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硕?李典
【摘要】:作为平面设计的重要形式语言和直观意象,图形、符号不仅具有强大的形象信息传达作用,同时还承载着人类社会经过长期积累所形成的特殊文化内涵。一件成功的设计作品要想更具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设计者就必须在设计过程中认真挑选、转换、组合、再生这些图形符号与平面图形的关系,挖掘它们在平面设计中的价值、意义及应用,同时也便于公众对它的记忆、理解与认识。
【关键词】:图形符号;平面设计;视觉设计
一、图形符号的词义诠释
据《辞源》注解,图形在汉语中的解释是“图”为绘、谋、画;“形”为形状、形象;二者合在一起构成的“图形”即为画像之意。而外来语中的解释则是图形为图解、图示、兼有写、绘等意思。符号一词是指人类相互交流过程中产生的某种形式结构,狭义角度上理解,符号特指具有代表某种事物特征的图形化记号。符号学是研究符号规律的一门学科,任何表意的、内涵的东西都在其探讨、研究范围之内。图形符号的主要特征是图形,表面看似简单,但它在平面设计领域的影响却非常深刻。作为负载和传递信息的中介及认识事物的一种手段,图形符号直观、易懂、易记、简明的特征拓宽了信息传递方式,所有年龄,文化水平、使用语言不同的人都可以接受和使用,在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应用非常广泛。符号概念还具有一定的外延性,作为一种非语言文字符号它与语言文字符号有许多的共同点,这就使它对平面设计具备了一定指导作用。
二、图形创意在平面设计中的重要性
图形符号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深刻地影响着被设计作品的表形性思维表诉。虽然它只是平面设计中的一种符号形象,但在传达媒介过程中却能通过视觉语言沟通人类的思想与文化,这也确定了它在信息领域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提高视觉注意力的重要素材,图形符号本身具有的独特想象力及创造性渗透力很强。
广告传播需要一个非常好的效果,因为图和形在摄影以外,所以图形在平面构成要素中所形成的广告性格及视觉效果尤显重要。图形的表现力很独特,它所展示着独特的视觉魅力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它可以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很多情况下它给人的视觉印象要强于文字表达。作为设计内容的主要表达形式,图形符号也彰显出设计师的思想与理念。
受众需要有效地接受准确的各类信息,设计师通过视觉语言把各类符号元素运用到设计作品中,在传达自我设计理念和艺术主张的同时服务于社会和大众。图形符号元素在平面设计中有别于其它的数字符号和单位符号。它具备其它一般性符号所不具备的可塑性、灵活性等特征。设计者的设计思维决定其作品的艺术表现力,设计过程中他们必须要准确把握对图形符号的转换、组合、挑选、再生的有效程度,只有做到以科学的视觉传达功能为出发点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审美愿望。
三、图形符号在平面设计中的造型类别
(1)图形有形象图形和图画图形两种。图画图形的表现形式是指徒手制作图形,其中分为记号、插画、绘画、图案纹样、书法等。而形象图形却有另外一种表现形式,它可以利用相机、镜头、暗房和电脑制作的图像如照片、像素图像、高技图像等形式去表达。
(2)表征图形是事物自身特定的概念、形态方面的特征,它可以直接再现和表达某些概念及特征,并通过这种表现手法直接准确地传递表达内容。象征图形则要利用能够代表体现或表示某种事物的物体或者符号去表达隐藏于图像背后的语意。这是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
(3)感觉图形对三级反射过程的不同层面感知不同,它是一种具有直觉感受的图形;思维图形则可以产生深层的联想知觉。作者在平面设计中通过把视觉语言转化为图形符号,应用不同的设计形式把元素化分解,并通过这样一种视觉语言把信息展示给受众,使受众在此基础上能够产生自己独到的见解,这个过程是一种循环反馈过程。设计者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准确表现出信息的六种功能,让视觉语言元素的辐射占据主导地位,对要表达的讯息特征能够准确把握与定位。元素化后的视觉语言可以产生一个新的视觉系统,这就为设计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新的视觉感受,使设计行业更富有活力和个性魅力。设计者们要有超前的意识观念和活跃的思维理念,只有具备这种素质才能让自己的作品在受众群体中产生情感共鸣,让受众在认同并购买和使用相关产品过程中体会到设计含义和艺术精神,满足人们对设计产品的情感投入。受众既需要使用也需要欣赏设计作品,因此设计者要不断追寻、探索、创新、完善视觉語言元素化系统,使设计作品完美体现它的真正意义,并成为导引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力量。
结论
平面设计以它无声的语言与人们交流,图形符号便是这种无声语言传递中最精巧的词汇。设计师在甄选、转换、组合、再生这些图形符号过程中将其成为自己思想的符号予以表达,其视觉语言能为自身与受众者共同认知。
参考文献:
[1]余国城.汉字图形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
[2]赵娟;郑铭磊析象征图形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与创新[J].轻工科技.2014(10)
[3]李午兴;崔贝贝.论平面设计中的图形符号艺术[J].大舞台.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