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广义性思考

2015-05-30 05:53杨继凯
西江文艺 2015年5期
关键词:系统思维多元文化跨界

杨继凯

【摘要】: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一直徘徊于学科本源的多领域化和专业知识的分层化的边缘。设计在面对复杂庞大的学科系统时难免选择部分专业化的突破方式,使设计在系统内部分别形成独立的专业,随着专业的深入研究和细化,这些学科间便形成了难以打破的界面,只有打破这些界面的边界,才能提出具有可行性和可持续性的战略方案。

【关键词】:广义设计 多元文化 系统思维 跨界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环境艺术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劳动中对环境的认知和理解,其来源于社会生活的经验并随之衍生出带有时代特征的设计形态和方法。在西方,艺术设计受到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响呼吁设计需要集艺术和工艺技巧之大成,颠覆以往的唯美价值观和工业革命带来的低质高量的批量产业化生产。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门要素繁多的综合学科,要求设计师在艺术和工艺间寻找解决问题的多元对策。

在中国,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从原本的室内设计发展到今天的对人居环境内在要素和外在环境的整合和细化。中国历来倡导以“和”为本的民族精神,作为一个综合类学科在这样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理应得到稳定的广义的延展。但是,伴随着中国本土多元文化的发展和外来文化信息的洗礼,环境艺术设计在中国并没有出现整合的交叉的发展趋势,相反,多元文化共存局面刺激了社会分化和专业分层现象的产生,文化变成了专业设计外部的一纸包装。

二、广义设计学引发的设计反思

中国当今的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正面临着问题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的震荡。一边是追求定义的完整性,以多方向专业发展为优先目标,力求网罗各种由基础设计衍生出的新生概念;另一边则是强调设计的专业化和高效化,要求设计必须落脚于现实并细化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以“专业的模式”左右着人类的生产模式和生活方式。对于环境艺术设计而言,由于我们对整个系统的认识上的反差,导致了领域内部亦充斥着无数相对存在的界面。

1.专业知识的比重

建筑师弗兰克·赖特认为,“建筑,是用结构来表达思想的科学性的艺术”。这一观点清晰地解释了设计领域错综复杂的关系和学科间交错的结合。而对于环境艺术设计这个庞大的知识体系,却势必需要从某个专业方向作为切入点,但这并不意味着专业只能按照孤立的内涵的方式发展,因为往往我们面对的不是单一的学术理论,而是来自于生活的复杂而多层的现实问题,这就需要根据问题的实质来划分导致问题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此基础上确定所需知识的比重并运用相应知识制定对应办法。环境艺术设计是随着使用者的特点和行为变化可以做出调整的发展式设计,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解决功能和美学(主要矛盾)问题的基础上,还要兼顾使用者其他需求,如视觉习惯、文化品位、经济基础等条件(次要矛盾)。这些涉及不同专业领域的知识,有些已经超越了设计师个人能力能够掌控的范围,这些知识就是设计师在掌握主要专业知识的同时需要补充的辅助知识。设计师应该根据面对问题的性质不断调整所需知识含量的比重,而不是专攻放四海而皆准的“高效”解决方案。

2.引导知识发生

目前的环境艺术设计已形成了某些设计套路,常被理解为高度总结化的专业知识。许多设计师也热衷于专攻某领域知识,试图寻找并推广快捷高效的设计程序,这种理论是与设计发展规律相违背,以不变的模式去解决不断变化的问题势必只会是扬汤止沸。设计师不需以记住某些知识为目的,必要的专业知识是设计工具,设计师真正面对的是如何理解、管理和使用这些知识。

3.设计师的角色

设计师的称呼是专业的象征,是对其专业活动的一种肯定和尊重。环境艺术设计师主要从事脑力劳动,即用所掌握的知识通过自己的专业认知和技法设计去影响环境。但是,正是由于这种专业化的称谓,使得许多设计师将自己孤立于社会的其他领域,成为被专业束缚的单视域人士。設计师被赋予专业化称谓是因为他们除上述条件外,还具备知识创造和专业知识整合运用的能力。建筑师贝聿铭认为,“建筑是一种社会艺术的形式”。设计师应该根植于社会,以广义的视角来看待问题,用多元的方法解决问题。当设计师只能作为静止孤立的机器来计算和复制解法时,他也失去了观察生活的视野和改变环境的能力。

三、环境艺术设计的系统思维

系统思维是将对象作为系统来分析整体、要素和环境相互关系

的一种思维方法。《易经》中就提出这种以整体性为基本特征的系统思维方法。随着学科的丰富和发展,系统思维在许多领域得到应用,它有助于学科概念在整体上的把握、信息的优化配置、管理和使用以及学科的系统评估和发展。系统思维对于环境艺术设计这种综合学科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和经济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艺术设计学科的综合性和复杂性也随之扩大。

四、环境艺术设计的跨界教育实践

设计中的跨界已经从伊始的视觉变化发展到现在的多样化的设计思维。设计在跨界思维的领导下突破了传统的法则,交织在各领域之中,借助不同的媒介产生出让人惊奇愉悦的感受。柯布西耶说,“建筑,这是最高的艺术,它达到了柏拉图式的崇高、数学的规律、哲学的思想、由动情的协调产生的和谐之感。这才是建筑的目的。”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跨界势在必行。环境艺术设计是以人为本,信息、手段多元化的设计领域。设计在面对社会庞大而复杂的系统时必须在领域间找到平衡的法则来引导生活,因此跨界不仅跨越的是知识,而且跨越了以往的思考和生活的方式。对于环境艺术教育而言,跨界思维的培养是设计教育在本质上的创新和要求。传统的单向式教育培养出的设计师已经不能应对当下复杂的设计局面,只在纸上谈兵的设计师也会被高质量的设计之门屏蔽在外。对于跨界人才的培养,钱学森先生在20世纪90年代就提出过“大成智慧学”的概念,要求学者寻求“量智”与“性智”的统一,在“人智”与“机智”中找到统一,“单智”与“群智”的统一,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才能事半功倍,提高方案的可行性。

我们也面对类似的情况,大多数高校的环境艺术教学将学科专业划分得非常细致,界限清晰。许多专业很难将所教授的理论知识通过具体的工程得到实践,学生也更无法从现实的操作中检验知识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与美国不同的是,学生们并不认为艺术家与学者优于建筑师和设计师,而是认为他们之间根本没有任何牵连,艺术家与建筑师是两种不同的职业,接受和从事着不同领域的教育,环境艺术设计应该是一门跨领域的交叉学科,其在设计过程中所涉及的知识错综复杂,但正是这种兼容并蓄的多元设计环境给这门学科不断带来挑战和机遇。

结语

子曰:“君子不器。”设计也更应该以“不器”的精神广征博引,交织渗透。环境艺术设计期待着束缚专业发展的界限的消退,迎接跨学科间的交流碰撞。学科间的信息交织是当代设计坚实的发展动力,站在系统的、高度整合的视角梳理设计要素间的关系是设计顺利进行的必要手段。环境艺术设计方兴未艾,无论是设计界还是教育界,都应该认真审视当下的设计境遇,反思并突破设计阻力,将设计进一步推进生活。

参考文献:

[1]董雅,赵伟.以敞开的视界设计——论广义设计学的必要性与实在性[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2]朱逍荣.从文化视角探析艺术设计教育问题[J].艺术与设计,2006.

[3]王飞,丁俊峰.交叉视角——欧美著名建筑与城市院校动态访谈精选[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4]鲁政,周瑄.学科交叉与创新——论环境艺术设计学科体系的完善展,2003,11(1):65-72

猜你喜欢
系统思维多元文化跨界
跨界
跨界
B&O继续跨界 B&O BeoVision Eclipse TV
系统思维视角下的高中语文主题单元教学研究
商科学生系统思维能力提升对策探索
论教育与多元文化的关系
浅析BJD人偶的艺术性
现代室内设计的多元文化表现探究
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研究
跨界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