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梦婷
【摘要】:本文阐述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教育的发展情况,讨论了高考改革所体现出的社会主义优越性,同时提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教育制度并不完善,并以自招问题予以佐证,分析自主招生出现的背景,原因及弊端,最后提出改革势在必行,我们应当对教育充满期望。
【关键词】:教育;社会主义;高考;自主招生;改革
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四个现代化的实现要靠知识、靠人才。政策上的失误易纠正过来,而知识不是立即就能得到的,人才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培养出来,所以要抓教育,而且要从娃娃抓起。从长远观点看,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大计,因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离不开科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发展又依赖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邓小平曾指出:“抓科技必须同时抓教育"。
自从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许许多多人将高考视为自己出人头地的机会,因而,高考的竞争性日趋增强,每年高考日,报纸,电视上等各种媒体上,铺天盖日都是关于高考的新闻。最近,关于高考制度又频频生变,吸引了大批人的目光。
首先北京高考改革方案新鲜出炉,2016年,语文180分,数学150分,文综理综分别为320分;英语社会化考试,一年两考,考生多次参加,满分100分。
接着江苏高考也不甘寂寞,江苏2016年高考方案正在酝酿改革,目前最有可能的模式是:英语将实行一年两考,不再计入总分,而是以等级计形式计入高考成绩,高校在錄取时将对英语等级提出要求。
而从明年开始,山东省高考将大变样:两天半的高考明年将瘦身为两天,外语听力取消了,基本能力测试退出历史舞台。
各地高考的纷纷改革,使高考日趋多元化,以往曾有戏言,将高考比作万军过独木桥,高考压力颇大。而新高考制度的改革,则如同架设新桥,让大家走的路子更宽,学的更稳。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重视教育,积极推进改革,努力消除教育不平等现象,正体现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然而说道高考,又不得不提最近的一则新闻,自主招生自2003年推出后,至今已有十年。十年间学校对学生的选择权体现得越来越充分,走进这一“特殊政策”圈子的学生覆盖面越来越大。人民大学招生处处长蔡荣生在最近的调查中被查出利用职务之便使自主招生异化,他已交代的招生问题涉嫌金额达数亿元。[1]
高校自主招生政策的出台,是和当前高等教育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密切相关的。高等教育步人大众化阶段后,不同年龄、不同类型的人都应该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高等教育对象的集中性将被打破。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趋向也日趋多元化,传统的统一招考制度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些变化客观上要求招生制度作出相应地改变。同时,高校自主招生政策的出台也与当前传统高考的招生政策弊端密不可分。现行的高等教育主要以智力的高低作为选拔标准,山于难以有效而准确地度量智力,而个体的智力水平也受到其所处环境的影响,所以以智力作为选拔标准,这显然是有损公平原则的。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趋向。再加上现行高考“大一统”的种种弊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校自主招生政策被提上了日程。
自主招生是指高校在教育部及其他相关主管部门的宏观调控下,遵循公平、公正、负责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结合高校自身教育教学资源及办学理念,本着以培养独立自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拟定招生计划和组织选拔录取的一项招生制度。它是对现行高考制度的一种有益补充,有利于打破“一考定终身”的传统高考制度怪圈,使得那些文化整体成绩并不突出,但在某一学科或领域有特殊才能和开发潜力的学生获得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最终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自主招生以公平作为基点。初衷是在于破除过多的限制,使越来越多的学生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促进教育公平,在更大程度上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自主招生的初衷是好的,是为了更大限度地招到更多样化的的人才,为了确立更高的公平,然而在发展中,却被有心人所利用,成为敛财的工具,反而违背了自招一开始的公平。
从这则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自主招生的制度有其弊端,我国的教育制度并不完善。录取过程的不公平缺乏有关自主权的限制及相关规定。由于招生自主权力的下放,缺乏社会和相关部门的监督及法律约束,导致腐败现象日益猖獗。在录取过程巾某些学校的一些领导可能会滥用自主权,进行暗箱操作,人为地造成不公平,如自主招生的高校可以自主决定预留少量的机动指标,来调整各地上线生源不平衡问题,但教育主管部门对机动指标的具体比例并未作相关的规定,由于缺乏监督机制和法律规约,一旦招生单位缺乏职业操守,就会徇私舞弊,不公平操作招生程序,使得有些很优秀的学生无法公平地进入到理想的高校学习。但我们也应当正确认识到,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应当社会主义制度下教育的未来发展会越来越好。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教育上的权钱交易内幕被披露,就此事来说,自主招生改革势在必行。[2]自主招生机制有弊端,领导说了算,信息不透明。比如自主招生公示只有考号、姓名、性别、科类等,而学业成绩、笔试、面试评价等均不公示,暗箱空间有多大不言而喻。但只要亡羊补牢,在机制上终结现有的行政主导的招生录取,成立独立的招生委员会制订招生标准,由专业的招生委员会进行招生。从制约权力到信息透明,对高招腐败釜底抽薪,重塑高校自主招生的公信力。社会也会重新梳理对高校自主招生的信心,对我国教育制度改的信心,对消除教育不平等,使大家平等享受教育机会的信心。
参考文献:
[1]《人民大学自主招生内幕曝光:11岁富二代上本科》人民网2013-12-16
[2]《人大招生乱象媒体:自主招生沦为“点招”》东方网新闻2013-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