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文性综述

2015-05-30 10:48熊英
课程教育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互文互文性语篇

熊英

【摘要】互文性(intertextuality)是现代文学理论和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国内外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互文性理论做了大量的研究。本文主要是通过搜集各种理论观点对互文性的起源,定义,分类等进行简要综述并对互文性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做简要概述。

【关键词】互文性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4-0011-02

一、引文

互文性由法国文学批评家克丽斯蒂娃首次提出,它是被广泛使用但又误用最多的热词之一。本文将简单回顾互文性的起源,定义和分类,为互文性的正确全面认识打下基础。互文性源于拉丁文intertexto,意为在编织混合。互文性出现于1966年,它也叫文本间性,是语言学和文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后现代批评的标志性术语。互文性在文学分析中指某一文本是从其它文本中建构的。它聚焦在特定文本与其它文本的联系。[1]许多西方学者如罗兰·巴特、克里丝蒂娃、德里达,中国学者辛斌、李玉平等都在互文研究方面就做出了一些探讨。

二、互文性起源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符号学语言观和俄罗斯文学理论家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是互文性理论发展的主要基石。基于索绪尔的观点,语言是由各种符号的差异性构成的系统,本质上符号本身不产生意义,符号的意义来自于符号彼此的差异性。巴赫金在对话理论中认为,没有任何独立的话语,每个话语都是回应其它话语,并且寻求其它话语的回应。索绪尔的符号学语言观和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明显地影响了克丽斯蒂娃的互文性观点。克丽斯蒂娃认为话语,音乐,舞蹈,绘画等各种艺术形式中都有互文性现象。法国文学理论家巴尔特是克丽斯蒂娃的老师,他对互文性的发展也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巴尔特做出了“作者之死”的惊人论断,

他认为作者的作品并非源自自己的意识,而是通过在语言系统中重新排列每个词,句子或者文本。[2]自从20世纪60年代互文性这个词汇产生,各种学术流派纷纷在自己的领域使用它,导致互文性成为一种最广泛使用的同时也是最混乱的文化研究词。

三、互文性定义

自互文性一词产生开始,来自文学,语言学等各领域的学者都尝试给“互文性”下一个清晰的定义。本文把所有的定义归纳总结为四类:1. 后结构主义的观点认为每一个文本都可以看成是引文的重新组合,每一个文本都是对其它文本的消化和吸收。互文性一词的创立者克丽斯蒂娃给互文性下的定义是“任何语篇都是由引语拼凑而成的,任何语篇都是对另一语篇的吸收和转化。”克丽斯蒂娃是后结构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2. 语言学观点认为,互文性是指在不同文本的关系,这些关系是由知识结构,文化影响和互文性的引文相互作用产生。3. 结构体观点认为互文性是描述一个文本中的各个基本元素之间的关系。 4. 符号学观点认为,互文性是指文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单一文本不能独立存在。[3]

四、互文性的分类

对互文性进行分类探讨之前,我们先讨论广义互文性和狭义互文性。广义互文性把非文学的社会历史,知识领域,艺术作品等作为研究的文本。广义互文性聚焦在广阔的社会历史实践中的文本参与。狭义互文性是在语言形式的批评范围内研究互文性,狭义互文性通常是描述存在于两个或者以上的文学文本直接的互涉关系。法国文学理论家热奈特把互文性细化为五种跨文本关系。其一为侧文性,描述主要文本和派文本之间的关系;其二为互文性,描述两篇或者几篇文本共存所产生的关系;其三为元互文性,描述一个文本对另一个文本外显的或暗含的评论关系;其四为原文性,指讲一个文本视为某些文体的一部分所形成的关系;其五为超互文性,描述一个文本与作为其基础但又被变形,修饰,发挥或者扩展的文本或者文体之间的关系。[4]在互文性发展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运用这个理论,各个流派理论家和文学评论家站在不同的角度对互文性进行了分类。文章也把具有代表性的分类列举如下:

1.垂直互文性和水平互文性

法国著名文学批评家克丽斯蒂娃把互文性划分为垂直互文性和水平互文性。垂直互文性指构成某一语篇较直接或间接的那些语境,即从当代或历史的角度看以各种与之相关的语篇;水平互文性指存在于话语与一连串其它话语之间的具有对话性的互文关系。

2.强势互文性和弱势互文性

詹妮把互文性划分为强势和弱势互文性。强势互文性描述一个语篇中包含明显与其它语篇相关的话语;弱势互文性描述语篇中存在语义上能引起对其它语篇联想的东西。

3.显著互文性和构成互文性

菲尔科劳把互文性划分为显著互文性和构成互文性。显著互文性描述一个语篇中标明的与其它语篇的互文关系;构成互文性描述一个语篇中各种题材或者语篇类型规范的那些复杂关系。

4.具体互文性和体裁互文性

当代语言学者辛斌在其著作《语篇研究中的互文性分析》中把互文性分为具体互文性和体裁互文性。具体互文是指在语篇中有具体来源的话语和引用他人话语但没有标明所产生的互文关系。体裁互文性是指语篇中不同的语域,体裁或风格的混合交融,它是集合主体。

5.积极互文性和消极互文性

李玉平在其著作《互文性新论》中把互文性划分为积极互文性和消极互文性。积极互文性描述原文本的一部分进入当前文本产生了对话关系或新的意义。如果没有产生对话关系或者新的意义,则为消极互文性。李玉平认为文学领域的互文性是形成对话,产生新意的积极互文性,科学领域是独白式的消极互文性。[5]

这些分类虽然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但是其中一些学者的分类又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克丽斯蒂娃的分类太过广泛;菲尔科劳的显著互文性和构成互文性区分不全面,这种分类不能涵盖一个语篇中没有注明但却是别人语篇的那些话语,而这类互文却在新闻语篇中很常见;李玉平的积极互文性和消极互文性只能用来界定了文学互文性和科学互文性。如果站在分析者或者读者的角度上看,辛斌的具体互文性和体裁互文性分类值得采纳。他的具体互文性涵盖了詹妮的强势互文性,菲尔科劳的显著互文和不加标明引用他人话语而产生的互文关系,体裁互文性也涵盖了菲尔科劳的构成性互文,所以辛斌的分类比较全面的对互文性关系进行了分类。[6]

五.互文性研究在中国的发展

互文性理论在上世界六十年代由西方学者提出,从八十年代起互文性论著被逐步翻译到中国,这一时期的论著有张寅德翻译的《文本理论》和《文学原理引论》,原著作者分别是是罗兰·巴特和特里·伊格尔顿,还有张隆溪的《结构的消失-后结构主义的消解式批评》最为有名。九十年代中国互文性理论发展的主要特点是研究互文性理论的重要论文出现。其中有名的论文是黄念然的《当代西方文论中的互文性理论》,史忠义的《“文本即生产力”:克里斯特瓦思想初探》,殷企平的《谈“互文性”》和程锡麟的《互文性理论概述》。本世纪以来,互文性研究在中国呈现出繁荣景象,大量国外互文性研究论著被翻译成中文,国内学者所写的互文性研究著作陆续出现,有大批以互文性理论为题的博士论文出现。[7]

六.结语

互文性描述了两个文本或者多个文本之间相互交织渗透的语言现象,是文学和语言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简述了互文性的起源,定义和分类,并且简要介绍了中国互文性理论的发展。鉴于互文性在文学和语言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我们有必要继续深入研究互文性理论。

参考文献:

[1]秦海鹰.互文性理论的源起与流变[J]外国文学评论2004

[2]辛斌.语篇研究中的互文性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

[3]聂政.微博语篇的互文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

[4]刘金明.互文性的语篇语言学研究[D]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6

[5]李玉平.互文性新论[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

[6]辛斌、赖彦.语篇互文性分析的理论与方法[J]当代修辞学2010

[7]刘斐.三十余年来互文性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J]当代修辞学2006

猜你喜欢
互文互文性语篇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互文变奏的和弦:论雅各布森的《我叫夏洛克》
《红楼梦》与《金瓶梅》回目互文性解读
“浪子回头”中的伦理叙事——《基列家书》与《家园》的互文性解读
“谷歌退出中国”美方新闻报道的互文性分析
图像志的延伸:互文语境中的叙事性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略论饶宗颐古代“语— 图” 互文关系研究
互文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