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运用猜想

2015-05-30 02:39李从棉
杂文月刊(学术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加数新知经验

李从棉

数学猜想是指根据已知的条件和数学基木知识,对未知量及其关系所作出的一种似真判断,它对数学的发展,探索能力的培养,个性品质的形成,无疑都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质疑,培养学生合理地进行猜想,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方法。

一、为学生创造猜想的机会

在课的开始,教师可以根据新旧知识的联系,创设一些矛盾冲突的情境或设计一些游戏等,让学生猜猜新学知识内容,使学生感到新知,不仅是认知上的要求,也是情感上的要求。如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首先用小棒摆一摆,口头列式計算得出3+3+3=9,2+2+2+2+2+2=12,3+3+3+3=12,5+5+5=15接着比一比这四道算式的每个加数,四道算式可以分为几类,哪几类?(相同加数相加)然后肯定学生的分类,并说:“这几个式子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题目,现在只要你们出一位数的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题目,如8个9相加,6个7相加,老师都能一口报出得数,相信吗?谁来出题考考老师?”学生一听要考老师,就想出难一点的题目把老师考倒,可是老师都能很快算了出来这时老师抓住时机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你们出的题目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老师都又对又快算出来了,猜猜看今天这节课会学习什么?”学生猜出可能学习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又对又快的算法,这时新知自然呈现出来了。“乘法”这一概念非常抽象,但教者的这一设计使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从来都是老师考学生,今天却是学生考老师,师生之间的距离一下子变小了,既有了民主的学习氛围,又使学生对新知的学习产生了强烈的心理需要,急于想知道其中的奥秘,这就为新知的教学作了良好的知识铺垫和心理准备

二、合理引导,使学生善于猜想

每个人都有猜想的潜能,当一个人的思维被激活,情绪兴奋,急切地想知道某个问题的答案时,往往先进行猜想,以满足自己求知的需要,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巧妙地构思,精心地设问,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思维,合理地引导,让他产生猜想的欲望,主动地、创造性地获取知识,但合理的猜想源于一定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多种知识相互启发而产生的要使学生学会猜想、善于猜想,必须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引导他们涉猎多领域的知识,引导他们借助生活经验,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因为学生的每一个猜想都是他们的生活经验与己有知识的拓展。

在教学“可能性”时,由于学生己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特地设计了分组摸球的活动,先让各组学生每人从袋中任意摸出一个球,然后放回袋中搅一搅再摸,再根据摸球的结果进行猜想:这些袋中可能放的是什么颜色的球,为什么?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很快有了猜想的结果,有一个小组的同学在袋中既摸出了红球,还摸出了黄球,学生就猜这个袋中可能有红球也可能有黄球;另一组同学在袋中摸出的全部是红球,学生就猜这个袋中可能全是红球,这时老师接着问:“这个袋中可能有黄球吗?为什么?”学生讨论得非常激烈学生通过摸球的活动,积极参与了“可能性”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获得的知识是有效的,更是有价值的

猜想是否合理,标志着一个人推想能力的高低,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帮助学生不断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构建成知识网络,同时还要有意识地渗透一些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感悟领会灵活运用,引导学生不断总结思维方法,从而丰富学生的思维经验,另外,还要设计一定的数学情境或活动,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生活经验和己有知识经验,使学生善于猜想。

三、验证猜想,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思维,大胆猜想,他们的创新意识得到了激发但要想知道猜想是否有价值,是否合理正确,教师还必须引导学生对其进行细心地验证,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过程因为对于知识的学习,不能只局限于结论的获得,学生不仅必须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实践出真知,如果通过验证,发现猜想是错误的,应立即调整思路,重新分析,只有引导学生把猜想和验证有机结合起来,猜想才具有意义,如果只让学生猜想,学生的认识最终只能是一无所知,或者一知半解学生的猜想是否正确,教师知而不答,引导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来,让学生自己探索验证,这时最好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带着疑问,按自己的想法去选择材料做实验,让学生大胆地动手做,鼓励学生把看到的都记下来,教师只是随机地指导,通过提问、参与、建议等形式引导学生一步步迈向概念的原理,有目的有意识地观察记录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使用的材料、方法,语言表述以及结论和发现,便于进行有针对性的概括和小结。

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提问:“我们己经知道了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那么,能被3整除的数可能会有什么特征呢?”有学生立即不假思索地说出了他的猜想:“个位上是3,6,9的数都能被3整除”教师没有对他的猜想做出评价,而是引导大家对这个猜想进行验证很快,有学生提出:“19, 29都不能被3整除”,这个猜想显然是错误的,在经历了猜想的失败后,学生认识到不能按原来的经验猜想,应该换个角度寻找能被3整除的数。十位和个位调换后仍然能被3整除,如:12,21, 15,51教师立即出示了一组数:345 ,354,435,453 ,534 ,543学生计算后发现:它们都能被3整除,这一发现激发了另一些学生的猜想: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点可能与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和有关。于是,学生又投入到对这一猜想的验证中……在这种猜想—验证—再猜想—再验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由片面而逐步完善。

学生从发现问题,到猜想、尝试,最后到寻求方法的过程中,最能开发他们的创造力,发挥他们的潜能,也正因为经历了曲折,最终的结论才是珍贵的学生全面键康的发展是我们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有机会猜想、体验猜想—验证—成功的过程,便是一个“乐学、会学、活学”充满个性的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我们在学教学中要力求在数学活动中逐渐养成学生敢于猜想和善于猜想的胆略,并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从而最终实现从重结果轻过程向重结果更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和从重知识积累型教学向发展性创造性教学的转变,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个人素质得到正真的提高。

猜你喜欢
加数新知经验
分解加数
生活新知
生活新知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不计算也能比大小
加减法的错中求解
喜羊羊的比较方法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