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燕
摘要:随着我国银行产业发展的日益深化,银行业本身呈现出前后台业务加快分离的新趋势,这种变化正改变着国内银行产业发展的格局和现状,值得关注和研究。本文在深入分析银行业前后业务与后台业务分离背景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银行前后台业务分离所面临的问题,并探索研究了最佳方案以供参考。
关键词:银行业前后台 业务分离 新趋势
0 引言
在当下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现代银行业的前后台业务分离已经成为当代银行业发展的新趋势。我国银行业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与时俱进,积极的开展前后台业务分离工作,更深入细致发展后台业务部门的分工合作,这种银行业前后台业务分离的发展新趋势正在改变着国内银行业的发展格局。
1 银行前后台业务分离的定义
近三十年来,国际先进商业银行借助IT技术,掀起了以后台业务集约化运行为核心的业务模式变革。银行转变成前后台业务分离,主要指的是银行机构直接经营活动分离。实现了银行前后台业务在时间以及空间上都逐渐的分离,银行的前台主要的功能为:接待客户、受理交易为主以及强化网点的分销渠道。后台的主要功能是实现银行以交易处理为主,突出保障支持功能,在此基础上打破地域局限,提供全球范围的后台服务,引入工厂化生产方式,实现银行业务标准化、规模化处理。从而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应用独特管理手段,最终激发后台活力。
应用银行持续扩展服务功能,从最初的简单交易业务逐步向资料录入、信息维护领域延伸。国外商业银行从简单物理集中到工厂化、流水线作业,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发展历程,最终形成规模化、产业化运行模式,生产中心也从高成本地区向低成本地区迁移,显示了致力于降低成本的发展策略。
2 银行前后台业务分离的背景
2.1 银行业运营成本压力日益突出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银行业务不断的扩大,品种也越来越多,这就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金融活动的成本在不断的提高,其银行业务成本也在不断的提高,这是银行机构发展中面临的非常严重的问题。纵观全球的发展,银行所占据的地理位置比较重要,其核心功能的运营成本所占比重与日俱增。比如在银行通信费用、电费、人力成本以及相关的维护成本等,在银行运转的过程中。需要利用运钞机进行运钞工作,其运钞车以及保安人员的租金就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2.2 信息技术发展推动银行业前、后台业务分离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科学信息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中,这为银行后台运作系统提供了物质基础。影像传输技术解决了纸质材料远程传递的问题,个人权限控制以及信息弹窗等功能实现了远程授权,电子验印技术破除了防伪辨真的难题,加上电子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使得无论何时何地业务信息都能够实现迅速传播,简化工作流程,实现共享信息。
银行业信息化的进程改变了原有的工作程序,使得银行后台具备与前台网点同步信息处理的能力。当银行为了能在业务竞争中抢占先机,希望通过更深入的客户沟通俘获客户,要求前台网点更细致地为客户打造个性化服务时,推动银行后台业务系统建设,实施前后台业务分离开始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业务策略。
2.3 金融自由化是前后台业务分离的外在诱因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银行改革的浪潮给银行业带来了诸多冲击,使得放宽对银行体制中的各类机构经济的业务经济领域,使得银行业务可以相互结合,取消对机构中的价格限制,允许银行金融机构自由成立分支机构,使得金融自由化,给银行本身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使得银行业不断的创新经营模式,专注于业务的发展,提高竞争力。
2.4 金融创新加快银行前、后台业务分离
银行前后台的分离是一种金融创新,是金融管理模式的创新和新型经营战略,另外,在产品、技术以及市场等方面的创新业体现出银行前后业务分离的必要性。新技术在其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尤其是当今的科学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服务模式,对传统的服务模式提出了挑战,在工作环境中的组织结构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形成相对独立的金融后台业务。
近几年,国内商业銀行开始研究和尝试前后台业务分离和营运体系建设。工商银行在完成票据提入业务后台集中处理基础上,又规划成立五大会计作业中心,从汇款业务入手推进后台业务的集中处理。民生、兴业、浦发、中信等股份制商业银行,则利用其规模小的优势,借助影像技术再造业务流程,重新划分前后台界面,建立全国性的业务处理中心,不同程度地实现了对公柜面业务的后台集中处理,改革的起点比较高。
3 我国银行业前后台业务分离存在的问题
3.1 银行业前后台业务的分离不彻底
比较国外银行在三十年前就已经开始实施前后台业务分离,构建集约化后台作业体系建设来说,我国的银行后台业务分离的起步相对来说比较晚。随着在国际中的银行前后台业务分离比较明显,国内银行开始比较关注银行自身的业务经营情况和整体的经营业绩,反思综合经营成本耗费,研究流程优化以及金融创新,部分银行开始仿照国外的银行前后业务后台成功的例子构建自身的前后台业务分离体系。
然而,我国有关银行业前后台业务分离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形成一种优势,即使有所分离但是并没有做到彻底。在一方面,大部分后台基地还没有建立成功,还处于构建阶段,资源设备整合力度不够,在银行内设机构中,绝大多数是属于银行结构的分支结构,纯粹的后台服务机构还是处于少数。在另一方面,银行企业还面临基地建设产业集约化程度不高、客户体验效果不佳、前台分离业务占比不高等诸多问题。
3.2 银行业后台业务的外包不成熟
银行业前后台业务分离对业务的处理上不仅表现为对后台业务的不断的转移,另外还表现在后台业务的外包上,后台业务本身的分离对银行业中后台的业务的外移为整个银行的发展创造了机遇。随着我国银行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全面开放,这就导致了在银行前后台服务外包项目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因此带动了一批外包企业的飞速发展。
然而,由于我国的银行后台服务的外包发展的实践相对来说比较短,在我国市场中,集中表现为运作不充分,缺乏相关的技术工作人员、市场规模较小缺乏政府支持、市场化程度较低。
目前我国银行外包业务主要包括信息技术开发项目、现金守押业务、现金清分、自助设备维护、后台数据录入等内容。全国性的专业银行业务外包企业屈指可数,由于外包公司管理水平、公司实力,外包业务的工作性质,外包人员与外包公司的关系等原因,外包人员流动性较大,外包公司没有足够的专业人员储备,外包业务人员频繁更换,外包人员与银行不直接签订合约,银行对外包人员约束力不强,外包人员泄露银行客户、账户等重要信息的事故频发,银行因此面临各种因外包人员泄密导致的法律纠纷、声誉损失不可控因素不断增加的风险。这些风险隐患的存在,使得以稳健发展为主旨的国内银行很是掣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银行前后台业务分离、后台集约化作业的进程。
4 促进我国银行行业前后台业务分离的对策
4.1 加快银行业组织结构变革和业务流程再造
在国际范围的普遍认识中,银行业前后台业务分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在进行银行业的业务分离时,要进行详细的预案设计,保证整个系统中的信息、业务等方面的升级改造能够完美的进行。在业务分离的前提下,要改变传统的银行业管理方式,充分体现业务分离下的高效性和集约性,提高整体业务办理速度,不断完善强化银行业后台服务职能,提高后台服务的规模效益。银行业在业务分离的基础上,要优化自身的管理和流程,科学划定后台业务外包的范围,以科学的策划为中心,节约管理成本,减少人才资源的浪费,使得整个银行业中的业务流程再造更加流畅、完美。
4.2 提高本土银行外包企业的承包水平
面对当下银行业业务分离的趋势,银行外包业务的普遍增多,对承接银行外包的企业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提高本土银行外包企业的承包水平,提高本土企业的创新能力,从企业自身开始做起,形成以承包银行业务为核心的自主品牌,真正成为银行外包业务的龙头承接企业。本土企业要积极的向国外的知名企业学习,学习它们先进独到的管理体系和经营模式,并结合自身情况,创造属于企业自己的管理方式。地方政府也要大力扶持银行外包企业,支持我国银行业的快速发展,为本土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帮助。
4.3 加强银行后台基地的建设
随着银行业前后业务分离的逐步开展,银行业后台基地的建设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广泛关注,对于银行业的发展来说,后代基地的建设是其中重要的一环。银行后台基地是整个银行业后台业务开展和外包业务招标的关键,银行业的后台服务资源都在后台基地中得到整合,使得资源得以集约利用,产生更大的经济效应,在整合中发挥资源的最大潜力。
银行后台基地的建设,还可以有效的降低银行机构的整体经营成本,避免银行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风险,使得银行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得以极大的提高。加强银行业后台基地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积极的引进专业人才适用更科学的银行后台基地管理经营方案,大力发展后台基地的外包服务,真正体现建设银行后台基地的积极意义和重大作用,形成完善的银行业后台服务产业链,为银行业的发展保驾护航,为银行业提供高效、高质量的金融后台服务。
5 结束语
总之,面临当前全球银行业前后台业务加快分离的趋势和银行外包业务的迅猛发展,我国银行业将面临着业务分离所带来的一系列挑战,但这也是我国银行业发展的一个大好时机,只有顺应当下银行业的发展趋势,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银行业的业务分离,建立良好的银行后台服务综合体系,提高我国银行业在世界范围的核心竞争力,扬长避短,抓住当下发展机遇,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高泽金,江春.武汉建设金融后台服务中心的可行性分析[J]. 商業时代,2014(04).
[2]张丽拉,张子昱.我国金融业前后台业务分离问题研究[J].经济纵横,2011(09).
[3]蔡宁伟,张墨竹.商业银行业务流程再造理论综述[J].金融管理与研究,2011(07).
[4]刘蕾.商业银行业务流程和运行管理的优化处理[J].金融管理与研究,2011(05).
[5]杨益琳.浅议商业银行网点业务流程再造[J].金融会计,2009(09).
[6]姜海丽.现代商业银行柜面业务流程再造探讨[J].经济师,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