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金平 孙亚妮
摘 要:绿色信贷是促进经济社会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举措,文章阐述了我国银行业绿色信贷的发展现状,运用SWOT方法分析了我国绿色信贷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以促进绿色信贷更好更快地发展。
关键词:银行业;绿色信贷;SWOT分析;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14-0129-02
1 绿色信贷的涵义
绿色信贷是由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和原国家环保总局为遏制高污染、高耗能产业的过度扩张,于2007年7月共同提出的一项信贷政策。严格要求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法规的项目和企业进行信贷限制,银行机构要将企业是否遵守环保法规作为审批贷款的必要条件。相关环保部门要依法查处未获批准、环保设施未按要求与主体工程同时建成、未通过环保验收而擅自投产的项目,及时公开通报查处情况,及时向银行机构反映企业的环保信息。银行机构要依据环保通报信息,严格贷款审批、发放和管理,对未通过环保设施验收和环评审批的项目,不得给予任何形式的信贷支持。
2 我国绿色信贷发展概况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机构陆续开展绿色信贷,取得了一定成效,也出现了一些典型做法。根据银监会统计数据,截止2014年6月底,21家主要银行机构环保与节能项目贷款余额达4.16万亿元,在全部各项贷款中占比6.43%。其中,工业节能与节水项目贷款余额为3 470.1亿元,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贷款余额为565.4亿元,节能服务贷款余额为349.3亿元,绿色交通项目贷款余额为1.98万亿元。
2.1 兴业银行成为绿色信贷的开拓者
作为国内首家也是唯一一家赤道银行,兴业银行参照赤道原则等国际先进理念,注重项目融资过程的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帮助企业自觉管理、防范环境和社会风险,大力践行绿色信贷,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获得社会和环境效益。在组织架构层面,2009年成立国内首家可持续金融专营机构——可持续金融中心,2012年升级为总行一级部门——可持续金融部,2013年定位更加聚焦,更名为“环境金融部”。
目前,环境金融部具备赤道原则审查、市场研究、项目融资、碳金融、技术服务五个专业团队。此外,还在全国各分行设立了环境金融中心,配置专职绿色金融产品经理。在业务流程和管理层面,建立健全相关业务制度,强化绿色信贷制度硬约束,引入成熟的分析工具、调查工具、风险监测工具,有效地提升了项目风险管理水平。
在绿色信贷产品创新层面,根据节能环保领域各细分行业的需求特征,为客户提供更专业化、个性化的绿色信贷服务。在激励机制层面,对绿色金融业务给予较大的政策倾斜,鼓励经营机构以租赁、信托、投行、理财等多种方式实施绿色信贷。在企业文化融合层面,积极将企业社会责任、企业文化和绿色信贷相互融合,积极践行绿色信贷和企业社会责任理念,不断加强绿色信贷能力建设。
截止2014年年末,兴业银行已累计为近千家企业提供绿色信贷5 558亿元,余额达2 960亿元。据测算,所支持的上述项目可节约标准煤2 352万t/a,减排二氧化碳6 880万t/a,减排化学需氧量123万t/a,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1 711万t/a,节水量26 229万t/a,节能减排量相当于10万辆出租车停驶33 a。
2.2 其他商业银行纷纷践行绿色信贷
中国工商银行坚持绿色银行长期发展战略,全面推进绿色信贷。该行大力践行绿色运营,积极倡导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生产生活方式,着力实现自身发展与保护环境的有机统一,致力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的内在协调。探索绿色信贷的长效发展机制,实施绿色银行建设,在提高客户环保意识、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该行在贷款审查中对企业清洁排放、能耗达标等进行严格审查,在信贷审批中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对环保违法、违规客户坚决实行信贷退出。截止2014年末,工商银行绿色信贷余额已达5 980亿元。
光大银行积极遵循国家绿色信贷政策的要求,大力压缩高耗能、高污染、产能过剩行业信贷的同时,严控信贷业务的环保标准,将绿色信贷作为重点业务发展。
截止2014年6月底,在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清洁能源和循环经济等领域,该行绿色信贷余额已达389亿元,比2013年末增长近20%。
实现较为可观的环保效益,经初步估算,共计节约标准煤31.74万t、减排二氧化碳72.96万t,节水1.74万t。
3 银行业绿色信贷的SWOT分析
3.1 优势(Strengths)
3.1.1 有一定的管理水平和风险管理经验
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的综合实力得到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较高并且效益较好的商业银行已经分别在境内外上市。
银行业公司治理基本框架已建立并不断完善,业务操作流程不断优化,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的独立性和专业性不断加强。商业银行积极响应绿色信贷政策,主动变革业务流程和机构设置,努力契合绿色信贷需求,扩大业务辐射范围,创新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积累了一些适合国情的绿色信贷管理经验。
3.1.2 有较稳定的客户群体
商业银行作为实施我国经济政策的重要渠道,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调节国民经济的杠杆作用,对我国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商业银行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使其获得了相应稳定的市场和客户群,满足了客户的实际需求,也为实施绿色信贷打下了良好基础。
3.2 劣势(Weaknesses)
3.2.1 运行机制不完善
我国商业银行在兼顾企业、社会与环境三方效益上仍存在两难困境,从短期上看,实行绿色信贷会使高污染、高耗能企业的边际成本上升,同时还承担着一定的环境风险,从而银行利润也会随之下降。
另一方面,我国商业银行多以经济指标为主进行绩效考核,没有将环保效益考虑其中,而使绿色信贷在实践中面临执行力度不够、实际可操作性差等问题。
3.2.2 缺乏具体的风险评级控制标准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大多仍只是被动执行绿色信贷政策,没有主动制定相关的风险控制措施和内部实施规则。在信用风险评级中没有充分将环境风险全面加以考虑,贷款审查没有充分重视环境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一些企业尽管污染排放量大,但因为其对地方经济的较大贡献而受到地方政府的保护,仍能获得银行贷款。
3.2.3 缺乏绿色信贷专业人员
在目前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在项目节能行业政策、节能量测算、技术可行性及技术标准确定等方面还不熟悉,绿色信贷产品开发不充分。在与国际金融公司的合作中,商业银行对能效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判断很大程度要依靠国际金融公司技术团队的专业认定。银行的信贷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了解并不透彻,也没有接受专业指导和培训,无法高效进行项目实施和风险评价。
3.3 机遇(Opportunities)
3.3.1 实现经营战略转型
绿色信贷作为新兴领域,孕育着巨大的金融需求和盈利商机。商业银行可以借助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努力开发绿色信贷相关产品,积极参与全球低碳市场业务,既可保持传统业务的稳定,又可积极拓展新兴绿色信贷业务领域,扩大中间业务范围,增加中间业务收入,加快商业银行的经营战略转型。
3.3.2 环保市场投资需求大
“十二五”期间,我国环保投资需求约有3.4万亿元,其中,优先实施的8项环境保护重点工程投资需求就达1.5万亿元。而且,国家已将环保产业列为战略新兴产业,颁布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随着环保产业的发展与环保投入的增加,给商业银行带来宝贵的市场机遇,尤其是大量的投资需求,将直接促进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快速发展。
3.3.3 国家相关政策的不断健全与完善
①完善排污收费制度。
污水处理收费标准将逐步提高,达到设施稳定运行和污水处置无害化的要求,并将适度增加财政补贴水平。
②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
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发展排污权交易市场。
③大力推行政府绿色采购,逐步提高采购环保产品的比重。
相关政策陆续出台、落实,不仅能有效提地高环保产业的经济效益,降低银行信贷风险,还能培育更多新的商业模式,为商业银行运营模式的转型和绿色信贷产品创新提供了有利条件。
3.4 威胁(Threats)
3.4.1 金融同业竞争激烈
当今时代,商业银行面对来自国内外商业银行以及非银行类金融机构的竞争。发达国家绿色信贷起步早,其在绿色信贷理论及实践方面已经积累了相关经验,综合实力和各方面业务基础也大大领先于我国金融机构。因此我国商业银行要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大力发展绿色信贷,不懈努力,争取早日在激烈的国际金融同业竞争中赢得领先地位。
3.4.2 法律制度不完善
近年来,尽管银行业绿色信贷有一定进展,但是整体上仍然缺乏一个比较完善的法规与制度体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存在很多不规范之处。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银行业核心法律体系:《中国人民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和《商业银行法》。但是,随着绿色信贷迅速发展,现有法律体系对绿色信贷政策的保障和支撑已经无法满足发展需要,急需出台更符合绿色信贷发展需要的法规与制度。
3.4.3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当前,我国还处于工业化中期,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特别是重化工业比重较大,产业资源和能源消耗大、污染排放多。随着排放标准的逐步提高,企业减排压力不断加大,这些领域的信贷风险将更加突出。而以上行业集中了大量的银行信贷,如何规避环境风险,将是我国商业银行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 李均锋.以绿色信贷助推经济转型[J].中国金融,2014,(15).
[2] 李岩松.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风险控制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3.
[3] 晋自力.绿色信贷的国际比较与借鉴[J].生产力研究,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