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家+常蒙
摘要:伴随着高校持续扩招、后勤社会化逐步推进,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工作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方面的作用正在日益凸显。本文将立足于我国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工作实际,以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建设经验为例,探索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研究。
关键词:学生社区;文化建设;对策研究
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素质教育改革在高校的不断深入,全面学分制的施行降低了以班级为单位的传统校园文化建设着力点的影响力。学生社区作为学生除课堂外最普遍的生活学习空间,其广泛性、多元性、创新性的特点成为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新阵地,学生社区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 现阶段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现状
1.1 以硬性检查为主,缺少人文关怀
目前,各高校通过制定社区管理制度对学生进行约束性管理,单纯的检查往往缺乏人性关怀,学生被动接受,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学生在这样的学生社区中生活学习感受不到人文关怀,缺少对学生社区的归属感,甚至出现排斥感;破坏了学生社区的育人功能,造成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的缺失,制约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提高与完善。
1.2 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但服务体系滞后
随着国内各高校扩宽了资金来源的渠道,纷纷加大投入,很多高校新落成的学生公寓中独立卫生间、洗澡间、洗衣机成为“标配”。社区里不仅包括超市、餐厅,还建设有营业厅、理发店、快递公司设施,基本上解决了学生日常生活的各项所需。但是,学生社区服务体系则处于滞后状态,物业管理缺乏时效性和人性化则成为普遍现象。
1.3 文化活动层出不穷,但文化体系建设缺失
学生社区文化活动应当是高校学生社区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由于我国学生社区文化建设起步较晚,体系建设不足。各高校简单的把校园文化建设的活动冠以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的名头,机械性的照搬其他高校举行的学生社区活动是目前我国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的常态。“换汤不换药”、“换地不换名”的活动缺乏方向性、目标性和体系性的指导,所有活动各自为主,互相之间没有配合与互补,活动质量与效果良莠不齐,对学生社区文化建设造成了巨大的阻碍。
1.4 工作思路和方法单一重复
从目前来看,高校主管学生工作领导并没有完全将学生社区文化建设工作列入工作总体目标进行系统规划与研究。职能部门更多情况下是立足于学生宿舍管理检查的角度,而非社区文化建设培养的角度,活动开展缺乏计划性、系统性、时代性和创新性。学生辅导员、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在开展工作时常常是机械性的完成上级主管领导制定的工作任务,应付主管部门的工作检查,再加之创新思维的局限性,导致了在具体开展工作过程中过分强调自上而下的布置与检查,忽视了基层学生的实际需求,导致工作实效性大打折扣,学生社区活动形式单一,参与度不高,社区活动频繁但文化氛围缺失。
2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对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不断深化内涵建设,推进教育实践改革,践行育人体系创新。随着校园基础建设的不断完善,从2013年开始,学生社区文化建设工作在学校党政的领导下,全线推进。尽管目前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的学生社区文化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是经过2年多的建设发展,也取得了些许经验成果,在全国同类型院校中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1 深化认识,打造文化学生社区理念
通过文化创建的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响“90后”大学生的思想认同和价值取向。学校在综合前期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文化社区”的工作理念,制定了以“青春铸就文化社区,风采打造和谐校园”为主题的学生社区文化建设方案,通过一系列学生社区文化创建活动,让文化走进社区,打造学生文化社区;让文化成为方法,推进学生社区建设;让文化成为思想,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2.2 强化重视,建立社区文化发展框架
根据学校特色和学生实际需求制定了学生社区文化建设四条主线,分别是:以学生社区安全教育为重点,打造“平安社区”;以学生社区风采教育为推手,打造“青春社区”;以学生社区美育教育为提升,打造“多彩社区”;以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打造“励志社区”。在四条主线的牵引下,开展系列文化创建活动,四条主线各有侧重而又相互呼应,建立学生社区文化建设体系雏形,打造学生社区良好的文化氛围,促进学生社区建设和学生教育培养工作。
2.3 注重创新,拓宽社区文化建设方法
经过实践,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生社区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学生满意度、认同感不断提升;学生社区突发事件明显降低;学生凝聚力、创新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明显提高,对下一步学校全面推进学风建设工作积累了精神基础。下一步,学校将继续推进学生社区文化建设工作,在社区文化理论研究,体系创建和效能考核等方面寻求突破。
3 关于未来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笔者认为,在下一阶段开展学生社区文化建设工作是应当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完善。
3.1 着力完善学生社区文化的理论研究
要丰富理论研究的队伍,深化理论研究的方向,从解决单一问题研究向体系探索研究转变;增强理论研究的实效,理论成果要来源于实践,接受实践检验,根据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更新新思想、新理论。
3.2 大力提高学生社区文化基础建设
要制定相应的财政计划,保证资金投入力度;要适时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提升资金利用率;树立服务意识,建立服务体系;落实学生社区维权服务工作;明确学生主体,推进从管理者向服务者的转变。完善制度建设,要体现人文关怀。
3.3 加快促进学生社区文化体系建设
要形成方式不断创新,体系框架长效稳定,文化创建方向明确,文化导向功能凸出的学生社区文化创建格局。要明确学生社区文化创建的总方向,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社区文化的导向和育人作用。要理清各种关系问题,实现效能最大化;要寻求学生、高校和社会资源在学生社区文化建设中的最大公约数。
3.4 努力寻找学生社区文化建设新亮点
要大胆创新,提出有利于学生社区文化创建的新思想、新思路,广泛利用学生社团得天独厚的资源,积极引入社会资源参与文化创建活动。改变以娱乐活动为主的活动形式,开展思想政治、志愿公益、创业创新、学术科技等主题活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全面发展。
3.5 完善学生社区文化效能管理
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是一项具有长期性、方向性、政治性和多元性的工作,对其工作成效的考量必须要建立一套大框架保持稳定,各要素动态管理的效能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李金玲,张瑞军.人文关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状及实践途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1(11):43~45.
[4]李成超.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刍议[J].中国高等教育,2012,10(1):57~58.
基金项目:本文为“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立项(JG15DB212)”阶段性研究成果和“辽宁石油化工大学2015年党建与思政教育课题立项(2015SZ015)”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