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婷
摘 要:艺术类的专业一直都是我国为培养艺术行业精英的重点科目,艺术类大学生也撑起了我国艺术发展的重担。但是,现阶段的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却一直得不到相关的重视,这就直接的导致了我国艺术类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出现。很多的艺术类大学生选择与自己专业无关的职业,还有一部分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这些途径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艺术类大学生就业问题,但是得不到根本解决。本文根据现阶段,我国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问题和市场对其的需求进行分析,找出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
关键词: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
前言:现阶段,由于艺术类的大学生在就业方面一直得不到妥善的解决,这就直接影响了大学生整体的就业率。很多的艺术类大学生都比较喜欢做兼职和短工,这样的方式并不能够解决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由于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越来越严峻,这也得到了社会多方面的重视,政府的相关部门也在大力的提倡艺术类大学生积极就业。想要解决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就要先从根本做起,从学校开始培养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从而提升整体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率。
一、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现状
(一)教育资源短缺影响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能力
现阶段,很多艺术类的院校,过于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但是没有认识到学生以后的就业问题,学校没有开设关于以后就业问题的课程,这类问题严重的影响了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而且,关于就业能力方面,也没有专业的老师对艺术类大学生进行培养,非专业的老师看待就业问题不够客观,对市场现阶段的需求也没有深刻的认识,对学生的指导起不到实际的作用。
(二)艺术教育的社会适应能力面临严峻考验
现阶段的艺术类大学生多为“九零后”,九零后从小的生活条件比较优越,很多的学生对社会还没有深刻的认识,如果没有适当的指导,很容易使艺术类大学生出现思想上的偏差。很多的大学生都怀揣着梦想,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没有很好的适应能力,对走向社会有很大的心理压力,不能够进行自我疏导,心态不平衡,导致对社会有未知的恐惧。对于已经就业的艺术类大学生,也没有社会保障意识,对相关的事项没有清楚的了解,盲目的就业也得不到长远的发展。
二、就业市场对艺术类大学生的需求情况
(一)急需复合型艺术人才
现阶段,单一的艺术类大学生已经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直接的导致了很多的大学生的能力与社会的需求并不符合,市场现阶段急需复合型的艺术人才。
复合型艺术人才指的是,大学生自身不能只懂得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思想,具备一定的综合能力,能够说出艺术的美,而不是单一的懂艺术,还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不能只是复制他人的作品。在学校方面,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艺术专业素养、文化底蕴、身心素质等全方位的教育,能够使人才更加适应市场,并立足于市场。
(二)急需应用型艺术人才
随着艺术类大学生越来越多,但是市场对艺术家的需求并没有加大,相比之下,市场更需要的是能够具备应用能力的艺术类人才,市场需要一大批的艺术教育者。艺术教育者与艺术家不同,艺术教育者更加注重的是教育能力与专业能力相结合,为培养下一批的艺术类学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就要求艺术类的大学生要能够看到市场的机遇,并不断地完善自身的素质,从而获得更加强大的市场竞争力。除了艺术类的教育者,市场还需要很多的伴奏、伴唱等等,这些职业尽管和部分大学生的梦想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能够逐渐的锻炼自身的能力,在不断的学习中完善自己的能力。
三、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措施
(一)加强复合型艺术人才培养
学校在培养艺术类大学生的同时,还要注意加强复合型艺术人才的培养。首先就要认识到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可以开设适当的课程,培养艺术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老师们还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优点,培养自身的能力,除了自身的专业素质能力,还要培养其他能力。不仅仅要重视专业课程的培养,还要重视艺术类大学生普通文化课的培养,要加强基本知识的学习,完善艺术类大学生自身的能力。学校还可以适当的建议一些心理辅导室,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释放自己的压力,能够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社会,并自信的走向社会,用自己实际的能力使社会接受自己,能够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5]。
(二)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
学校不仅仅要完善专业能力的教育资源,还要不断地完善其他方面的教育资源,并利用教育资源,提高了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在对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不能够只是对专业的知识进行讲解,要充分的利用好学校优质的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学校的多媒体资源为学生播放一些实例,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理论知识,老师还可以运用适当的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开放性思维能力。部分艺术类专业还可以开设适当的实践课,能够有助于学习专业知识,并实践专业知识。以舞蹈类专业为例,就要充分的利用学校的排练厅让学生练习舞蹈。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适当的表演,能够培养学生的舞台能力,逐渐的培养学生的全方位能力[6]。
(三)加强校企合作
学校要积极地与企业进行合作,能够解决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很多的企业都需要艺术类的人才,壮大企业的能力,学校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与合适的企业进行合作,保证人才输出的同时,能够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提升了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率。学校还可以按照每个学期的不同学习内容,开设实践课程,为艺术类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到每个企业进行学习,比如:播音主持专业的到电视台学习,舞蹈专业的到舞蹈学校、剧场学习等等。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学校的带领下先对社会有初步的认识,为学生以后的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结语:综上所述,解决艺术类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要社会、学校和学生个人相互配合,政府要为艺术类大学生提供多种就业岗位,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学校要善于利用资源,要能够为学生引导正确的就业方向,在学校开设就业能力培养的相关课程,能够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就业意识,要组成一支专业的就业指导队伍,对于部分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进行培养,指导学生正确的认识社会。学生个人也要认清市场的就业形态,抓住机会,解决就业问题。(作者单位: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 蒋芸.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探讨提高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J].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2013,05:91-93.
[2] 郭亮.论校企合作与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以高校艺术设计类大学生为个案[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06:76-78.
[3] 金冬梅,张樱峰,杜蕾,温志毅.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的培养效果和优化措施[J].现代教育管理,2014,08:107-112.
[4] 申鹏.基于就业能力视角的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讨[J].教育文化論坛,2015,03:41-46.
[5] 叶翠仙,杨帆,颜少毅,陈月琴.“以赛促学”构建艺术类大学生创新平台[J].中国林业教育,2015,05:1-5.
[6] 涂淑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促进艺术类大学生就业的长效机制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5,18: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