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来“武训”形象之变迁与建构

2019-02-19 16:32
深圳社会科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武训

郭 洋

武训,生于1838年,卒于1896年。原名武七,山东堂邑(今山东聊城)柳林镇人。“训”是清朝嘉奖他办学有功的赐名①陈旭麓编:《中国近代史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年,第423页。武训所创办的“义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免费私塾,其经费来源主要靠捐赠的校产出租后所得的租金来维持。。武训一生最大的成绩,就是以行乞的方式,在山东创办了三所义学,开展免费教育。他不是中国传统史学所重点书写的帝王将相类人物,而是典型的社会下层人物。然而吊诡的是:武训过世后的百年内,社会上流传的关于他的故事愈发丰富。武训的形象也前后发生巨大差异,一度沦落为“大流氓”“大地主”“大债主”。学界既有之研究,多将焦点聚合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武训传》批判事件”,未能注意到长时段内武训历史形象的变迁与差异。本文着重考察清末到改革开放时期,百年间不同主体就武训其人其事而进行建构的文本之延续与差异,从而追问这小人物、大历史背后,是哪些因素在影响历史人物的书写与形象建构。

一、“千古义丐”:晚清民国时期的“武训”

武训在生前就已经得到地方官员与士绅的表彰,逝后更是获誉无数。最早公开为武训请表的是柳林镇贡生杨树坊,他在光绪十四年(1886年)即向堂邑县署报告武训的事迹。此后由县令上报州府,再由知州上报巡抚衙门,希望巡抚大人向朝廷奏明此事。当年,朝廷批准山东地方官员赐给武训一个“乐善好施”的牌匾,加以旌表。庚子之役后,清朝实施新政,学制有所改革,倡导新式学堂。在此背景下,1904年,山东临清州知州及所属几个知县,联名向巡抚衙门上报义丐武训的事迹。奏曰:“若得千百武训起,而辅之则学校只兴可翘首而待矣。”①《山东临清州堂邑、馆陶等县详情巡抚周奏旌义丐武训禀》,《东方杂志》1904年第3期。这是在办新学的大潮下,临清州地方官员大力旌表武训的重要原因。待到光绪皇帝驾崩,新君登基,前山东巡抚袁树勋则向朝廷奏请,将武训积资兴学的事迹宣付国史馆立传。袁以为:“武训行乞办义学的事迹,寻常旌表,不足以示来兹而风薄俗。”②《奏牍:前山东巡抚袁树勋奏请将积资兴学之义丐武训:宣付史馆传折》,《东方杂志》1909年第6卷10期。朝廷批示交学部议,后经学部审议,准许将武训宣付国史馆立传③欧家廉编:《大清宣统政纪》卷十四(影印本),中华书局,1986年,第1147~1148页。。消息传来,时有报道称:“武训以一乞人,兴学三州县,积资万余串,给予寻常。武训终一生之所获,惟以兴学为己任,实于今日世道,人心大有裨益。”④《武训为国史放异彩》,《新闻报》,1910年10月29日,第3版。

民国初年,新闻报刊上关于武训兴学的报道并不多⑤沈树勋:《记武训兴学事》,《汇学课艺》1913年第2期。庆霖:《义丐武训传》,《民权素》1916年第15期。。随着“教育救国”思潮的兴起,武训逐渐为世人所关注。南京国民政府时代,许多民间人士如梁漱溟、晏阳初等人也纷纷倡导平民教育。这一时期,杨吟秋编纂的《行乞兴学义士武训事略》(1933年)、张道平编的《行乞兴学的武训先生》(民光印刷公司1935年)、申报馆编《行乞兴学的武训》(申报馆,1937年)等书写武训事迹的书籍问世。时人甚至还印制了《武训先生纪念册》(汶光印刷公司1934年)。这些作品逐渐勾勒出一个更加丰满的“武训”,加深了时人对“武训”的记忆与了解。

到了全满抗战时期,对塑造“武训”伟大形象产生重大影响的则首推段承泽的《武训先生画传》。此画传文字作者是段承泽,绘画作者是孙之儁。最早由生活教育社于1938年出版,此后多次再版,影响甚大。陶行知在看过此画传之后,公开呼吁“新武训”的出现,希望许许多多的“新武训”能够办抗战救国的义学,配合时代之需要⑥陶行知:《新武训》,《战时教育》1940年6月1日,第6卷第4~5期。。陶行知还进一步阐释了什么是武训精神。在他看来主要有有四点。一有合乎大众需要的宏愿,二有合乎自己能力的办法,三有公私分明的廉洁,四有进其在我、坚持到底的决心⑦陶行知:《谈武训精神》,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陶行知全集》第3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512页。。孙瑜后来有拍摄电影《武训传》的构想,也是受到这本画传的启发⑧孙瑜:《影片〈武训传〉的前前后后》,《文汇报》1986年12月23日,第2版。该画传在1943至1945年曾一度编印到第6版,部分内容曾翻译成英文出版。参见张明:《武训研究资料大全》,山东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592页。。

除陶行知外,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对于武训人物评价道:“武训看出文盲的需要教育,与乞丐需要饮食一样。武训以历年乞讨所得足办三义学而有余,可见筹款不算很难。武先生似乎对我们说:‘你们不要再说教育经费困难了,只要你们刻苦而诚恳就好了。这是武先生提醒我们的。’”⑨高平叔编:《蔡元培教育论集》,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557页。由上可见,“武训”已经成为当时号召社会发展教育的一个“标兵”,一种精神象征和感召。

时代呼唤着“新武训”的出现,也迫切需要人们学习武训精神。武训其人其事渐渐被广为传颂,同时“叙述版本”也五花八门。一些具体的细节,在层累叙述中出现了差异。如有人说武训“三岁而父亡”①李晋荣:《记武训事》,《崇善》1925年第17期。,有人说他5岁时候父亲死了②《武训静映卷片片上字幕及附加说明全文》,《影音月刊》1948年第2期。。再如多数版本都认为武训是1838年出生的,然而有人却写为1808年。还有武训到底办了多少所义学,也在流传中被夸大,有人甚至说是30所③须武:《伟大的武训先生》,《时代儿童》1946年第1卷第8期。《武训年谱》,《师风》1946年第3期。。称赞武训的儿歌,从无到有,最后竟达30余首④《诗歌:武训先生的歌谣》,《生活教育》1934年第1卷第5期。。更加夸张的是,有人公开著文称武训是武松的后嗣⑤武大郎:《武训为武松后嗣》,《京戏杂志》1936年第3卷第5期。。武训渐渐有被“神化”的迹象。诸如“丐王”“丐圣”“千古义丐”等称号不胜累举。人们已经不再去关注武训到底做了什么事,重要的是,时代需要传播武训这样的历史人物,借宣颂武训来号召富商大贾们捐资兴学、鼓励人们在战时要艰苦奋斗,告诫儿童们要努力学习,珍惜教育机会等。

1941年,国民党中宣部的“喉舌”—《中央周刊》为纪念武训诞辰,刊发了一篇关于武训的文章,“武训”被作者认为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象征,是国魂所在。“一个人若想为国家做事情,总是有机会的。武训一个乞丐都能有这样的贡献,更何况其他人?”作者呼吁多一些武训的出现,为国家服务⑥吴鼎:《纪念武训诞辰》,《中央周刊》1941年第4卷第17期。。武训不断被丰富和改造,以合乎时代需要。人们用诞辰纪念仪式、文章著作、石像等种种媒介,建构起了一个伟大的武训。这就是1949年以前,一个近乎“半神半人”的武训。

二、电影人物:武训走上银幕

1945年12月4日,武训诞辰107周年纪念会于重庆召开。会上有人向民国政府建议,把12月5日确定为国家兴学节⑦《陪都明日举行,武训诞辰纪念》,《申报》1945年12月4日第2版。。次年,武训诞辰108周年纪念大会,孔祥熙到会致辞⑧《武训一零八周年诞辰,昨开会追念,孔祥熙等致辞赞扬》,《申报》1946年12月6日第8版。。当时全国多地建有武训学校及武训教育会,武训犹如当代孔孟一般受人敬仰,特别是教育界人士,更是对其倍加推崇。

早在1944年,就有一部不出名的电影小说《义丐武训》⑨岳枫、裴冲:《电影小说:义丐武训》,《上海影坛》1944年第1卷第12期。,是否改编为电影,今人已不甚了解。抗战末期,孙瑜在重庆看到了陶行知送给他的《武训先生画传》,当时就有拍一部关于武训的传记电影的想法。战争结束,政府还都。孙瑜加入了国民党的中国电影制片厂,准备完成《武训传》这部电影。1948年开始,孙瑜便紧锣密鼓筹备拍摄《武训传》,对此事当时的报纸多有报道。《武训传》的男主角是当时赫赫有名的演员赵丹。饰演幼年武训的是孙瑜的儿子孙栋光⑩《一颗新小星的闪烁:诗人导演孙瑜的公子演幼年武训的孙小弟》,《青青电影》1948年第16卷第29期。《在诗情画意的笔触下,义丐史绩搬上银幕,武训之幼年》,《影剧天地》1948年第1卷第1期。10。《武训传》在摄制的过程中,便得到舆论热议。一方面是因为导演孙瑜、主演赵丹的知名度,另一方面更是武训这个人物已有的光环。当时媒体对此部电影称之为“中制巨片”,一部理想的教育片。从当时的电影剧本来看,《武训传》所要向观众讲述的故事,基本与晚清民国以来已经被建构成型的武训其人其事无异⑪《〈武训传〉中制摄制》,《电影故事》1949年第6期。。影片在1949年前只完成了约三分之一,此后因政治局势之巨变而耽搁。

战后短暂几年,除了电影《武训传》之外,金陵大学影音部曾制作了一部名为《武训》的静映卷片(幻灯片)。拍摄电影成本太高,静映卷片成本低、耗时短①《武训静映卷片即将完成》,《影音》1948年第7卷第1期,第2期。。金大的孙明经对武训事迹的了解,如同孙瑜一样,也是通过段承泽的《武训先生画传》。据孙明经言,他当时便深感武训的伟大②《武训静映卷片即将完成》,《影音》1948年第7卷第1期,第2期。。战后在“建国初期、教育第一”的号召下,为了针对中国实际的需要,孙便组织人手选武训做一部静映卷片,以引起国人对教育的兴趣。孙等人还特意撰写了卷片的说明书,以便放映时候与字幕连起来向观众宣读。这部静映卷片,一以贯之地塑造了一个孝顺、渴望读书、能吃苦、乐于助人的武训。民国教育部购买了20份拷贝,向各省市教育厅局分发,以鼓励教育事业发展③《金大影音部创制〈武训〉静映卷片》,《申报》1948年6月11日。。

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占总统府,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统治被终结了。已经加入私营昆仑电影公司的孙瑜,决定继续摄制《武训传》。但是原有的电影剧本肯定要修改。如何按照新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求,来描写武训这个人呢?

1949年1月,昆仑电影公司买下了这部电影的版权。7月,孙瑜在北京参加文代会的时候,向周恩来请示继续拍摄电影《武训传》一事,周的指示有三点:1、要站稳阶级立场,2、武训成名后,统治阶级加以利用,3、武训最后对兴学的怀疑④孙瑜:《影片〈武训传〉的前前后后》,《文汇报》1986年12月23日,第2版。。除了周恩来之外,郭沫若当时身为中央文教委主任,也支持此事。1950年,郭沫若为《武训画传》题词,“在吸吮着万人的血以养肥自己的旧社会里面,武训的出现时一个奇迹。”⑤柏水:《千古奇丐》附录,漓江出版社,1986年,第318页。他对武训仍然是高度肯定的。在中央文教委的支持下,《武训传》剧本在第一次大修改后,通过文化部的审查。这次修改,塑造的是一个站稳阶级立场,成名后被统治阶级利用,晚年对兴学提出质疑的悲剧“武训”。1950年初,上海市文艺主管单位召集文艺界人士讨论《武训传》剧本的摄制价值问题,多数与会者认为继续拍摄《武训传》有如下三点价值:1、迎接文化建设的高潮;2、铲除封建残余、配合土地政策;3、歌颂忘我的服务精神⑥孙瑜:《编导〈武训传〉记》,《光明日报》1951年2月26日。。但是按照要求,电影剧本进行了第二次修改,主要是为了达到用今天的观点来对武训加以批判的目的,如影片末尾加入一个当代女教师,让她总结武训的一生,突出地主阶级的剥削性,宣扬共产党是为劳苦大众服务等内容。终于,《武训传》经过1949年的停顿,1950年2月开始继续摄制,进入山东摄制外景,最终在当年10月完成摄制。12月还发生一次火灾,烧毁200多尺字幕和画面背景,所幸损失不大。

1950年底,《武训传》摄制完毕。据夏衍回忆,他请示了华东局宣传部部长舒同来一起审查这部电影。当时华东局第一书记饶漱石也来了,领导们并没有表示反对意见⑦夏衍:《武训传事件始末》,《文汇电影时报》1994年7月16日。。次年2月,孙瑜携带电影新拷贝进京给有关领导审查,周恩来、朱德等人均看过并表示赞同。1951年2月25日,命运坎坷的《武训传》终于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城市上映了。

三、大流氓、大债主、大地主: 武训形象巨变

随着1951年2月以来《武训传》的上映,各方好评不断。5月16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名为《关于武训的一些材料》的文章,认为“武训”没有革命思想,他在历史上的地位要重新评估⑧邓友梅:《关于武训的一些材料》,《人民日报》1951年5月16日第3版。。几天之后,5月20日,《人民日报》头版发表了毛泽东撰写的社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正式掀起了对《武训传》的大批判。

在毛泽东看来,《武训传》所提出的问题带有根本的性质。他认为此事折射出中国文化界思想的混乱。一个月后,毛泽东在审阅杨耳所写的《评武训和关于武训的宣传》一文时,批语道:“武训的中心事业是所谓行乞和办‘义’学。这件事,迷惑了很多天真的孩子般的不用脑筋的老好人,其实是一个骗局。武训自己一个人想得不对,是极小的事,没有什么影响。后人替他宣传就不同了,这是借武训来宣传自己的主张,而且要拍电影,写成著作或论文,向中国人民大肆宣传,这就引起根本问题了。”①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2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第374~375页。这段批语更加真实反映了他对《武训传》这部电影进行批判的原因。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武训”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人,也不在于《武训传》这部电影的艺术价值如何,而是在于后来人不能用电影、著作等形式,向民众宣扬“武训”这样的“坏人”。

很快,《人民日报》开始呼吁共产党员都应该参加对《武训传》的批判。各党政机关也纷纷传达文件,要求批判《武训传》。如教育部在1951年6月2日,向全国教育机关下发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切实开展电影《武训传》和“武训精神”的讨论与批判。7月16日,要求各地以武训命名的学校应该即刻更换校名。教育部认为“武训一生以行乞方式剥削农民,兴学为地主服务是地主阶级最恭顺的奴才。”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办公厅编:《教育文献法令汇编1949-195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办公厅,1958年,第125页。跟《武训传》以及《武训画传》等有牵扯的文艺界人士也陆续展开批判与自我批判③《武训传》的导演孙瑜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我对〈武训传〉所犯错误的初步认识》,《人民日报》1951年5月26日。大力支持《武训传》摄制工作的夏衍发表了《从〈武训传〉的批判检讨我在上海文化艺术界的工作》,《人民日报》1951年8月26日。“武训”的扮演者赵丹后来曾自我“检讨”说:“我站在反动阶级的立场上,以反动的人性论、人道主义、改良主义的思想,把武训的屈膝投降的种种丑恶的行径美美化为忍辱负重的斗争手段和所谓的伟大的武训精神。”—赵丹:《赵丹自述》。1949年之后,赵丹除了拍摄《乌鸦与麻雀》外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武训传》上。赵丹是山东人。赵丹在黄宗英的告知下得知,这篇社论的作者是毛泽东。—倪振良:《命运交响曲—赵丹传》,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年,359页。。

在《武训传》的批判浪潮中,“武训”的历史形象已经被一再贬低。然而,真正让“武训”从“千古义丐”掉落谷底的,是武训历史调查团发表的《武训历史调查记》。该文分为五个部分发布于1951年7月23日至28日的《人民日报》。这个调查团的负责人是江青,在当时化名李进。经过一番考察,《武训历史调查记》最终对“武训”这个人的评价是:大流氓、大债主、大地主。

至此,“武训”连同《武训传》一起,被丢进了历史的垃圾堆里。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没有人称赞“武训”这个人物了,《武训传》也成了许多人的历史污点。批判运动的深远影响,在若干年后才逐渐显现④关于“《武训传》批判事件”的深远影响,参见杨俊《〈武训传〉批判事件研究》(当代中国出版社,2015年)一书的第7章,第183~200页。。所幸的是,不同于后来激进的政治风波,受到《武训传》事件牵连的人,在当时没有被打倒,个人生活未有较大变化,只是做了些口头和书面的自我批判而已。如孙瑜、赵丹等人仍然在岗位上继续工作,夏衍后来还进入中央宣传部工作。直到文革爆发,这些人的命运才发生改变。

四、回归凡人—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武训

1980年,《齐鲁学刊》上发表了张经济的《希望给武训平反》一文,激起了层层波澜。此后《文汇报》《光明日报》等诸多报刊纷纷转发此消息。1985年,胡乔木在纪念陶行知的研讨会上,为武训讲了几句客观的评价。他认为1951年的批判,“非常片面、极端和粗暴。因此,这个批判不但不能认为完全正确,甚至也不能说它基本正确”①胡乔木:《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是非常片面、极端和粗暴的》,《人民日报》1985年9月6日。。这段时期,积极呼吁为武训平反的,当属武训家乡的有关人士。1985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呈国务院《关于为武训恢复名誉的报告》,次年得到国务院的《关于为武训恢复名誉的批复》。批复指出:“武训其人,过去大加挞伐是错误的,现在如大张旗鼓地恢复名誉,似亦过当。最好在彻底查清指责当时各项问题的基础上限于地方范围处理。这与《武训传》之涉及陶行知、孙瑜等一大批人有所不同。”②袁晞:《〈武训传〉批判纪事》,长江文艺出版社,第188~189页。这个批复耐人寻味,令人费解。1989年,武训家乡筹建了武训纪念馆,召开了纪念武训逝世90周年的会议,出版了《纪念武训先生逝世九十三周年资料汇编》。武训纪念馆筹建小组在当年的山东省陶行知研讨会上发表了一篇《关于彻底为武训先生恢复名誉呼吁书》。该呼吁书对武训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他“精神感人、业绩卓著。形象崇高,享誉海内,在世界范围内也有广泛影响,堪称千古奇丐”③武训纪念馆筹建小组编:《纪念武训先生逝世九十三周年资料汇编》,武训纪念馆筹建小组印发,1989年7月。。武训纪念堂、武训先生故居、武训之墓等建筑陆续得到修缮。

20世纪90年代山东召开了两次全国武训研讨会,出版了论文集,在学术上已经彻底为武训平反。当年受牵连的相关人物,还在世的也均恢复了工作,并且在不同场合对“武训”及《武训传》给予正面评价。《武训传》也不再是禁片,其价值重新得到了彰显。只不过,中央层面形式上并没有为“武训”事件发布相关平反文件。从一连串的事件来看,官方已经用一种比较微妙、恰当的方式为“《武训传》批判事件”平反。武训形象兜了一个大圈,回到了最初的起点。

五、结语

在民间,人们已经重新认识武训在当代的意义及《武训传》的艺术价值。特别是武训的家乡,诞生了孔孟的齐鲁大地,在用多种方式纪念着武训,宣扬着尊师重教的传统精神。百年来“武训”形象之变迁,与社会变动、政治演变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同主体,各取所需地对武训其人其事进行想象和建构,并与最接近历史真相的叙事内容渐行渐远。武训,从最初的一个兴义学的乞丐,慢慢成为一个孝顺、能吃苦、热爱教育、为社会服务的“完人”,是爱国主义者、民族主义者,是中华民族优秀精神的集中体现。然而,当社会主义时代到来后,在阶级斗争语境下,孙瑜等人试图营造一个受压迫剥削、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的武训,宣告失败。武训过世已经一百多年了,他就是一个办义学的乞丐,是普通的小人物。后人依时代之需要,对过去的人与事进行适当想象与建构,本无可厚非。但政治权力若过度干涉这一过程,导致塑造了一些歪曲的记忆,甚至牵连到当事人的命运,则实属不当。这样的历史教训,值得我们深思。

猜你喜欢
武训
武训:八大“对立统一”集一身
“千古奇丐”:中国历史上唯一被载入正史的乞丐
武训赶路
一个名满天下的乞丐
武训赶路
卑微与崇高
批判电影《武训传》运动还有什么积极作用和意义吗?
新中国“第一场全国规模的政治运动”的发端
孙瑜与电影《武训传》的批判
《武训传》:一部命途多舛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