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丽霞
什么是语文味?语文味就是在言语实践活动中产生的、给人带来愉悦的审美体验,是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语感”,一种“整体直觉”,一种美好的精神世界。这种“味”儿,或表现在对文本的静思默想中;或表现在学生摇头晃脑的吟诵中;或体现在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解中;或体现在学生语言交锋的对话中;或体现在物我两忘的体验中;或体现在文思泉涌的表达中……课文不同,语文味也不同。语文课一定要上出浓浓的语文味。
一、在阅读过程中创造语文味
语文教学中的读是一个载体,在课堂中,它承载着学习语言、培养语感、促进理解、引导感悟、熏陶情感的使命。正如新课标中所诠释的: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熏陶情感。“以读为本”的观点早已提出。当然,“读”不是一遍遍地傻读、呆读。读,要一遍有一遍的目的,一遍有一遍的效果。读的形式要多样,读的指导和训练要有层次。在《老人与海鸥》的教学中,“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仅仅这句话在教师的一次次引导与指导下,读的层次越来越深、读得感情越来越浓厚。唯有经历从读不好到读好的训练过程,学生才有实实在在的长进。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指导,就应该在学生最感困难的地方着力,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才是学生所需要的,才是本真的!我以为充分的读是一个酝酿的过程,思想感情都需要在读的过程中逐渐酝酿、形成。所以语文教学非读不可。侯老师“读”的教学细节不正是折射出本色语文的语文教学思想,留住了语文教学的根吗?
又如我以前教《七律长征》一课,用多媒体播放“长征”中大渡河的片段。学生看得很入神,课文故事明白了,课堂气氛也上去了,似乎一切都很完美。但是,学生对课文内容是“看”懂的,而不是“读”懂的。看懂不能代替读懂,读图读画,怎能代替得了读文。学生在读文的过程中,识字学词的收获得到了巩固,不同的句式可以逐步地积累,对文章的篇章结构增进了认识,语感得到了培养……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读文中把抽象的文字符号在头脑中转换为一幅幅生活的画面,并从中获得想象、感悟能力的提升。所有这一切都是看图中无法得到的。如果在语文课上淡化了语文方式,有怎么称得上是在进行语文教学呢!
再如我以前上《爬山虎的脚》,我认真组织学生读书:由个人自主朗读,到把课文读给其他同学听,让大家评一评,再到读课文对照图找出爬山虎的脚的位置、样子、颜色;找出重点词做好批注,抓关键词理解课文填空等形式,让学生品味文句,认真研读,产生感悟。通过语言文字的品评、鉴赏,仿佛让我们亲眼目睹了爬山虎一脚一脚往上爬的可爱形象;接着,我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拿出笔画一画爬山虎的脚的位置、样子、颜色;然后再观看一段爬山虎的录象。这样设计,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是用语文方式来实现的,形式得到了较多的语文实践机会,而且,整个教学过程具有浓郁的语文味。同时,学生在亲历的语文实践中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二、在训练与探究中体现语文味
《新课标》反复指出:“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些都体现了对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视。因此,语文课堂应植根在“语言”和“文字”这两块肥沃的土壤之中。当然,语言文字训练决不是机械的、重复的、毫无生趣的,它应当能同样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新训练概念。还抒发了对中国结的喜爱之情。做到了“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整合。再如我上《巨人的花园》一课,引导学生抓住三句话,进行比较,仔细体会巨人的内心活动,帮助其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通过对三个对比句的重点学习,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对巨人冷酷无情的表现。
“小组合作与捆绑评价”是导学案教学的精髓之一。《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之一就是让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然而在实施过程中,教师或对学生不放心,不敢大胆让学生自主学习;或忽视学生自主、合作的探究过程,即忽视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活动。导致许多语文课,上课伊始,老师要求学生自读课文提出问题,可由于学生的个体自学实践不充分,使课堂交流环节无法实施,只好又走牵着学生鼻子走的老路。
《语文课程标准》也告诉我们:“语文教育应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学生的思维水平、理解能力是有差异的,真正的课堂教学必须尊重这种差异,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的大脑都动起来,这就需要教师留给学生充分的个体自学实践的时间,给那些思维速度稍慢的学生以较充分的空间。如有的教师上课特别是上公开课,最怕“冷场”。往往刚提出一个问题就希望马上有人对答如流。因此,一节课下来,在课堂上抢尽风头的就是那几个佼佼者,而其他大部分同学只不过在稀里糊涂凑热闹。
另外,每堂课一定给孩子留一点时间写一写,哪怕一句话。因为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还是要学会用我们的母语表达。学生的写不仅可以梳理本节课的收获,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写话能力与水平,一举多得。
所以,上语文课一定要抓住“学语习文” 这个根基,上出浓浓的“语文味”,是一种境界。“把根留住”的语文教学意味着我们要拋弃那些表面的热闹,抛弃教者的自我表现欲望,全身心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与终身发展着想,让语文课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家园。我知道要做到这些很难,但是即使这样我们仍然要迎难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