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琳
摘 要:当前,高校大学生在抗压方面比较差,在挫折面前表现得比较脆弱。教师要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压力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社会心理问题间接引发的大学生压力与消极情绪、与大学生利益直接相关的因素引发的压力与不良情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大学生抗压心理素质的途径有:教育大学生对挫折有着正确的认识,教师帮助大学生构建抵御挫折的措施,加强抗压心理素质的训练,提高大学生对压力和不良情绪的控制能力。这样,有助于大学生抗压心理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促进人才成长。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大学生;成才;抗压;心理素质
中图分类号:G444;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4-0034-02
当前,针对社会上出现的高校大学生极端事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侧重于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增强其抗压的心理能力,促进人才成长。最近几年,在高校校园发生的突发事件,引发了社会的高度关注,也让人们不断反思当代大学生的生活状况,探究他们的心理教育。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和校园的安全,要积极开展针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教育,这样才能避免一些恶性事件,给大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也提升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增加对大学生的挫折教育,注重抗压心理素质的培养,更好地完善大学生的心理和人格,这样的教育教学才能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性。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融合,更好地发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创新了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教师通过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熏陶和教育进而对他们的心理状况的稳定和改善发挥积极影响,实现两者的协同作用。在大学生心理不断完善的过程中,特别容易出现心理障碍,在此时应积极开展针对大学生的挫折教育,给予这些处于心理困境的大学生以心理疏导,消解他们的焦虑与抑郁情绪,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与人际关系,提高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改善不良的情绪,引导他们走向正常的健康的心理状态,降低各种危机事件的发生,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独特的价值。
高校的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要分析和研究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创新教育教学内容与方式。只有满足大学生心理需求的教学,才能得到大学生的欢迎,也才能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准确判定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特点,理解大学生追求理想的强烈愿望,同情大学生所处的竞争环境,让大学生能够放松心情,以正确的态度面对各种挫折与压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心态,这样才是有效抵抗心理压力的有效措施。
一、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压力影响的因素分析
1. 社会心理问题间接引发的大学生压力与消极情绪
社会群体的心理现象使得大学生个体思想与心理受到了影响,由此表现出对群体社会心理的吸引与顺从。群体社会心理具有使群体成员凝聚,影响其心理与决策的能力。社会心理问题表现为对社会或组织的不满,对自身前途的担忧,使得个体心理发生了扭曲,由此形成不良的心理状态。个别具有这些社会心理问题的,可能做出极端的恶性事件,危害社会与他人的安全。这种社会心理问题具有一定的传染性,给高校大学生带来了负面的心理暗示和消极情绪。
社会心理问题的产生是由于长期累积的问题,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具有复杂的矛盾。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矛盾,造成了人们对社会现象的不理解与不认同。首先,如果社会阶层分化更加明显,人们的经济收入与社会地位差距有所增大,就會造成一些人的心理不平衡。如果社会优质资源不能公平分配,使得另外一些人享受不到社会福利,有时就可能产生对社会的不满情绪,这种现象对大学生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其次,如果社会上人情冷漠、诚信缺失,就可能使得人们的关系变得更加功利。由于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接触到不同地域的人和不同机构的人,但是,如果人们之间的信任感减少,人们之间缺乏温暖和友情,就会造成人情冷淡,使得社会矛盾与社会心理问题加剧。最后,如果社会上存在一些不公平现象,就会使得社会底层的人们生活艰难,不能获得应有的福利。社会的宽容度降低了,人们的抱怨增多,社会弱势群体需要更多的帮助与关爱。这些社会不公,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会矛盾的深化。这些社会心理问题具有深刻的社会原因,给大学生带来了困惑和无奈。在大学生走入社会后,也要面临着诸多的压力,让大学生不得不面对,增加了大学生心理负担与压力。
2. 与大学生利益直接相关的因素引发的压力与不良情绪
首先,高校大学生生活环境与经济成本的压力增加。最近几年,高校的规模逐步扩大,招收的学生学费等也逐年增加,再加上物价的上涨,大学生的生活消费成本也上升,这样令很多家庭承受困难。大学生的生活成本压力影响了大学生的情绪和心理,经济条件不好的大学生就不能随意外出和游玩,也不能购买喜欢的商品,这是大学生消极和压抑心理产生的原因。大学生生活的集体环境,使他们失去了个性生活,在各个方面都要按照集体标准,使得大学生的负面情绪不断累积。其次,学习和就业的双重压力。高校大学生要学习很多专业知识,同时还要进行证书考试,使得他们的业务休息时间压缩,文化课学习的压力变大。而当前就业市场并不乐观,对于一般高校的大学生来讲,要想找到工作环境和待遇良好的单位,有时并不容易。更何况,有些大学生初次就业率很低,离职率也很高,这样造成了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忧心忡忡。最后,休闲娱乐与交友处理不好,也给大学生带来了苦恼。有的大学生在恋爱和交友方面,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金钱,使得这些大学生的精力很少用在学习上,学习成绩下降。还有的大学生整日沉迷于网络世界,经常逃课打网络游戏,这使得这些大学生患网络综合征,情绪低落。这些因素,都会引发压力与不良情绪。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大学生抗压心理素质的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不断增强大学生抗压心理素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应积极借鉴国外高校对大学生抗挫折心理素质的培养。例如,美国大学通过培养大学生的独立精神来增强其抵抗压力的心理素质;英国将培养大学生的抗挫折心理纳入到正式的教育计划中;德国通过培养大学生的实践专业技能,来培养应对挫折的心理素质。国外大学已经将大学生抗压心理素质教育与培养形成了规范的教育体系。我国高校对大学生的心理抗压素质的培养还处于摸索阶段,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教育培养模式。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承担了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重任,如加强对大学生思想品德与法制教育,提高大学生非智力因素,增强大学生心理素质,完善大学生人格。这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大学生开展挫折教育,是为培养大学生抗挫折心理素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奠定心理基础。平时,要重视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提高抗挫折能力。
1. 教育大学生对挫折有着正确的认识
大学生要正确面对挫折,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并促使自身得到成长,这才是科学的挫折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让大学生认识到挫折是一种人生常态,具有普遍性,通过挫折才能使自身得到磨炼,获得知识和各种经验。教师还应帮助大学生获得解决挫折的有效办法,在心理受到强烈冲击后,可以采取转移法、宣泄法消除因挫折而产生的焦虑、紧张和抑郁等消极情绪。
2. 教师帮助大学生构建抵御挫折的措施
个体在遭受挫折时,其心中会自觉形成恢复情绪平衡与稳定的防御机制。教师要帮助大学生构建抵御挫折的措施,采取理性的防御行为。例如:降低目标,使目标更容易实现,减缓挫折的影响;要对事情进行全面分析,在遇到困难时,从其他角度进行分析; 教师引导大学生加强对自身的客观认识,加强自我潜能的挖掘,更加灵活地进行自我调节来应对挫折。
3. 加强抗压心理素质的训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纳入计划,并加强抗压心理培养的宣传,积极举办抗压心理的专题讲座,为大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让大学生对抗压心理有深刻认识,并对自身的抗压心理有着准确评估。在抗压心理素质的训练中,教师应加强师生互动交流,找出大学生压力的内在根源,协助他们解决面临的挫折难题,来满足大学生的现实心理需要。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在实践中锻炼自身抗压能力。让大学生在实践中不断磨炼,积累丰富经验,克服因短期挫折所带来的心理压力,不断提升挫折容忍力。
4. 提高大学生对压力和不良情绪的控制能力
教师要经常鼓励大学生,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大学生的精神状态。对于大学生的优点,教师要给予正面的积极肯定,使大学生获得战胜困难的勇气。教师要培养大学生有效控制挫折与压力的能力。在面临较大压力和挫折时,大学生应有效控制不良情绪,不使压力扩大或产生恶性发展,要转移一下自己的注意力,不要让压力控制自己。
三、结论
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对大学生抗压心理素质的培养进行分析和探讨,认为高校的思想政治课应该塑造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抗压心理素质,使其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得到加強。要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素质培养有机结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心理与品德教育的兼顾,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当今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呈现递减趋势,一些大学生很难经受住挫折,在面对较大压力的时候,在心理上和行为方面表现出异常,这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大学学习生活。因此,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发挥引导作用,以大学生为教学主体,增加互动交流,让大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教学,激发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教师要将先进的理念和知识理论引入课堂,这样才能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与生动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自身的言行,提高教师的个人魅力,给予大学生以强烈的震撼与感染,使得大学生由衷地尊敬教师。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心理素质,帮助大学生完善性格、情绪、智商等方面,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与乐观的精神。教师要严格要求大学生的言行,树立新时期大学生良好的社会形象和精神面貌。这样能够有效激励大学生,缓解心理压力,增强心理动力,让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这有助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并且塑造了积极的心理行为习惯,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抗压心理素质培养的教育教学目的。此外,社会、高校以及大学生的家庭要建立有机结合的抗压心理素质培养体系,从多个方面对大学生心理素质进行辅助培养,为大学生的心理成长、成人成才,营造良好的健康的人文环境。
参考文献:
[1]杨敏.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下的大学生行为失范[J].教育与职业,2012(11).
[2]苏冉.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探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10).
[3]张骞.大学生抗挫折心理素质培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11).
[4]赵辉.关于高校教师如何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心理学思考[J].教书育人,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