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林++杜雪
摘要:工学结合模式是新时期高职体育院校教学改革的新方向,并以构建信息平台为基础,提高高职体育院校学生的培养质量。本文在分析高职体育院校教学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下构建信息平台的方法。
关键词:高职体育院校;工学结合模式;信息平台建设;新趋势
1高职体育院校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
(1)深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
研究发现,受到我国上千年的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多数体育院校的学生主要是被动式的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并墨守成规的接受前人的知识。同时,现代体育院校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多关注对体育教学过程的演绎法而轻视教育过程的归纳法。这就导致学生缺少独立思考过程和独自发挥创新精神。教师在课堂教授课程期间仅以完成任务作为教学目标,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的效率。
(2)教学指导思想的偏失
研究发现,高职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多数是照抄普通高校的教学模式,其主要以理论课程为主导,传授学生各项体育基本知识,且以增强学生的身体体质为主要教学目标。但是在我国众多高职体育院校中,普遍存在重教轻学现象。例如,在体育院校教学中,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仅限于教育的表层,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缺少对学生体育意识、体育能力的培养。
(3)教学内容与学生发展不相符
研究发现,在我国众多体育院校中,普遍存在重教轻学现象。例如,在体育院校足球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完成学校给与的教学任务,轻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且教师在足球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被阻碍在教育的表层,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即学生自主学习,缺少教授与练习的互动环节。
(4)学生课程评价评价不完善
学生课程评价是指包含教学组织体系、软硬件建设体系及进修课程体系共同组成的多元有机体。从教学组织体系来看,目前我国大部门高职体育院校未设立专门的大学生课程评价教育组织,并不具备相应的体系制度。从课程评价的软硬件建设体系来看,多数高职体育院校缺乏相关课程评价管理部门。专门负责课程评价的人员力量较为匮乏,辅导员和专业课老师“兼职”部分课程评价工作。
(5)教学模式单一,缺少工学结合教学
研究发现,在大多高职体育院校的课程教学模式中,多以教师教授课本知识为主,导致教学方式比较单调,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兴趣。同时,足球教师在教授内容主要以规范的技巧为主。从而很大程度上缺少对课堂的活跃气氛,无法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同时,在高职院校体院教学中缺少工学结合模式,学校仅重视对理论知识的培养,忽视社会对学生的需求,使得学生理论知识较丰富,但缺少社会实际经验。
2高职体育院校教学信息交流平台设计
2.1构件教学管理模式
根据对高职体育院校教学管理的研究,其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学生选课系统、体育教学系统评估等方面。学生选课系统,主要是为学生选课,其有效地减少了学生选课的复杂性,方便快捷的帮助学生完成选课,且在选课信息平台上,每一位学生进行选中某一课程的概率相同,增加了选课的效率。成绩管理系统,其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完成对学生的考核,并协助教师管理考核成绩,提高教学考核的工作效率,从而是教学成绩考核方便、快捷。此外,如果有企业参加教学成绩考核,需要在成绩考核中同时对体育运动能力和理论知识两方面进行考核,并且要突显企业对学生设置的工作岗位,学生体能的适应能力,此外,还要考核学生在企业工作岗位的体育态度。教学效果的评估,主要是综合学生、教师以及实习企业三方面进行评价与反馈。
2.2 体育教学的构件
在高职体育教学中,主要包含以下几项:体育健身、体育保健、休闲体育、职业体育等几大板块,以及教师线上线下的教学指导、信息反馈等。
根据高职教育指导专业目录,并结合社会企业岗位工作时工人的姿势,可以分为以下四类:1)站姿类;2)坐姿类;3)操作姿势类;4)流动变姿类。结合高职院校工学教学模式,可将体育课程划分为以下几类:职业病预防保健、职业使用身体训练、职业生命安全教育等。
2.3改善体育教学模式
在高职体育院校中,为了充分体现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特色,需要不断改善体育教育模式,例如创新教学,并将新型教学模式应用到众多专业教学中,例如,羽毛球、乒乓球、篮球、足球、排球等各类体育教学中。同时,在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中,教师应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扩展学生理论知识积累,并要活跃教学课堂气氛,促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各项体育技能。同时,在高职体育教学中,需要教师鼓励学生自主组织课堂内容,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问题,从而也给予学生一定的思维发展空间,并从思考中学习体育技巧。同时学生也从准备课堂内容中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在体育教育中需要教师改变仅以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要不断探索多元化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在较多的时间内灵活掌握体育教学的本质。
3结论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体育院校需要以理论知识教育和企业合作,提高高职体育院校学生的培养质量,并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构件信息平台,不断拓展体育教学课程内容、改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主动参与教学中,从而促进高职体育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满足各企业对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需求。
参考文献:
[1]张秀玲.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信息化的应用研究[J].科技信息.2013(18)
[2]王自强.高校体育教学信息化建设研究[J].邢台学院学报.2012(02)
[3]张溪.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体育教学信息平台的构建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02)
[4]李莺歌.大学体育网络化教学与管理模式初探[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