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程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学生自主学习,需要学习任务的驱动,要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学习情景,努力提高自主学习的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自主学习例说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50079
新课标指出,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和独立人格的形成,把价值引导和自主构建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基本点。”《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基本理念”基于此,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我进一步改进原有的 “两个20分钟”式的教与学(即课堂上师生各占20分钟活动时间,但不是机械割裂,将时间分配为师生先后各占20分钟)。进一步澄清教师所占20分钟教学活动的目的,应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即将教师20分钟的立足点放在提供或提示必要的知识背景和知识基础上,从而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这样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有效地改善了课堂氛围,营造了良好的课堂互动环境,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案例
促进自主学习关键是要让学生动起来(动脑、动眼、动手、动口等)。一个有效的路径是鼓励和引导学生发挥同伴效应,生生互动学习。这里所指的生生互动包括“互查”、“互助”和“互通”。“互查”主要是在检查个体学习情况的时候进行;“互助”主要是选出操作能力较好、热衷探究问题和帮助他人的学生作为“小帮手”,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找“小帮手”共同研究解决,在共同研究还没结果的时候再找教师解决;“互通”是指学生之间交流学习过程的见解、疑惑、发现及成果。学生学习活动中有了这“三互”,其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自然会得到充盈的发挥。
案例1:引导学生在“三互”中实现自主学习
在引导学生学习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的相关内容时,我先让学生掌握Word的基本操作方法,然后要求各小组利用Word为本班制作一期板报。板报的版面设计、资料及图片的收集、录入排版等均采用“组内合作”形式,由各小组组员协商、分工完成。作品完成后从各小组做的板报中评选最佳作品,向全班学生展示。展示之后每个小组还要对本组成员进行过程和成果评价,并总结自己收获了什么,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的。最后,教师提出一些指导性意见和建议。学生在合作学习小组中,通过与同伴的共同努力,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收集信息资料并进行分析处理及寻找问题的答案或结论,学生在获得参与探究体验的同时,学会了信息加工与表达的技能。
案例2:用任务驱动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在学习采集获取信息的相关内容时,我结合国庆节将临的时机,采用了任务驱动教学法,以真实的任务为切入点,特地设置这样的情景:“在国庆长假里,有些同学可能外出旅游。现在假如需要你们组织一次旅游活动,该怎么办?”进而引导学生制订计划,要求是完成一个5~7天的外出旅行计划。计划的制订要调查了解大家的旅行需求、旅行目的、兴趣爱好,以及说明这个计划的设计理由和旅游将达到的效果。计划内容要详尽,包括整条线路的时间、地点、住宿、花费。我首先要求全班学生以4~5个人为小组,并为小组取好个性组名,体现小组团队学生的特点。为了避免学生间都是强强组合,我鼓励后进生主动邀请“精英”加盟自己的小组,以做出更好的作品。在制作前,我还引导学生在作品中适当加入小组成员的相片、制作过程中的探究合作片段等,并利用科组管理多媒体设备的优势,提供数码相机、摄像机、扫描仪等获取信息的工具,供学生使用。
在案例中,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切合学生需要和兴趣的“任务”,是取得教学成功的关键。“任务”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又为学生提供了在生活实际中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机会。同时,学生肩负的“任务”也使他们承担了一定的学习压力和实践压力。这就形成了促使他们自觉自主进行信息技术学习实践活动的巨大动力。在我的教学经历中,“任务驱动”多次活动被证明是促进和实现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
二、促进和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给信息技术教学带来的变化
在我现在的课堂上,小组合作、积极交流的场面屡见不鲜。例如,上述案例中,设置的作旅游计划的教学情境,非常符合学生的心理,并且贴近生活,不管是自主学习过程中,还是小组探究过程中,学生都热情高涨,纷纷参与活动,去收集资料,去参与设计旅游计划。这不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是一个异步的、发散式的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例如,我所教过的一个班级中,有个小组的几位学生打算去参观九寨沟,他们对旅行的可行性、气候的适宜性以及费用的经济性等都作了详细的分析。全组成员有条不紊地按照分工,通过互联网搜集和整理九寨沟的风景、乘车、住宿、路线、费用等信息,与全班同学进行分享和交流,既做到小组分工,又密切合作。
综上所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路径给信息技术教学带来可喜的变化,这些变化使课堂更和谐,教学更有效。
(责任编辑黄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