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婧
【摘要】:《白日焰火》是2014年的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和银熊奖得主,影片在艺术成就和票房成绩上都取得优异的成绩。导演刁亦男在创作《白日焰火》时,对国外经典黑色电影有一定程度的模仿和借鉴,也对影片做出很多本土化的创新,本文将从影片的黑色电影风格和对于《第三个人》的借鉴与创新探讨影片的成功与不足之处。
【关键词】:本土化创新 对比评论 创作理论
2014年,《白日焰火》获得柏林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和最佳男演员银熊奖,在国内的票房也进入了亿元俱乐部,相比之前许多在国际上获得大奖的影片在国内遭遇的冷遇,《白日焰火》的成绩已经算是非常可喜。许多影迷、影评人和制作人都因为《白日焰火》的成功看到了新的可能,因其既兼顾了商业化的考虑,也同时保持了艺术上的高度,《白日焰火》中黑色电影的风格也可作为中国电影类型化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事件。
黑色电影(Filmnoir)这个词最早是由法国评论家尼诺.弗兰科(NinoFrank)由于受到“黑色小说”概念的影响提出,当时这个词语被用来指代好莱坞20世纪40年代出现的一批侦探片。这些侦探片常带有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的摄影风格,影片大多都将焦点对准罪恶丛生的世界,主人公在正义与邪恶之间挣扎摇摆,但与社会法制和犯罪之间都有一定程度的共融。关于黑色电影是否应该纳入好莱坞电影商业分类法,许多影评人和电影研究者都对此进行过激烈的讨论。黑色电影并非像西部片、警匪片、爱情片、伦理片等传统的电影类型一样,有一个特定的主题或是表现的环境,事实上,黑色电影时常和这些电影类型交织在一起,或是引用这些类型电影的元素进行创作。
现在,黑色电影作为一个类型已经被广为接受,引用电影评论家保罗·施耐德在《黑色电影札记》中的观点,“黑色电影不是一种类型,它不像是西部片或强盗片类型那样由环境或冲突来决定,而是由更微妙的调子和情绪特点来界定”。相比其他传统的类型电影,黑色电影的更多地体现出某种支配性的情绪、影调、视点和意味,它也超越了传统类型之间的分野。
电影导演刁亦男在采访中透露,自己在创作剧本时的确有意识地考虑过类型电影的元素,对于一些经典的黑色电影也进行了反复的观摩和学习。除了黑色电影元素的运用之外,影片表现了一个很有中国小城镇特色的环境,对于影片中许多人物也进行了本土化的处理,也很好地反映了当下社会环境和当下特定的社会心理,影片对于经典电影的创作技巧和其中的风格气质的借鉴与其本土化的创新,最终使刁亦男的这部影片获得成功,成为2014年中国影坛的一部热门的现象级电影。
一、场景中的黑色元素
从黑色电影的风格特征来看,许多黑色电影都通过影像上的表现方式如低调摄影、影片色彩、构图的处理、和阴暗或光影对比强烈的场景来为奠定其“黑色的影调”。
影片《白日焰火》的拍摄地点大多在哈尔滨市的老城,在电影里,导演为我们展现了一个陈旧灰暗的小城市形象。灰暗的工厂、灰蒙蒙的街道、夜晚的公交车、光线幽暗而暧昧的卡车内部、黑暗窄小的小巷、光影对比强烈的冰场,低照度的摩天轮内部和远处灯火明亮的白日焰火夜总会的牌子,通过这些场景的选择和光影、色调的设计,使得影片有了一个黑暗的基调。
与影片的英文译名BlackCoal,ThinIce相对应,影片将故事发生的地点设定在哈尔滨。哈尔滨既是一个工业城市,也是我国最冷的几个城市之一。由于工业的发展,煤炭的运输在这里已经自成体系,所以王学兵饰演的梁志军才有机会利用这些输送系统进行分尸后的运输工作,让警察们找不到案发的源头。
而哈尔滨冰冷的气候也能够映衬出故事阴冷的风格,许多与冰雪相关的场景也为影片剧情的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在冰场的戏份中,冰场当中人群拥挤,背景中放着蓝色多瑙河舒缓柔美的音乐,冰场中心有着暖色的灯光,冰场的周围却是一片黑暗。吴志贞从冰场中心慢慢往外滑,张自力跟在她的身后,慢慢和她一起踏入黑暗的空间中。这一场戏里,未知的黑暗之中隐藏着巨大的危险,故事中的悬念与张力随着张自力离开光明处越来越远被渐渐拉起来,而张自力跟随吴志贞从光明走入黑暗也对他之后的心理变化有一定的预示。
冰刀作为北方许多城市冬日里常见的东西,在片中也作为梁志军用来杀人和分尸的道具,既显得合理,也让凶手可以隐藏他用来杀人的工具,随着案情的一步步深入,最开始铺设的悬念被一点点解开,而最后梁志军出现,在阴影中用冰刀残忍地杀死王队。
在光影和造型上,梁志军的脸几乎都埋在黑暗之中,在梁用冰刀杀死王队的时候,影像拍摄得十分克制含蓄,但最终效果却丝毫不减其血腥与残忍,让人看得触目惊心。
二、人物设计中的黑色元素
1、硬汉侦探:在经典黑色电影中,侦探是时常会出现的形象。这一类的角色,最常作为影片的主角出现,在这一类主角的身上,英雄的形象和反英雄的形象往往同时出现,他既有追求正义的理想,也有融合于黑暗的欲望。
在片中,廖凡饰演的警察张自力和他的几名队友,因为缺乏实际刑侦的经验,在抓错人之后,队友因失误引发一连串的连锁枪击,在嫌疑人和两位队友都被击倒之后,张自力被一名还未死亡的嫌疑犯击中受伤。在病愈之后他离开了警队,去到一个小工厂的保卫处工作,从此一路消沉下去。在导演的访谈中导演谈到,在写作剧本之前,导演去过一些工厂的保卫处实地探访,保卫处在國内的确是属于一个很不好定位的部门,很多保卫处的员工都有编制,有些在之前甚至还能配枪,可是保卫处还是无法等同于警察。张自力从警队被调到某工厂保卫处,其中的失意不言自明,而他在工厂之中,应和一堆工友的调笑对一个女工上下其手。这样子的场景包含了一些工厂独有的文化氛围,也凸显出张自力独特的个性。
硬汉侦探的形象反映了黑暗电影出现的年代男性所经受的身份认同危机,在这一部影片中,张自力也经受着同样的身份认同危机。因为从警队转向保卫科的落差,因为兄弟的去世和自己受伤,他无法排解的抑郁只能通过酗酒来发泄。而作为这部影片的最主要的人物,张自力的身份是一个被边缘化了的侦探,他并非一个警察,却凭着自己的力量去揭开事实的真相,也让有罪之人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而他也必须经受自己内心的拷问与折磨。
在开篇时,张自力是一个落魄、粗鲁、浑身都散发着欲望气息的男人,但是随着剧情的发展,在他身上表现出他的勇敢、谨慎和他慢慢展现出来的温柔内心,人物设置的合理与其多面性的展現,让这个主角的挣扎在观众看来更为动人,也让这个人物更充满魅力。
2、致命女性:这一类型的女性往往是黑色电影中常有的角色类型,她们美丽却总会让人陷入极端的险境之中,她们的心在正义与罪恶之间摇摆。与西方许多黑色电影中典型的“蛇蝎美人”不一样,桂纶镁饰演的吴志贞是一个外表看起来十分温暖善良的女性,并不像许多经典“蛇蝎美人”的角色那样有着美艳的外表或坏女人的气质。演员桂纶镁身上有种抹不去的温婉南方女性的气质,是以当她出现在四周都是东北人的环境下,她看起来有种外乡人的间离感,也能让观众对此脑补出一个女人独自生活在异乡的孤独与无助。
虽然看起来温柔善良,但是吴志贞内心也有她自己的挣扎和欲望与她做出的选择让她最终无法成为一个“好人”。她杀了几次让她肉偿昂贵皮氅的客人,让自己的丈夫去顶罪成了“活死人”,当她却厌倦了和一个“活死人”生活在一起,她想要和别的男人进入新生活时,那些人却被梁志军残忍杀害,吴志贞想要摆脱这样的困局却没有办法,最后由她亲手出卖了自己的丈夫梁志军,亲眼看着他死在警察的枪下。
三、对经典黑色电影的模仿借鉴
导演在访谈中提到,最初的剧本并没有太多类型化的元素,是在后期才加入了导演之前就很喜爱的黑色电影的元素,并以一个侦探片的模式进行呈现。
影片《白日焰火》对经典黑色电影《第三个人》有诸多模仿和学习,比如人物的设置,人物关系的交杂,或者是一些经典场景、情节的设置。
比如在《第三个人》当中,作家马丁发现街上一个行迹诡异的人,那个人的一半脸隐没在黑影之中,但是当楼上的阿姨打开灯的时候,马丁却发现,那是已经“死去”的好友哈里。
在《白日焰火》中,梁志军的身份被张自力的同事王队怀疑,当他跟踪梁,并在一个窄小的巷道中表明身份与打算逮捕梁时,梁志军却出乎观众意料地用挂在脖子上的冰刀把他杀死。而跟随死去的王队留下的线索,张自力找到梁志军,发现他抛尸的手法和杀人的事实,最终和警队联合吴志贞捉拿他并将其击毙。
同样是“已经死去的人”再次被侦探找到,但是《白日焰火》在同样的基础上却设计了很多在我们看来十分有各种社会新闻即视感的细节,比如吴志贞因为弄坏了客人昂贵的皮氅,被客人要求让她以性交易的方式来补偿,但是在进行了一次交易之后,客人却又一次向吴志贞要求,忍无可忍的吴志贞最终把他杀死。而由丈夫梁志军替吴志贞顶罪的行为和吴志贞与梁志军之间扭曲的共生关系,也让人想起《白夜行》中的男女主角桐原亮司和西本雪穗。
在《第三个人》中,马丁对好友哈里的女友斯科姆特产生了暧昧的情感,在《白日焰火》中,张自力与吴志贞更是进一步将关系发展到了一夜的短暂激情。为了表现对《第三个人》的致敬,导演也设计了与《第三个人》中高潮戏里同样的摩天轮来展现张自力与吴志贞之间的激情碰撞,更将《第三个人》的主题曲作为影片片段的背景音乐。
四、影片情绪、情调中的黑色元素
黑色电影产生于二战之后的美国,在二战之后,美国的经济、文化和政治局面都经历了剧变。美国走出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经济大萧条的阴影,作为二战的战胜国,美国经济、军事实力和国际地位都得到世界的认可,美国进入了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飞速提升的阶段。但是在这一时期,美国社会中却出现了一种迷惘、疏离、虚无主义的情绪,一些从战场返回故土的士兵也有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觉,社会上很大一部分人都对这个时期的生活方式产生了质疑。于是在这一时期,黑色电影作为反映当时社会心理的一种方式应运而生,当时社会中的道德危机、情感危机和信任危机也在电影中体现。
与此相对应的是,如今的中国也处于一个十分相似的时期。从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经济和国际地位日渐提升,人民的生活方式也在一点一点地改变,但是如今我们所面对的道德危机、伦理危机等却一点不比当时的美国少。黑色电影在如今的社会环境下,也能从许多角度反映出当下的社会问题与社会心理。
在影片中,张自力与前妻离婚,自己因伤离开警队,自己的兄弟也因为那一个案件死亡,他的生活颓废而绝望,只能通过酗酒来解脱。吴志贞因为烫坏了客人的皮衣,不堪忍受对方几次三番提出肉偿的要求,下手将人杀死,丈夫梁志军为她顶罪,从此成为“死人”。吴志贞之后不得不与一个“活死人”一起生活,她想要逃离这种困境,可是爱上的人却都被梁志军杀死,而梁志军为了吴志贞过上不见天日的生活,他无法和妻子在一起也无法忍受看她和别人在一起,两个人都处于一种绝望而无法逃离的困境之中。
最终这三个人的困境通过两组背叛的关系得到了解脱。张自力有意接近吴志贞,和她产生了暧昧难明的情愫,但是在抓获了梁志军之后,张自力还是查出吴志贞杀人的真相,将她交到了警察的手上。吴志贞作为一个诱饵引出梁志军,通过与警方的合作,梁志军被警方击毙,吴志贞在梁志军逃跑朝她的方向奔跑过来时,躲进了路边的小巷。
看起来张与吴的困境都得到了解脱,张成为破案的大功臣,吴也终于摆脱了被梁志军监控的生活,但是新的危机又一次在他们心中产生,两人都必须背负上“背叛的罪孽”,新的困局无法化解,最终只能以白日燃放的焰火作为释放,给予这部从头到尾都弥漫着黑暗气息的电影一丝希望。
在当今的社会下,信仰的缺失和信任和缺失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与片中的人物一样,迷惘、绝望与无力的情绪蔓延在许多现代人之间。剧中人的绝望、愧疚与强烈的欲望在推动了剧情发展的同时,也在有着同样情绪的观众心中留下强烈共鸣。“白日焰火”虽然看来是徒劳,却也有其特有的美丽,和它可以传递的微妙的希望。
参考资料:
[1]郑树森.类型电影和电影类型[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2]王猛.黑色电影的黑色追求[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8年4期
[3]孙鹏.略谈黑色电影[J].电影文学,2008年13期
[4]袁朝旭.黑色电影的审美[J].电影文学,2005年11期
[5]张晓君.黑色电影典型形象论[D].南京师范大学电影学,2005年5期
[6]宋贝.透过电影看美国:黑色电影中的美国文化[J].语文学刊,2012年6期
[7]邹懂礼.“黑色”影像里的社会与人生——黑色电影研究[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