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高职大学生的期待与教育者的导向

2015-05-30 23:00:06莫淦清
中国市场 2015年40期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教育者

莫淦清

[摘 要]教育者关注高职大学生的期待并加以引导,实质上是调动高职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教育过程。文章从大学生期待的内涵和关注大学生期待的必要性入手,提出了如何关注学生期待的一些具体做法和导向,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文章认为关注学生的期待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教育者;高职大学生;自我期待

[DOI]10.13939/j.cnki.zgsc.2015.40.206

研究大学生自主学习与管理的教育工作者越来越意识到:一个具有良好期待心态的学生更有自信,在个人发展上更容易取得进步与成功。教育者要重视、分析学生的期待。在教育过程中关注学生期待并给予正确引导将更加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

本文对如何关注高职学生的期待进行了分析,将从大学生期待的内涵、关注学生期待的必要性、如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期待、如何给予学生积极的外来期待和关注学生期待的两点建议共五个方面进行论述。

1 大学生期待的内涵

期待,是一种自我感觉的缺乏和求得满足的意愿。也就是说,期待是不足之感与求足之愿的统一,两者缺一都不能称为期待。期待是人的一种心理欲望。心理欲望是促使人努力学习、不断进步、勇攀高峰的内在动力。期待分为自我期待和外来期待,自我期待是内因,外来期待是外因,外因会影响内因,内因也会有对外因的诉求。但无论何种期待,都是大学生成长的必备条件。

大学生经过小学、初中、高中共十几年的正规教育,已经形成了自身的学习习惯和知识体系,具备了一定的综合素质。来到大学,他们是有“准备”而来的,他们的目标是在已有的认知水平、思想水平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各项能力,这是大学生的期待。某种意义上说,大学生的期待是其接受大学教育的基础。

2 关注学生期待的必要性

学生有求知的愿望,在面对不断变化的世界总是在思考,并期待着学习更多未知的东西或已知但仍然有怀疑的东西。事实上,学生往往受到社会经验和能力的制约,不明白的事情还有很多。他们希望在课堂上和生活中的教育过程能够提升其能力来有助于对未知问题的思考。

只有学生接受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有效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育者对教育过程的导向有必要关注学生的期待。教育者关注学生的期待,可以更好地掌握学生的思想现状,知道学生想什么,要什么,有针对性地解答学生的问题,调整学生的认知偏差,引导其思路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大学生自我期待始终是自己奋发向上的原动力,是接受教育的基础,但是因为大学生视野的局限,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学生,会有自我期待程度不够、期待定位错位等问题。同时,大学生又积极地向往能够受到来自教育者的外来期待,他们希望教育者相信他们的能力,希望受到鼓励和认可。

3 如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期待

学生的自我期待是对自身发展的要求。与外来期待不同,学生的自我期待属于更高层次的期望,是内因,是推动学生个人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不可否认的事实是,高职院校大学生相比本科院校大学生,在自我期待方面更加薄弱。高职院校的教育者如何推动、挖掘学生自我期待的力量,我们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第一,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理想是人正确的欲望。教育者不仅要启发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而且要告诫学生为达到理想应做出锲而不舍的努力。

第二,帮助学生增强自信。部分高职学生认为自己学习差,学习不如人,才到专科学校来学习。这样的情况导致这些高职学生对自身的很多方面缺乏自信。如何让学生们相信美好的未来,自尊自爱,努力学习,消除他们的自卑,增强他们的自信呢?首要的是,让学生勇敢地面对过去的失败,彻底地分析失败的原因。另外,还是通过一些具体的高职学生成长成才的案例去进一步激发学生,告诉学生原来他们也可以这么优秀,从而使他们拥有积极向上的自我期待愿望。

第三,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高职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端正其好学、向上的学习态度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前提。帮助学生树立自我期待的独特效果将能进一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教育者要从细微处随时发现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督促其纠正,扬其长,抑其短,这是教育者从“授之以鱼”向“授之以渔”的转变,这也是现代教育的新要求。

4 如何给予学生积极的外来期待

外来期待是他人对自身的期望,就好像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时刻督促你锐意进取。人生活在一个群体中,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特别是学生。那么,如何发挥教育过程中教师期待的积极影响,使学生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呢?

第一,尊重学生,建立起积极的期待。高职学生会存在因为之前学业不好而难以走出失败阴影的现象。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特点、水平和状态。尊重学生的特点,教育者要认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发展的个体。尊重学生的水平,除了要赞许学生的成绩之外,更要正视学生所表现出不稳定、缺点甚至错误。尊重学生的状态,就是要知道每个学生都会有好的和不好的状态,会在生理、心理、情感等方面表现出来,教育者要用体贴关爱的态度去亲近学生,教育过程不能机械。

第二,多为学生创造成功机会,多鼓励、表扬学生。这有利于增强他们的自信,使他们获得情感上的满足,他们会觉得自己相当不错,努力向上的愿望则会更加强烈。教育者经常在学习上表扬学生就是帮助他们挖掘外来期待的动力,这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成绩。

第三,优化教育者和学生的关系,并加强对学生的指导。有效的教育过程必须以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前提。有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乐意接受教育者传递的信息,教育者精心设计的育人目标才会转变为学生自身积极追求的目标,教育者的期待才会转变为学生提升自我的动力。在对学生的指导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意见、建议,多与学生沟通,使得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向着教育者期待的方向发展。

5 关注学生期待的两点建议

5.1 要符合学生的积极心理期待

学生在面对课堂教学、讲座、谈心谈话及其他任何形式的教育活动时,会根据他们的期待对即将到来的教育过程产生一种预见。一方面,学生会猜测即将开展的教育活动过程与效果不会对他们产生很大的帮助,显得兴趣不大。另一方面,学生发自内心盼望教育过程与效果会对他们有所帮助。前一种心态是一种消极的心理期待,后一种心态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期待。教育过程只有满足学生积极的心理期待,才会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否则,学生会感到失望,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5.2 保持期待的一致性、实践性

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始终是活动的组织者和策划者。保持期待的一致性有两层含义,其一是要求教育者保持期待的稳定性。教育过程本身是一个缓慢出效果的过程,教育者要有耐心,只要期待是合理的,就要长期坚持。其二就是要求教育者组织和策划的教育活动要符合学生的期待,与其期待保持一致,即教育者所说和所做的正是学生所思和所求的。保持期待的实践性,就是要保证教育者给予学生期待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6 结束语

大学受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教育上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将一定程度左右着教育的效果。高职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的一员,分析高职学生期待的属性和特点,研究教育者应如何正确、积极地给予学生期待的导向,对调动高职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具有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彭卓.论教师期待效应及其对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启示[J].职业教育研究,2006(11).

猜你喜欢
高职大学生教育者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工会博览(2023年1期)2023-02-11 11:57:46
品读
江苏教育(2022年10期)2022-06-06 13:25:16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微文化”传播对高职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
高职大学生新媒体环境下诚信缺失的危害性
价值工程(2016年32期)2016-12-20 20:48:13
校园文化建设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科技视界(2016年26期)2016-12-17 08:38:14
浅谈高职大学生考试诚信的养成教育
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探究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03:01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提升高职大学生就业质量对策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8期)2016-04-05 08:2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