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旺
摘 要: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中国对东盟投资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高速增长的对外直接投资究竟是刺激了我国对东盟的出口,还是由于鼓励了中国对东盟的海外生产,进而抑制了我国的对外出口?如果确定了作用机制是刺激还是抑制,那么刺激或抑制究竟是如何影响、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我国对东盟的出口呢?本文立足于中国对东盟的出口与直接投资情况,基于2003-2013年间中国对东盟9国出口与对外直接投资的数据,构建了以首都距离、东道国GDP、开放系数、人均GDP、通讯基础设设等为自变量的引力模型,进行了面板回归分析。
关键词:东盟国家;引力模型;对外直接投资;人均GDP;出口效应
一、文献综述
贸易引力模型起源于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两物体之间相互引力与两个物体的质量大小成正比,与两物体之间的距离远近成反比。1962年的Tinbergen和1963年的Poyhonen的研究表明:两国双边贸易规模与他们的经济总量成正比,与两国之间的距离成反比。1989年的Berstrand在引力模型中加入了人均收入,认为人均收入与贸易规模成正相关关系。
一些国内学者针对中国-东盟的贸易引力模型进行了相关研究,而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与其贸易息息相关。2013年,王娟通过引力模型分析,表明中国的外汇储备越高、东盟国家的人均GDP越高,中国自东盟各国进口的金额越高。2014年,刘再起分析得出,中国对东盟OFDI的出口创造效应中,只有对缅甸和老挝两个国家OFDI的出口创造效应小于进口创造效应,对其他国家OFDI的出口创造效应都大于进口创造效应。2014年,王长义得出,在中短期,尽管直接投资对出口有一定的挤出效应,但促进效应更加明显;长期看,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贸易创造效应明显。
然而,目前没有学者运用引力模型针对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出口效应进行研究,也没有学者将出口效应和开放系数与基础设施建设放入引力模型中加以研究。本文试图在这两方面进行拓展。
二、模型构建
1.变量的选定、来源与说明。本文选取了2003-2013年中国与东盟九国的数据,其中由于缅甸的大量数据缺失,我们不得不将该国排除在外。
(1)被解释变量:中国对东道国出口额(GEXit,单位:万美元),数据来源为中国统计年鉴。
(2)解释变量:东道国GDP(GDPjt,单位:万美元),用来描述该国的产品需求能力。数据来源:世界银行网站
(3)解释变量:距离成本(TRANSjt),为了消除共线性,我们以首都间的距离乘以WTI油价作为距离成本,较低的距离成本可以促进货物贸易。数据来源:WTI油价出自美国能源信息管理部门(EIA)
(4)解释变量:中国对东道国直接投资(OFDIit,单位:万美元),我们假定直接投资(尤其是绿地投资)对中间产品有需求。数据来源:中国商务部《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5)解释变量:东道国人均GDP(PGDPjt,单位:美元)用来衡量其市场潜力和人均购买力。数据来源:世界银行网站
(6)解释变量:东道国通讯基础设施(ICTjt,单位:个)每百人所拥有手机数量,可以促进对外国服务贸易与技术贸易的需求。数据来源:国际电信联盟
(7)解释变量:东道国对外贸易系数(OPENjt),用来衡量该国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数据来源:世界银行网站
变量类型变量名称变量说明表达形式预期效应数据来源
被解释变量中国对东道国出口额(单位:万美元)GEXit中国统计年鉴
解释变量东道国GDP用来描述该国的产品需求能力(单位:万美元)GDPjt+世界银行网站
解释变量距离成本为了消除共线性,我们以首都间的距离乘以WTI油价作为距离成本,较低的距离成本可以促进货物贸易TRANSjt-WTI油价出自美国能源信息管理部门(EIA)
解释变量中国对东道国直接投资我们假定直接投资(尤其是绿地投资)对中间产品有需求(单位:万美元)OFDIit+中国商务部《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解释变量东道国人均GDP用来衡量其市场潜力和人均购买力(单位:万美元)PGDPjt+世界银行网站
解释变量东道国通讯基础设施每百人所拥有手机数量,可以促进对外国服务贸易与技术贸易的需求(单位:个)ICTjt+国际电信联盟
解释变量东道国对外贸易系数用来衡量該国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OPENjt+世界银行网站
2.模型公式。本文以为CEXit因变量,GDPjt、TRANSjt、OFDIit、PGDPjt、ICTjt、OPENjt作为自变量,建立模型如下:
CEXit=α0(GDPjt)α1(TRANSjt)α2(OFDIit)α3(PGDPjt)α4(ICTjt)α5(OPENjt)α6
对数形式为:
ln(CEXit)=α0+α1 ln(GDPjt)+α2 ln(TRANSjt)+α3 ln(OFDIit)+α4 ln(PGDPjt)+α5 ln(ICTjt)+α6 ln(OPENjt)+ξijt
3.检验方法。我们在实证检验首先要确定是该用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对此我们用stata12.0软件对面板数据进行hausman检验,结果显示接受原假设,应当采用随机效应模型。
三、实证结果
从回归结果上看,整个模型的Wald统计量为1064.42,P值为0,表明模型有良好的拟合性。而且组间R2为0.9801,整体R2为0.9699,表明模型有非常好的解释能力。
进一步观察该结果可以看出,LOGTRANS的P值为0.713,没有通过检验,而且其系数为0.3161728,并不像我们预期那样的成反比。变量LOGTRANS不显著是因为中国对东盟各国的距离变化不大。变量LOGTRANS与中国对其出口成正比是因为距离较近的越南、柬埔寨、老挝等国家的综合购买力和经济实力远远不如距离较远的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家,导致了与我国距离远的国家我国对其出口额反而高的情形。
LOGGDP、LOGPGDP、LOGOFDI、LOGICT、LOGOPEN几个变量是显著的。LOGGDP系数为正,LOGOFDI系数为正且较小,LOGOPEN系数为正且较大,都与预期结果一致。但LOGPGDP的系数为负,这是与我们的假设不一致的。这是因为人均GDP较高的国家(如新加坡、马来西亚)从我国进口的主要是农副产品、原材料和轻纺产品这些低附加值的产品,所以价格相对较低,进而我国对其出口额不高。而人均GDP较低的国家(如越南、柬埔寨)从我国进口大量的工业制成品,所以价格相对略高,进而我国对其出口额略高。
另外,LOGICT的系数也为负,这也与我们的假设不一致。这是因为我国的服务贸易刚在起步阶段,与日、美、欧这些地区还有一定的差距,并且LOGICT高的国家由于技术相对成熟,所以从我国进口服务贸易、技术贸易都比较少。
四、结论与建议
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我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有明显的出口效应,OFDI每提升1%,出口就会提升0.13%。尽管OFDI的出口效应不如GDP和OPEN对出口的效应大,但必须说明的是,东道国GDP与贸易开放系数并不是中国可以改变的量。所以说通过增加OFDI来动出口是难得的可操作途径。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发展成熟、海上丝绸之路的完善和亚投行的建立,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有着良好的前景,中国中间产品的出口也会有较大的提高。(作者单位: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 张如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的关系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5(3)
[2] 项本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决定因素与经济效应的实证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 陈媛媛.自由贸易区下进出口贸易效应的影响因素——基于引力模型的跨国数据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10(6)
[4] 楊羽.广西与东盟进出口贸易研究——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15)
[5] 赖石成.中国与东盟各国间的贸易与FDI关系实证研究[J]东南亚纵横2011(7)
[6] 李燕如.CAFTA对区内贸易的扩大效应—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1(10)
[7] 常珊珊.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母国经济效应研究[D],浙江:浙江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8] 刘再起.中国对东盟OFDI的国别贸易效应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14(6)
[9] 王娟.中国对东盟投资与贸易的引力模型分析[J].经济问题,2013(2)
[10] 轧建勇.基于引力模型实证分析我国对外投资对出口的影响[D].浙江: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