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振国?李微雨?张艳冬?杨辛泰?冯超任?京浩?赵澜瑶
【摘要】:在国家之间的竞争中教育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了,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基本条件,教育是一项长期而漫长的实践过程,不同的国家有不同历史文化这也就造成了各个国家不同的教育模式,其中幼儿的教育对于以后的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回顾当前我国幼儿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升我国的竞争力。
【关键词】:幼儿教育;幼儿园;教育问题
“教育的根本是爱”,没有爱的教育,根本称不上真正的“教育”。充其量,只能是一个空壳。真正的教育,早已离家出走了。我们应该让教育找到回家的路。“爱”之于人,好比空气之于生命。“爱”不是万能的,教育没有“爱”却是万万不能的。几千年的戒尺教育告诉我们,教育没有“爱”,只能是空谈[1]。
我国幼儿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一些私立幼儿园的成立不能把个人效益与教学质量这个问题处理好,往往比较注重个人的私利,而淡化教学的质量。如果孩子教不好,幼儿园还谈什么生源与效益的问题。
二、幼儿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不对幼儿家长公开,使家长不清楚幼儿园整天在教什么,怎么教。是不是幼儿园要的就是这种模糊不清的效果,让你们做家长的弄清楚了,那不就完了。
三、很多幼儿园“固步自封”的思想严重。自认为自己的幼儿园办的挺好,学生人数多,家长没有或很少提意见,收入也挺满足,一切平安无事。为什么要进修,考察学习呢?为什么要学习借鉴别人的东西呢?那么,你有没有看见别人把孩子送进了城里,或城里的孩子有些不是就近入园,而是择优入园呢[2]?这足矣说明,自己和别人的幼儿园是有一定差距的。
四、很多幼儿园存在“闭门造车”的问题。那就是你们教出的幼儿离社会要求,幸福人生差的太远,而此时幼儿园负责人和幼儿家长竟没发现这个问题。
五、幼儿园没有把每一学期的教学成果向入园孩子家长展示,你教的好不好,拿什么证明。即使一个班有1/3的孩子达到了预定教学目标,也算为社会提供了合格的教育服务。给家长交上了一份比较满意的答卷。这是在向孩子的家长,向社会证明自己的教学实力与水平,又能促使另外2/3的学生家长自省,改进家教方法和改善孩子的生活环境[3]。
六、幼儿园不要用低收费来推卸教育质量的责任。同时家长也应正确对待幼儿园收费不同的现象,不要一味贪图某些幼儿园收费低而影响了孩子的启蒙教育质量。幼儿园负责人和幼儿家长有这样的想法,都是极不负责的,错误的。
七、幼儿园应主动召开家长会,主动与孩子家长沟通,探讨出更科学,更优质的教学整合方案,更科学的幼教阶段目标。幼儿园不能在幼教的问题上与幼儿家长不接触或接触少,缺少与家长广泛交流是办不好幼儿园,教不出优秀学生,同时也是对教育资源的浪费。
八、重洋媚外,盲目跟风,课程设置不科学。不是说西式幼教绝对不能用,而是要结合我国幼儿教育的实际,相结合使用,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而直接加盟洋品牌,不经过透彻研究和实践,直接拿来就用是不对的,盲目跟当前网络上幼教品牌跑,照搬现象严重,课程设置偏激。如幼儿园学英语,幼儿园侧重国学,侧重背诗词等等,如此教出的孩子到底怎样?有权威部门的统计数据吗?
九、幼儿教育家庭不够重视,不能很好的配合幼儿园培养好孩子,使幼儿教育黯然失色。家庭教育占到幼儿教育的半壁江山,幼儿成长阶段,家教的比例占很大。
十、幼儿园饮食与校车安全问题。饮食要符合幼儿生长发育,营养所需,要吃出安全与健康。幼儿校园人身安全和校车接送安全是一切实施幼儿教育的根本,头等重要。
十一、国家重视不够,体制不健全。本身我园幼儿教育处于起步摸索阶段,管教育,做教育的人都把握不準,所以就出现很多问题。幼儿教育社会不认可,不理解,不尊重幼教事业和幼儿教师,还没有形成社会文化,民族文化。
十二、现在的幼儿园创办人不愿与别人同蹭一碗饭。幼儿教育作为特殊的教育事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也必将遵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市场经济法则,而不应不思进取。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更不能因幼儿园饱和而不再审批新的幼儿园。
十三.课程设置知识面窄,信息量少,教学内容不经典,达不到很好的激发幼儿求知兴趣和启迪智慧的目的。同时,启智教育匮乏。
十四. 幼儿教育资源配置严重失衡,注定导致人生命运两极分化。
幼儿教育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程。条件具备的幼儿教育就好像一扇虚掩的门,否则幼儿教育是步履滚滚长江,行不通。幼儿园是私立好还是公立好,那要看是否让孩子在健康、快乐中,学的优秀和才艺出众,而不是看幼儿园经营性质和收费与否。如果是“殖民地式”的庸才教育,我想倒找你钱,你也不会让孩子去这样的幼儿园。培育幼儿教育相信每一位幼儿家长都会为了孩子的茁壮成长,甘愿付出财力、精力。
[1]王建军.家教和学校教育:走不出的恶性循环[J].基础教育研究,2005,(10):10-11
[2]张天宝.关于理解与教育的现论思考[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5):33-38
[3]房超,方晓义.父母-青少年亲子交流的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1):6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