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支撑我国长期高增长的内在条件和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改变,增长速度由过去10%左右的高速向7%~7.5%的中高速转换,开始进入了一个发展的“新常态”。其中,服务业规模快速扩张、并上升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是重要的结构特征。未来经济实现“新常态”,离不开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在继续壮大服务业规模的同时,着力提升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水平。而要推动服务业扩量增质,就需要锐意改革、扩大开放、加强创新等,从而为服务业发展松绑添动力,促进高效率、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
关键词:新常态;服务业;扩量增质
DOI:10.13939/j.cnki.zgsc.2015.05. 106
一、经济“新常态”的结构特征和客观要求
在“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结构将发生全面、深刻的变化,其中,服务业规模快速扩张是最为突出的特征。同时,为实现经济“新常态”,也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发展,使服务业成为“新常态”下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来源和增长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
(一)服务业发展迈上新台阶是经济转向“新常态”的重要标志
当前,服务业已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实力角逐的关键领域,是一国经济社会现代化程度和全球价值链地位的综合反映。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国服务业发展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规模快速扩张,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从国内来看,在经济增长平稳减速的背景下,我国服务业发展稳中有进,增长势头显著。根据第三次经济普查的结果,2013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75887亿元,占GDP比重为46.9%,超过第二产业3.2个百分点,成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这是继2011年服务业成为吸纳就业最多的产业之后,服务业发展取得的重大进展。
从国际上看,我国服务业也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规模增长。在2010年GDP总量超过日本跃居第二后,2013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约合4.5万亿美元,同样也超过了日本,跻身全球第二位,仅次于美国(见图1)。
(二)推动服务业扩量增质是促成经济“新常态”的迫切要求
经济增速下台阶是客观规律使然,不等于“新常态”的全部含义,也不意味着“新常态”能够自动实现。从本质上看,经济向“新常态”过渡,是重塑增长动力、重构经济结构的主动作为的过程。这其中离不开服务业的发展,不仅需要继续壮大服务业规模,更重要的是,提升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水平。
第一,推动服务业扩量增质是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迫切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些新兴经济体工业化步伐加快,凭借更低的资源成本和更为廉价的劳动力优势,与我国加工制造业的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加之近年来受国内要素成本全面上升、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影响,制造业粗放式的增长已难以为继。而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更好发展,能够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高质量的中间服务;能够延伸原有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附加值;还能够拓展现有分工网络并衍生出新的分工结构,增强制造业发展活力。
第二,推动服务业扩量增质是“稳增长、促就业”的迫切要求。在经济转向“新常态”的过程中,尽管仍处在可承受的增长“下限”之上,但经济下行压力依然不小,需要更大限度地释放服务业发展潜力和增长活力,提升服务业对“稳增长”的支撑作用。另外,在连续多年较为严峻的就业形势下①,扩大就业规模和提高就业质量也需要从服务业上找更多出路。
第三,推动服务业扩量增质还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迫切要求。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影响下,美国提出了“第三次工业革命”,德国提出了“工业4.0”,尽管称呼不同,但理念基本一致,那就是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在制造业中集成应用,形成高度灵活、智能化、个性化的生产模式。主要发达国家通过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大幅提升了对高端产业和传统制造业高端环节的控制力,对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与贸易格局产生了深刻影响,对我国参与全球产业链高端竞争也构成了巨大压力。这些新挑战要求我国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加快电子商务、人力资源服务、融资租赁等新兴服务行业以及总集成总承包、地理信息、互联网金融等新型服务业态的发展,推动生产方式向服务型制造、创新驱动转变。
二、2014年我国服务业发展总体态势
过去一年,我国服务业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季度间波动幅度仅有0.3个百分点,全年同比增长8.1%。
(一)服务业增加值和就业规模快速增长,提前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
2014年,我国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0.7万亿元,相当于“十一五”末(2010年)的1.7倍多。自2012年以来,服务业实际增速已连续三年高于同期GDP和第二产业,实现了多年来难得的“双超越”。与此相应的是,2014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上升到48.2%,比“十一五”末提高近5个百分点。另外,截至2014年底,服务业就业规模预计将达到3.1亿人左右,比2010年增加约4500万人,大大超过了整个“十一五”时期的服务业就业增量,服务业就业人数占就业总量的比重也由2010年的34.6%上升到2014年的40%左右(见图2)。
可见,无论是服务业的增加值比重还是就业比重,2014年都已提前实现了“十二五”规划设定的目标②,服务业作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二)改革红利不断释放,服务业发展活力进一步显现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涉及服务业发展的多项改革举措出台,充分释放了服务业的发展活力和潜力。
第一,自铁路运输、邮政和电信行业先后纳入改革试点以来,“营改增”已覆盖交通运输、邮政、电信以及研发技术、信息技术、文化创意、物流辅助、有形动产租赁、鉴证咨询、广播影视10个行业。截至2014年9月底,全国共有试点纳税人381.8万户,其中一般纳税人70.8万户、小规模纳税人311万户,前三季度累计减税1448亿元。自2012年“营改增”启动以来,减税总额合计达3276亿元,不仅减轻了服务业企业的税负,而且大大提高了其设备更新、业务外包的积极性,从而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第二,政府简政放权力度持续加大,2014年国务院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超过300项,切实降低了企业准入门槛。同时,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的全面实施,对不少服务行业的促进作用非常明显。前11个月,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新登记企业数量同比均增长1倍以上,远高于全部行业66.9%的平均增速。
第三,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主要包括:进一步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扩大人民币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简并存贷款基准利率的期限档次;大幅减少外汇干预,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首批试点5家民营银行获准筹建等。这些举措对于化解包括服务业在内的企业融资成本高、促进服务主体多元化发展等具有积极作用。
第四,作为我国大陆境内首个自由贸易园区,上海自贸区成立一年多来,在扩大服务业开放、构筑对外投资服务促进体系、探索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推动贸易转型升级以及加快金融制度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大胆试验,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更为我国“新常态”下深化改革开放积累了新经验。
(三)服务创新持续加快,新兴行业和业态大量涌现
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我国服务业的产品服务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方式创新等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传统产业企业开始走向“线上与线下”的融合与互动,一些甚至转型成为供应链集成服务平台,将标准化的服务要素资源整合起来,形成“互联网平台+物流+金融”的跨界合作模式。各类即时通讯应用也成为众多行业企业广泛使用的新平台,凸显了服务的差异化、便捷性,增强了消费者体验和参与度。
同时,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和居民消费升级步伐的加快,许多新的更为丰富的服务供给应运而生,由此推动了网购、快递、融资租赁、节能环保、健康服务等新兴行业以及地理信息、互联网金融等新兴业态的兴起和快速成长。以网购为例,2014年我国网络零售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同比增长49.7%,继续稳居全球最大的网络零售国。网购的持续快速增长在创造消费新时点的同时,还带动了快递业的飞速发展。2014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完成140亿件,首次跃居世界第一,最高日处理量超过1亿件。与此同时,在网购平台上,还涌现出包括导购服务、数据分析、代运营、金融支付等专业化分工并蕴含网络效应的新兴服务业态。
(四)服务外包增长迅猛,新兴服务贸易呈快速发展势头
2014年,我国企业签订的服务外包合同共20.4万份,执行金额813.4亿美元,同比增长27.4%。其中,承接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金额559.2亿美元、在岸服务外包执行金额254.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3.1%和37.9%。在岸服务外包增速的加快,表明我国初步形成了国际和国内服务外包业务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另外,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我国与沿途国家的服务外包合作加深,全年承接的服务外包执行金额98.4亿美元,同比增长36.3%。
前11个月,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为5312.5亿美元,同比增长12.5%,增速高于同期货物贸易9.1个百分点,成为促进我国外贸发展的重要增长点。预计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将超过5800亿美元,继续稳居全球第三位。从贸易结构看,尽管旅游、运输、建筑等传统服务仍占服务进出口总额的60%左右,但部分新兴服务贸易增长迅猛。以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为例,1月~11月实现出口额36亿美元、16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8.5%和20%;进口额分别为40亿美元、76亿美元,同比增幅为47.6%和43.2%。这些高附加值服务贸易的发展,对于提升我国国际分工地位、培育产业价值链竞争力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在看到2014年服务业发展取得新进展的同时,也要重视服务业发展中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一是服务的有效供给能力和水平不高。支撑经济转型升级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偏低,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不够;部分知识和技术高度密集的保险、金融和专利权服务更多的是依靠进口。同时,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还不适应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要求,高质量、多样化、便利化的服务供给不足。二是服务业内部结构失衡问题较为突出。服务业结构层次依然较低,充分就业的潜力有待挖掘,所有制结构仍以国有经济为主导,远高于同期制造业国有经济比重。三是服务业创新还未充分发挥引领作用。不少服务行业发展仍然较多依赖传统要素的投入,商业模式、管理方式、品牌建设等方面的创新投入不足,对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推动力不强。四是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尚未健全。现有政策分布相对零散,且缺乏行之有效的操作细则相配套,政策组合的“合力效应”有待强化。
三、政策建议
本部分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加快推进供给端的结构性改革
从国内外经验来看,减少垄断、放松管制有利于企业创新和生产率提高。目前,我国服务业监管过度和监管空白并存,同时存在较强的行业管制。从服务业投资结构来看,2013年我国城镇服务业投资中的国有控股投资占比达43.6%,比制造业高出33.8个百分点。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教育三大行业国有经济占绝对主导,服务供给方式相对单一、质量和效率不高。为此,应在放宽服务业准入和引入有效竞争的基础上,加大对民营及中小服务企业的扶持,加快推进服务领域所有制改革,形成兼顾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的市场结构,进一步推动事业单位改革,使公共服务与市场化服务并行发展。另外,着力促进服务业监管主体及其监管方式的改革创新,加快形成合理有效的社会化管理机制。
(二)扩大服务业对内对外开放
实现对内开放是建立国际化“国民待遇”的重要前提。为此,要加大力度清除隐形市场壁垒,鼓励各类服务要素跨地区自由流动,形成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一视同仁的营商环境。同时,统筹协调服务业发展与服务贸易发展。适度扩大新兴生产性服务要素进口,充分发挥技术和知识溢出效应,改善服务业供给结构;大力发展与中国制造“走出去”相配套的服务贸易,为优势制造业注入服务含量,提升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此外,借鉴国际上高水平自贸协定的经验,在互惠互利基础上推动我国与贸易伙伴国家之间的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加快复制和推广负面清单的准入管理模式,提高实际开放水平。
(三)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在服务业领域,创新来自于技术与思维方式的相互碰撞,不仅能够提高原有行业的生产率,更重要的是,可以催生出效率更高的新行业和新业态。为此,要以需求为导向,通过市场化方式整合和利用社会资源,挖掘增值服务,打造覆盖全产业链的服务平台或资源集成式服务平台。同时,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加大减税、融资优惠政策扶持力度,完善符合商业模式创新特点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促进新兴服务行业和服务业态发展壮大。
(四)完善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
人才是服务业发展的第一资源。要扭转“重设备不重人”的政策导向,适应服务企业“轻资产”的特点,推动资源要素向激励人才的方向倾斜,提升服务业人力资本。创新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建立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创新创业人才双向流动的长效机制,鼓励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脱颖而出。同时,积极吸引海外高层次服务业人才和创新科研团队,尽快完善引进人才在居留和出入境、落户、税收、医疗、保险等政策,加速高层次人才集聚。
(五)促进服务业的集聚化和网络化发展
从国际上看,服务业具有明显的向城市集聚的发展特征。特别是在城市化快速推进阶段,大型城市、区域中心城市成为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并随着城市能级的提升而率先实现服务经济③转型。2013年,我国31个省会以上城市的服务业增加值占到全国的40%以上,服务业的集聚程度不仅高于总体经济,也高于第二产业。因此,应以规模化、集聚化为原则,提升城市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并充分借助城市群内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加强服务业的网络化发展。
注释:
①2015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预计将达750万,在连年增加的基础上又比上年增加23万人,是新我国成立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年份。
②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较2010年提高4个百分点”的目标;国务院发布的《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到2015年,服务业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比重较2010年提高4个百分点”。
③ 美国经济学家富克斯(Victor Fuchs)在1968年完成的《服务经济学》中将20世纪50年代之后全球经济经历的一场结构性变革,称之为“服务经济”。通常来讲,服务经济是指服务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超过60%,或者就业人数在整个国民经济就业人数中的比重超过60%的经济形态。
参考文献:
[1]世界银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课题组.2030年的中国:建设现代、和谐、有创造力的社会[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3.
[2][美]杰里米·里夫金.零边际成本社会[M].赛迪研究院专家组,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3][英]约翰·奈特.中国飞速的经济增[M] .丁赛著,高剑,等,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4.
[4]李善同,李华香. 中国城市服务业空间分布的特征及演变趋势分析[R]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研究报告第19号.2014-02-18.
[5]刘世锦.中国经济增长十年展望(2014—2023)[M]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6]任兴洲,刘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N] .光明日报,2014-09-06.
[7]刘涛.2014年物价形势展望及政策建议[J].中国市场,2014(3).
(编辑:韦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