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都霞 熊利
【摘要】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急危重症,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最终阶段,根据我国2003年的抽样统计成人心衰患病率为0.9%[1]。中医认为,心衰发展到一定时期,阴阳气血亏虚、血瘀、痰饮、水停会同时存在,阻塞三焦出现喘、满、肿、胀并见的临床证候,治疗及护理均较为棘手。
【关键词】中医护理;心力衰竭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5-0255-02
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我科共收治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110例,并给予相应的辨证护理,取得了很好的护理效果,先将护理体会简述如下:
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10例均来自于本院重症医学科及心血管内科,其中男性62例,女性58例;年龄 54-87岁,平均(60.9±6.2)岁。 110例均有明显的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等临床表现,合并顽固性心律失常者58例,合并电解质紊乱者49例,合并呼吸衰竭10例。中医辨证参考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关于心力衰竭的有关章节制定[2]。重症患者多为兼夹证候,虚实夹杂,采用八纲辨证及病性辨证的相关原则分清阴阳、虚实,并结合病理产物给予相应的护理。
2、护理
2.1 一般护理
2.1.1合理安排患者的活動与休息:体力活动会增加心脏负荷诱发心衰,休息可降低心肌耗氧量而减轻心衰,有助于心功能的恢复。而长期卧床易出现静脉血栓以及坠积性肺炎、便秘、压疮等,应注意“动静结合” 的原则,急性期采用“静” 的原则即卧床休息,减少活动; 缓解期, 则遵循“动” 的原则, 循序渐进逐步增加活动量,改善运动耐力, 提高生活质量 [3],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2.1.2饮食调护:心衰患者多因胃肠道瘀血,导致脾胃损伤,纳差,另中医学认为, 过食肥甘厚腻, 可以增加心血管的负担,所以嘱患者进食不宜过多、 过饱, 以清淡易消化为主[4]。避免刺激性食物,宜少量多餐。钠盐适量控制[5],轻度心衰钠盐<5g/d,中度心衰钠盐<3g/d,重度心衰钠盐<1g/d;对于使用排钾利尿药的患者,应加食富含钾的食物,如柑橘、香蕉、豆类等。
2.1.3情志调理:激动、烦躁、紧张等不良情绪,容易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使患者心室率加快,全身小动脉痉挛,加重患者心脏负荷,导致急性心力衰竭进而危及生命。因此, 护士应多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认真了解,倾听患者的心声,及时关心患者的情志变化。并指导患者注意调摄情志,宜平淡静志, 避免七情过激和外界不良刺激。在患者发病时,医护保持镇定,稳定患者情绪,及时准确给药,并与患者分享成功病例,增强患者的信心。
2.1.4预防便秘:患者心功能差,胃肠道供血相对不足,加之长期卧床胃肠功能减弱,肠蠕动减弱,易出现便秘。如大便秘结可多食蜂蜜、水果、粗纤维蔬菜;予以腹部按摩中脘、 中极、 关元等穴位, 促进肠蠕动,必要时采用中药缓慢通腑润肠通便。注意排便时不能太用力,同时保障氧气的吸入,防诱发心衰。
2.2辩证施护
2.2.1首辨阴阳,根据阴阳分型,指导辨证施护:
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人生有行,不离阴阳。”阴阳的平衡是维持人体健康及正常生理功能的前提,阴阳失调是疾病的基本病机,古有云:“阴平阳秘,精神乃至;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多病程较久,依据“久病必虚”原则,患者多存在阴虚或者阳虚。
阳虚者,心阳不足以温煦心气,导致心气亏虚,不足以行心血,导致可见心悸、胸痛、面色苍白、畏寒怕冷等症状。反之,心阳旺盛则心气充沛,心气充沛则血运正常,亦可激发心阳。随着病情的加重,心阳虚的证候逐渐加重,到心衰的晚期以阳虚为突出表现者,则表现为阳气厥脱之危象。可见阳虚证可出现在CHF的各个时期。护理上,给予病室内温可稍高,尽量保障阳光充足,避免寒冷空气、干燥空气、烟雾及特殊异味气体的刺激。注意保暖防寒,对于四肢末梢循环较差,四肢冰凉者,可将温度适宜的热水袋,放入患者的被褥内,增加保暖效果,并注意烫伤的发生。饮食上,可选用玉米面、高粱米等食品。可选用药膳,如杜仲黄芪烧羊肉,能够温补脾阳及肾阳,并可预防感冒。并采用艾灸中脘、足三里、关元、及膻中穴,近而温补心阳,已达到行气活血的目的。
阴虚者,由于气虚导致机体气化障碍,使气血津液生成减少,或素体阴虚,久用利尿剂均可导致阴虚证,临床可见盗汗、口燥咽干、五心烦热等症状。护理上,应保障室内凉爽,湿润、通气,避免直接吹风,室内禁止吸烟,病人应该戒烟,以免导致免疫力的下降,增加感染的机率。进食以保障患者对热量的需求,肉食忌油腻食物,可食瘦猪肉、牛肉等蛋白质。忌食浓茶或咖啡,可食香蕉、山楂、莲子、红枣、桂圆等等水果。药膳可选用玉竹炖猪心,每周可服1至2次,达到补心气,益心血,安神定志的目的。并加以补法针刺心俞穴、内关穴、脾俞、膈腧、足三里等穴位,补益气血,使气血生化有源,起到纠正阴虚的目的。
2.2.2 再辨痰饮水停,根据病理产物,指导护理。
中医护理上,忌寒凉生冷之品,中药宜热服,饮食偏温性食物,可适量增加葱、姜、蒜、酒食品的用量,亦可灸关元、神阙、气海等穴。药膳可采用鲤鱼赤小豆汤,此法能够利水消肿,促进水湿的排出。
2.2.3对气虚血瘀的护理
护理上,嘱患者适当进食山楂、香蕉、枣、柿子等水果。因水钠潴留较甚,故应低钠饮食,以减轻前负荷。药膳可采用红花炖羊心,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亦可针刺肺俞、肾俞、定喘穴和足三里,采用平补平泻。
3、结果
101例患者症状及生化指标好转后出院,9例患者因病情危重死亡,其中5例因合并严重肺部感染,感染性休克,呼吸衰竭,多脏器衰竭死亡;4例合并严重电解质紊乱、心律失常死亡。
4、体会
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对于心力衰竭病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心衰患者病程长,机体免疫力低下,需要医护人员及其家人的细心照顾,我科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采用辩证施护的措施,使临床护理,更具有针对性,主次分明,提高了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1月:170.
[2]郑筱萸.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5月:77.
[3]刘俊娇.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辨证施护. 辽宁中医杂志, 2011 , 38( 6 ): 1202-1203.
[4]黄瑞红.中医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干预疗效分析. 中国医药指南.2013 ,1110月第卷第29期 药2013 年 10 月第 11 卷 第 29 期指 南
[5] 黄莺. 老年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护理对策.华夏医学,2006,5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