们的研究显示,家庭中孩子的学业进步、事业成就也是人们恭维的重要话题。他们还提出,汉语恭维语的另一个特色是对他人道德品质的恭维(例如:“你真是个好孩子”“你人真好”)。在中国,乐于助人和诚实守信都是大家所推崇赞扬的。

四、恭维策略与句式差异

克纳普(Knapp)等人在1984年提出了恭维语研究的四个维度:直接或间接、具体或抽象、有无对比、有无夸张。其中,直接或间接这一维度是后来学者讨论的重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4][6][9]表明,人们经常使用的策略有以下几种:直接恭维(explicit compliment)、间接恭维(implicit compliment)与不恭维(non-compliment)。直接恭维有明显的恭维词语,对方很容易领会。间接恭维是指没有明显的恭维词语,但意义上被大家认可。例如:“你的衣服在哪买的呀?我也想买一件”。不恭维是指,在被认为适合恭维的场合下没有进行恭维。例如,某人买了一件新衣服,本想得到称赞,结果其他人对此没有任何评价,就属于此类。恭维策略的选择会受到交际双方的性别、身份、地位、亲疏关系以及场合等因素的影响。恭维者需要综合各种因素选择合适的策略。

在恭维语的研究中,相对于恭维策略而言,得到更多关注的是恭维语的句式。梅尼斯(Manes,J)和沃夫森(Wolfson,N)在20世纪80年代开创了此领域的基础研究,他们总结出美国人使用较多的三种恭维句式[2][3][5]。这三种句式分别为:1)名词+系动词+形容词,例如:“That coat is really great.”(那件外套真的很好。);2)我+喜欢+名词,例如:“I really like your shoes.”(我喜欢你的鞋子。);3)代词+系动词+(冠词)形容词+名词,例如:“You are really a lovely girl.”(你是一位非常可爱的女孩。)。克纳普(Knapp)[7]根据自己的研究结果,增加了一个句式以示细微的差别:(名词)+(系动词)+形容词+名词,例如:“The Chinese dinner you cooked was really excellent,Joe.”(乔,你的中餐做得真好。)。从以上句式的使用可以看出,西方人倾向于直接、大方地表达自己的恭维,较少使用间接恭维策略。于明忠[9]对中国人使用恭维语的对比研究表明,中国人常以恭维对象为主语,这是因为中国文化较西方文化相对内敛含蓄。如果直接表达自己的喜欢爱慕,有可能被当作间接的索取,容易造成尴尬。所以,英汉恭维句式的选取也要考虑各种社会因素。例如,男性对女性外貌的恭维可能带有暧昧的含义,尤其要注意适度表达。

五、恭维语回应策略差异

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人们在恭维语回应的使用上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克纳普(Knapp)等人归纳了4种回应策略,分别为接受(acceptance)、修正(acceptance with amendment)、不接受(no acknowledgment)和拒绝(denial)[6]。学者们对恭维语回应策略做了大量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西方人乐于接受他人的恭维,较少使用拒绝和回避策略[1][2][3]。这是因为西方人比较推崇个性、自由,将个人放在重要位置。所以,他们通常用直接的方式恭维他人,也乐于接受他人的恭维。这种回应自然成为他们常使用的策略[6]。霍姆斯(Holmes)以新西兰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三大恭维回应策略,分别为接受(accept)、拒绝(reject)和回避(evade/deflect),在日后的研究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8][10][11][12]。格拉塔(Golato)在波默兰茨(Pomerantz)则提出了三分法:接受(acceptances)、拒绝(rejections)和两难困境的解决策略(solution to a dilemma)[13][14]。这一分类法的提出主要是基于这样一种境况:直接接受他人的恭维会有自满、骄傲的嫌疑,而直接拒绝又会损害恭维者的面子。所以,合适的回应方式是恰当地使用一些修正策略(amendment),既委婉地接受了恭维,又不让对方有失脸面。

于明忠[15]以恭维语为例研究中西跨文化交际的问题,并提出汉语中的6类恭维语回应策略。其中具有中国特色的是面子策略(face relationship related response)。“这么说我很不好意思”是面子策略中的常见表达。这一表达反映出说话者不知如何恰当地回应恭维,因此只能在表示受到对方的称赞的同时,受宠若惊。

语言是动态发展的。中国传统文化把谦虚作为一项重要的品质,因此早期的研究表明中国人在面对恭维时,更多的是使用拒绝策略。陈融[10]对西安人恭维语回应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高达95.73%的中国人使用了拒绝策略。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西文化的交流越来越深入,中国人在恭维语回应策略的选择也发生了显著的改变。陈融,杨达复[16]在西安用同样的统计工具,对相似的调查对象做了重复性研究,结果表明7年之后,人们不再拒绝他人的恭维,接受恭维的人群达到了62.6%。程冬梅[11]对英语母语者和中国的英语学习者的对比研究显示出同样的结果,各组参与者都更加倾向于接受他人的恭维,尽管英语学习者在使用多样的回应策略上存在着问题。

六、结语

本文从恭维语的功能、话题、策略及句式、回应策略等方面回顾了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探讨了中英恭维语的差异。据调查,我国大学生目前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比较薄弱[17]。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对恭维语等言语行为文化差异的深入讲解,既能提升学生的语言知识与文化素养,使其意识到礼貌得体的用语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又能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技能。同时,我们要注意语言与文化的动态与变化的特点,随着中西文化的不断渗透与融合,我们应该在教学中与时俱进,避免文化的刻板化印象。

本文为2013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设计”(湘教通[2013]223号);2013年中南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外国语学院大学外语部):“中西文化专题”课程设计。

参考文献:

[1]Holmes,J.Paying compliments:a sex preferential positive

politeness strategy[J].Journal of Pragmatics,1988,(3):445~465.

[2]Manes,J.&Wolfson,N.The compliment formula[A].In F.Coulmas

(eds.).Conversational routine:Explorations in standardized situations and prepatterned speech[C].The Hague: Mouton, 1981:115~132.

[3]Wolfson,Nessa,An empirically based analysis of

complimenting in American English[A].In Wolfson,N.,Judd,E.(Eds.).Sociolinguistics and language acquisition[C].Newbury House,Rowley,MA,1983:82~95.

[4]Ye,L.Complimenting in Mandarin Chinese[A].In G.KasPer

(Eds.).Pragmatics of Chinese as native and target language[C].Manoa,Hawaii: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5:207~295.

[5]Wolfson,N.& Manes,J.The compliment as a social strategy[J].

Paper in Linguistic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Communication,1980,(3):389~410.

[6]Knapp,M.L.,R.Hopper,& R.A.Bell.Compliments:A descriptive

taxonomy[J].Journal of Communication,1984,(4): 12~31.

[7]Yuan,Y.Compliments and compliment responses in Kunming

Chinese[J].Pragmatics, 2002,(2):183~226.

[8]Lee,C.L.Compliments and responses during Chinese New

Year celebration in Singapore[J].Pragmatics,2009,(4):519~541.

[9]Yu,M.C.Learning how to read situations and know what

is the right thing to say or do in an L2:A study of socio-cultural competence and language transfer[J].Journal of Pragmatics,2011,(43):1127~1147.

[10]Chen,R..Responding to compliments: a contrastive

study of politeness strategies between American English and Chinese speakers[J].Journal of Pragmatics,1993,(1):49~75.

[11]Cheng,D.M.New insights on compliment responses:A comparison

between native English speakers and Chinese L2 speakers[J].Journal of Pragmatics,2011,(8):2204~2214.

[12]Tang C.H.,&Zhang G. Q.A contrastive study of compliment

responses among Australian English and Mandarin Chinese speakers[J].Journal of Pragmatics,2009,(2):325~345.

[13]Golato,A..German compliment responses[J].Journal of

Pragmatics,2002,(5), 547~571.

[14]Pomerantz,A.Compliment responses:notes on the cooperation

of multiple constraints[A].In Jim,Schenkein(Eds.).Studies in the organization of conversational interaction[C].New York: Academic Press,1978:79~112.

[15]Yu,M.C.On the universality of face:evidence from

Chinese compliment response behaviour[J].Journal of Pragmatics,2003,(35):1679~1710.

[16]Chen,R.,&Yang,D.F.Responding to compliments in

Chinese:Has it changed?[J].Journal of Pragmatics,2010,(7):1951~1963.

[17]邓军,段慧如.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J].文史博览,

2014,(10):20~23.

(周文 邓军 段慧如 湖南长沙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410083)

猜你喜欢
言语行为跨文化交际
解读夸张性广告言语行为的“真实性”内涵
现代交际(2016年11期)2017-02-15 12:34:59
浅谈文化对言语行为的影响
求知导刊(2016年30期)2016-12-03 09:38:06
浅析中韩跨文化交际中的言语差异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考试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23:11:23
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
人间(2016年27期)2016-11-11 16:42:55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的探究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文教资料(2016年20期)2016-11-07 11:32:06
道歉言语行为的功能
戏剧之家(2016年16期)2016-09-28 18:56:56
分析敬语的言语行为
求知导刊(2016年15期)2016-08-15 22:14:26
浅议乔姆斯基评斯金纳的《言语行为》
考试周刊(2016年51期)2016-07-11 13:1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