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开展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分析与研究

2015-05-30 20:31高鹏刘红梅
中国市场 2015年41期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设计高职教学传统教学

高鹏 刘红梅

[摘 要]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在教育行业广泛应用,信息化教学设计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作用日益提高。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让知识的讲授更加形象化,让学生的学习更加自主化,让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互补互通,是今后高职教育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设计;高职教学;传统教学

[DOI]10.13939/j.cnki.zgsc.2015.41.124

高职教育是近年来我国解决就业问题、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如雨后春笋般开花。然而传统的教育方法无法满足信息化时代的需求,加之高职学生普遍存在基础知识差,学习理解能力弱等问题,这就迫切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拿出适合时代发展、适应学生能力的新的教育教学手段。信息化教学设计就是我们开战全新教育教学方式的有效方法。

1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概念及特点

1.1 什么是信息化教学设计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提出的,就是运用系统方法,以学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应用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化环境,获取、利用信息资源,支持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优化教学效果。南京师范大学张一春教授则认为,信息化教学是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支持,应用现代教学方法的教学。在信息化教学中,要求观念、组织、内容、模式、技术、评价、环境等一系列因素信息化。

黎加厚教授认为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特点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强调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教学内容具有更强的时代性和丰富性;教学更适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特点。因此,信息化教学不仅仅是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对教学媒体和手段的改变,而且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整体的教学体系的一系列的改革和变化。

目前,公认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基本原则有以下几点:

(1)以学为中心,注重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培养。

(2)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学习和研究活动的主线。

(3)强调“协作学习”。

(4)强调针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评价。

1.2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开发模式

(1)教学目标分析。分析教学目标是为了确定学生学习的主题,即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或基本过程有关的知识内容,对教学活动展开后需要达到的目标作出一个整体描述,可以包括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将学会什么知识和能力、会完成哪些创造性产品以及潜在的学习结果。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2)学习问题与学习情景设置。学习问题(包括疑问、项目、分歧等),这是整个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关键,学习者的目标是要阐明和解决问题(或是回答提问、完成项目、解决分歧),信息化学习就是要通过解决具体情景中的真实问题来达到学习的目标。

(3)学习环境与学习资源的设计。

从设计的角度看,学习环境是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的组合,这种组合实际上是旨在实现某种目标的有机整合。在学习活动发生时,学习环境又被称为学习情境(learning context),其中必然包含人际关系要素。学习环境的设计主要表现为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的整合活动。在设计时也应考虑人际支持的实施方案,但人际支持通常表现为一种观念而不是具有严格操作步骤的实施法则。由于学习环境对学习活动是一种支撑作用,学习环境的设计必须在学习活动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不同的学习活动可能需要不同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所设计的学习环境能支持哪些学习活动以及支持的程度如何。

(4)教学活动与学习活动过程的设计。按照建构主义思想,学习者学习和发展的动力来源于学习者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学习者认知机能的发展、情感态度的变化都应归因于这种相互作用。站在学习者的角度看,这种相互作用便是学习活动。因此,学习活动的设计必须作为教学设计的核心设计内容来看待。学习活动可以是个体的,也可以是群体协作的。群体协作的学习活动表现为协作个体之间的学习活动的相互作用。学习活动的设计最终表现为学习任务的设计,通过规定学习者所要完成的任务目标、成果形式、活动内容、活动策略和方法来引发学习者内部的认知加工和思维,从而达到发展学习者心理机能的目的。

1.3 信息化教学设计成果的形式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具体成果形式不仅仅是一篇传统意义上的教案,而且是包括多项内容的教学设计单元包(Instructional unit design package),主要由教学情景问题定义、教学活动设计规划、教学课件以及可以链接与嵌入的多媒体网络资源组成,具体包括以下形式:

(1)教学设计方案;

(2)多媒体教学课件;

(3)学生作品规范范例;

(4)学习参考资源;

(5)活动过程模板(如实验报告模板、信息调查模板);

(6)活动过程评价量表。

2 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微课、慕课的比较

近几年,除了国内教育界大力开展信息化教学设计,微课与慕课这两种新型教育教学方式也在互联网上风起云涌,吸引了不少眼球。

2.1 “微课”的概念及特点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片段,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微课”具有如下主要特点:

(1)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一般不宜超过10分钟。

(2)教学内容较少: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的教学。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

(3)资源容量较小: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wmv,flv等),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

(4)资源组成“情景化”:资源使用方便。“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

(5)主题突出、内容具体。一个课程就一个主题,或者说一个课程一个事;研究的问题来源于教育教学具体实践中的具体问题。

2.2 “慕课”的概念及特点

所谓“慕课”(MOOC),顾名思义,“M”代表Massive(大规模),与传统课程只有几十个或几百个学生不同,一门慕课动辄上万人,最多达16万人;第二个字母“O”代表Open(开放),以兴趣导向,凡是想学习的,都可以进来学,不分国籍,只需一个邮箱,就可注册参与;第三个字母“O”代表Online(在线),学习在网上完成,无须旅行,不受时空限制;第四个字母“C”代表Course,就是课程的意思。

它发端于过去的那种发布资源、学习管理系统以及将学习管理系统与更多的开放网络资源综合起来的旧的课程开发模式。通俗地说,慕课是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它是为了增强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组织发布的、散布于互联网上的开放课程。

主要特点如下:

(1)大规模的:不是个人发布的一两门课程,而必须是大型或大规模课程体系。

(2)开放课程:尊崇创用共享协议,所有课程必须是开放性的。

(3)网络课程:不是面对面的课程,而是基于互联网,人们上课地点不受局限,课程材料散布于整个网络。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微课与穆课是目前在线教育的代表,两者在互联网上平分秋色,都是一种教学资源的展示。宏观来看,可以把二者都归为是信息化教学设计的一个实现方法和资源种类,属于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特点模式。如何设计出适应传统教育模式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是我们研究和努力的方向。

3 高职院校开展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策略

3.1 大力宣传,提升教师参与热情

信息化教学设计已经成为高职教育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这就要求教师成为教学活动中的设计者、引导者,那么我们首先要提高教师参与热情。下面是2014年在知网上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论文查询的统计情况:

从上述统计数字来看,目前虽然很多高职院校已经开展了信息化教学设计,但是教师参与热情依然不高,依然有进一步开拓的余地,这就需要学校从多方面宣传并激励教师参与其中。信息化教学设计离不开精美课件开发,离不开多媒体技术的综合应用,离不开教师对授课过程的认真思考,这些都需要学校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去引导,去支持,必要的技术培训和理念宣传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学校应当大力宣传信息化教学设计,比如号召教师关注“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大赛官方网站”、“北京市高校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等站点和活动,定期开展校内外信息化教学设计观摩、评比活动,提高广大教师对其的认可度。

3.2 多方面提高高职院校教师对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必要性认识

(1)从教学内容信息化的角度看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教学内容信息化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以网络、多媒体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学内容进行动态设计,实现多媒体教学、自主学习、互动参与等目的,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比如计算机程序设计、数据库管理等课程存在内容枯燥、概念复杂等问题,那么通过教学内容的优化组织,依靠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法,用动画、图片、视频等方式综合讲解、评价,可以使复杂变简单、抽象变形象的转变。

(2)从教师教学信息化的角度看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必要性。

从目前来看,高职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远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绝大多数教师把简单使用PPT授课就视为对信息化教学的掌握,把大量的文字和图片码在PPT上,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另一些教师过分追求技术应用而忽视了教学的整体性,缺乏对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研究,缺少了教学方法的实践。因此,高职院校教师非常有必要进行信息化的教学设计,只有掌握了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精髓,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水平。

(3)从高职学生各方面能力培养的角度看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必要性。

学生是开展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受众,也是信息化教学的参与者。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能够自主学习,信息化教学恰好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有效渠道。高职学生普遍缺乏学习主动性,使用工具辅助学习的能力也较差,加之存在基础知识缺乏等原因,更应该引导他们参与学习,参与互动。信息化教学设计包含了学生的参与环节,在这种设计理念下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自觉主动地接触新事物和新信息,使用工具帮助领会掌握知识。比如,在网站开发授课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现在互联网搜索特色网站,让他们获取自己感兴趣的站点,然后教师进行讲解说明,论述其技术应用。在比如,在讲解复杂代码过程中,可以先让学生看一段功能实现后的视频,先让他们看到效果,然后提供一段调试完成后的代码,让学生运行结果,当学生理解其作用后,教师提出一个需要改进的要求,此时让学生修改代码。整个过程学生可以参与分组讨论,可以使用网络进行查询,让学生在获取信息资源时,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加工和处理,并学会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

4 结 论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更加有效传播知识,引导学生更加自主学习的有效手段。高职院校一定要大力宣传,积极鼓励,认真培训,让更多的教师认识、体会到信息化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和特点,才能更好地胜任信息化教学工作,推动高职教育事业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洁,杨改学.我国信息化教学设计研究的发展现状分析[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8(3).

[2]兰君.信息化教学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现代商业,2010(36).

[3]秦峰.信息化教学设计研究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0(26).

[4]李群.教育信息化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新要求[J].理论月刊,2006(6).

[5]顾小清,祝智庭,庞艳霞.教师的信息化专业发展:现状与问题[J].电化教育研究,2004(1).

[6]王卫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9.

猜你喜欢
信息化教学设计高职教学传统教学
高职现代设计史信息化教学设计探析
慕课结合传统教学对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探究高职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