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虫
本次展览的主办方是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协办方有上海警备区老战士书画会、李苦禅纪念馆、李燕工作室。值得一提的是,李苦禅正是孙静的老师。
孙静,曾用名孙爱华,字静之,号墨婆、久实姥。1926年4月4日生于河北藁城,现居上海,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其父孙之俊为中国现代漫画和连环画先驱,曾绘有《武训画传》、《骆驼祥子画传》、《王先生外传》等经典漫画和连环画作品,时与叶浅予齐名并称为“南叶北孙”。孙静幼受熏陶,6岁时即有童画刊载于当时的《北洋画报》。她早年曾参加抗战,后婚嫁于开国元戎宗凤洲将军,战火的冶炼和坎坷的经历赋予她丰厚的生活积累和师法造化的机缘。
孙静的绘画曾得其父挚友李苦禅大师指导,在她特有的灵性与刻苦研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富有个性的大写意画风,花乌、山水、人物等各类题材作品均能挥洒自如,看似简单草率,实则寓意颇丰,形神兼备,既融古画之气韵又洋溢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其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书画大展,广受好评,不仅被文史馆、博物馆等机构收藏,更被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在五十周年庆典画集中选中其作品入册。
上海市文史馆馆长郝铁川说:“孙静追随李苦禅大师学画多年。而他的父亲当年作《武训传》,受父亲《武训先生画传》影响,孙静馆员15岁便在乡村小学执起教鞭,用支支粉笔牵来淙淙知识小溪,灌进孩子们饥渴的心田。后来又投笔从戎,到部队做文化教员。1955年复员回家,除了全力支持丈夫工作之外,还主动承担起了部队家属委员会主任的工作,组织姐妹们开展文化学习,一干就是15年。在父亲因《武训传》落难的日子里,尽管孙静内心无限痛苦,但军人的纪律观念使他们从不表达什么。改革开放后,武训逐渐得到公正评价。孙静与妹妹一起自费再版了《武训画传》。后来又展纸泼墨,潜心创作半载,作画54幅,以为修缮武训纪念馆之用。”
李苦禅之子李燕则认孙静为大姐,而其实她是李燕夫人孙燕华的大姐。作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清华大学教授,李燕说:“上世纪20年代初,我的父亲李苦禅与岳父孙之俊分别从山东鲁西高唐县、直隶冀中藁城县,考入北京国立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系。苦禅先生年长,先于岳父毕业。”孙之俊先生在“文革”初受迫害含冤去世以后,苦禅老人“包办”了李燕与孙燕华的婚姻,于是孙静,也就是爱华,也就成了李燕名副其实的大姐了。孙静又跟随苦禅学画。在李燕印象中,孙静大姐为人率真,勤奋,聪明、好学。
在李燕印象里,1974年“文革”后期,苦禅老人有过一段住在孙静大姐家的日子。“当时姐夫宗凤洲从上海警备区调到安徽省生产建设兵团担任副司令员的职务。当然这对于从枪林弹雨中间过来的解放军高级指挥员来说,只能服从于当年政治环境的安排,但却恰好给苦禅老人一段难得的安宁。
这段短暂的时间给了孙静一个很好的契机。她目睹老人作画的过程,勾起了幼时跟随父亲学画的感觉和兴趣,心里憋足了一股劲儿,一定要重新开始,以书法绘画补偿几十年军旅生涯错过的青春。好在她还有从父亲、奶奶、叔叔那里学来的技法,还算有点基础吧!
重新拿起毛笔的“她,一发不可收地挥洒起来,兴头越来越大,效果越来越好,题材越来越丰富,住院时她就给医务人员画。警备区有展览她就积极参加,甚至在南京军区的老干部画展上也有她的作品,真是本着重在参与的心态习画不止。”李燕说。
不拘一格“老顽童”
李燕总结,孙静的画有三大特点:其一胆大放松,不怕画坏,因为她没想出名;其二题材多样,不为应酬,因为她没想挣钱;其三童心未泯,色彩斑斓,因为她心态依然年轻。“人们常说,字如其人,画如其人,大姐作品就是她的为人——单纯、质朴、自然,其实,这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境界。”李燕说。
中国收藏家协会学术研究员陈君达说,孙静作画无欲无求,纯粹兴致所致,眼光落到之处,一片盎然通透。中国画不以写生为主,追求的境界是“坐拥万水干山,了然于胸;感怀人生趣事,发自于情”。正是有了对这种意境的理解,孙静之画作才了无匠气,信手锤成。
对于小说家胡考来说,他印象中的孙静是这样一位“90后老人”:“孙静老人字墨婆,2015年她年至90岁,得号:久实姥。写字画画几十年,一向以自娱自乐为主要态度,无论哪家哪派她都认真学习欣赏,以自己的眼光来选择表现的技巧与方式,画风浑然天成,下笔不拘泥,不自卑,不轻率,不封闭,格式内容随心而成,似与不似观者自认!”
此次展出的孙静各种画作,可看出她虽已是九旬老人,仍富有很大的创作力和想象力。“她单纯、天真得像孩子一样,是个老顽童。不论是毛笔和宣纸,鼠标和键盘,毛线编织与彩纸拼接,总之,不同的材质在她手下都活了起来,成为‘孙静的作品。”李燕说。
孙静不仅能用毛笔作画,还会用电脑作画,这在老一辈书画家中是十分罕见的。对于现代社会的各种新鲜事物,尤其是互联网和电子产品,孙静总是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兴趣,像微博微信、电玩游戏等,这些年轻人的时尚玩意儿,孙静也是无一不会。她说,通过网络的窗口,能使她看到世界的另外一面,“我喜欢微博,喜欢在微博上浏览观赏,喜欢与网友交流。对我来说,能经常点击网络的窗口,看到世界的另外一面,看到伦敦的外孙的设计画稿,看到纽约孙女的文章,看到上海的两个重孙女的可爱视屏都使我幸福满足!”
Q&A活到自由自在
《财富堂》:90寿辰办此画展,您感受如何?
孙静:乙未年2015的春节,我的众多亲朋好友纷纷通过微信或微博与我共祝新春佳节,预祝我2015年的90岁寿辰,遍布各地各国的儿女子孙也与我视频图片往来,交流祝贺,让我年迈之躯感觉在今日有网络的世界里如同年轻人般:可随心而动,可触碰世界。
我喜欢画画,喜欢感觉运笔中产生的那种自由自在,对我来说,能不断画画,能表现出仙鹤的美丽动态、老鹰的潇洒、小鸡的乖巧可爱,这些都是我画作中的常客,我喜欢它们,喜欢用笔与墨表现出它们超越现实的美感和瞬间的姿态。我喜欢走动,喜欢在公园郊外散步,喜欢坐车旅行。对我来说,能经常感受城市的变化、感受树木花草的成长、感受乌兽鱼虫的趣意都是极大的快乐。
90岁,是我从来没有期待活到的岁数,经历过社会动荡的历史,走到今天,感觉人生的确无法事事预料,无法按一个计划走完;生活永远是充满了意想不到,但又是每一个人可以自主的一个过程。我一直认为,只有就事论事地活着,只有张开双眼地活着,只有充满好奇地活着,你就能拥有一份耐心、一份琢磨、一份快乐。
《财富堂》:您觉得艺术的最高形式是什么?
孙静:2015年,我的忘年交林艺小朋友为我策展并出版了一本大型画册,云渡艺术空间提供了一流的展览空间,上海文史馆长郝铁川,苦禅纪念馆长李燕妹夫,著名沪上书法家胡考先生为我作了序,我的所有家人一直支持鼓励我做想做的事情,这一切的帮助促成了这本《孙静国画作品集》。作为我来说,我喜欢一句诗:“笼鸡有食汤锅近,野鹤无粮天地宽!”在一个现代社会里面,人的自由是有形的,人的自由也是无形的。希望每一个人都找到他自己自由的形式,无论作文作画,无论做买卖做学问,都能一往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