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哲
[摘 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专题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热点和重点,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专题教学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同时也暴露出专题教学设计组织、专题教学方法手段以及专题教学考核评价等方面的诸多问题。为了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实现教学育人的目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针对存在的问题,研究改进措施,构建完善的专题教学体系。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5 — 0163 — 02
专题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热点和重点,经过多年实践,专题教学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常规教学手段,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专题教学仍然存在部分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阻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也使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的时候更为困惑和迷茫。因此,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问题的研究也势在必行。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具备的特点
为了响应《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等文件的精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了教学改革,文件提出: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就必须改革高校思政课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1〕专题教学模式是以专题形式整合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和难点,点面结合,进行专题化讲授。每门课都用专题的形式将教学内容贯穿起来,专题的教学内容建立在问题意识上,基于问题逻辑,梳理教学内容,构建多层次的专题体系,进行专题解析式教学。〔2〕
1. 打破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专题教学打破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特别强调知识的灌输,其教育方法被称为“灌输式”或“填鸭式”。时至今日,这种教学方法已经处于“四面楚歌”的境地,其实效性受到普遍的质疑。现在迫于教学改革的压力,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逐渐开始综合运用“启发式”、“案例式”、“互动式”、“社会实践”等教学方法,专题教学也是教学改革的成果之一,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一味的因循守旧,采取简单的、机械的照本宣科,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丧失了特色和生命力,而且简单复制的方法也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产生了厌倦情绪。专题教学扬弃了一般意义上的“灌输法”,开创性地打破教材章节限制和课程框架,选出与当前形势结合紧密、针对性较强的专题,通过多样的授课方式,重点突出,目标明确,让学生更易于接受,最终实现教学的实效性。
2. 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专题都是经过各学科教师仔细筛选,摈弃了一些教材中重复、简单的知识,使各知识点逻辑更严密,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学专题是从所有教师提供的专题预案中筛选出的,把从中选出与当前形势结合紧密、针对性较强的专题在各教研室中研讨,经过多次筛选精化,最终确定出本学期的教学专题。这样教学专题既与实际联系紧密,能够满足学生对于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又优化教学知识结构,节约课堂时间,在短暂的课堂时间中最大化的把教学知识传授给学生,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也减少学生的厌倦情绪。
3. 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专题教学还能够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因为教材更新周期时间较长,很多教师多年只使用一套教案,每学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也都是重复教学,这既使教师科研教学变得懈怠,又不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也打击了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改革以后,每学期的专题都在变化,这就促使教师不得不仔细研究教学专题,更新教学教案,学习新的教学素材,掌握新的教学技能。这就提升了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存在的问题
1. 教学模式固化,教学方法缺乏创新
尽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改革多年,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很多高校只是改革了思想政治教育专题教学的内容,对于教学方法部分教师仍然使用简单的单向灌输的方法,只是用教学专题取代了教材,根本发挥不出专题教学的作用,也使得专题教学逝去了意义。学生感觉到仅仅只是更换了教学内容,实质的改变并没有。
以前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所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五步教学法”,即老师启发,直观教学(多媒体课件),学生自学,课堂讨论,教师总结。这是因为以前接受信息困难,课堂主要以“灌输”为主。现在的高校大学生接受知识的渠道、途径比教师还要丰富,所以旧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课堂教学。但大学生所接受的大都是“碎片化”的知识,缺乏理论深度,缺乏思维衍生的意识。这其实是专题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应该以解决如何去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习惯等问题为目标。
2. 教师队伍不强,教学环境不理想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教育部学习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精神座談会上表示,高校教师必须守好政治底线、法律底线、道德底线。教师是思想政治教育专题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主导者,教师的业务素质、科研水平都关系着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按课程教材配备教师,而专题教学是按不同的专题来进行教学的,这就对教师的数量和专业素质都提出高标准。而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日常工作任务就较繁重,教师数量与专业课教师相比较教为缺乏,很难以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的课堂效果。
而且专题教学对于教学环境的要求也较高。教师在进行专题教学时,不仅自己需要对所教授专题有深入的了解,而且需要通过多种形式和手段引导学生去思考。这需要学校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改善教学环境,尤其是为教师创造良好的教学和科研环境,促使教师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科研素质,进而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的任务。
3. 评价模式单一,缺乏相应评价机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缺乏相应的评价机制。多数高校在改革专题教学后,依然沿用传统的评价模式,通过课堂闭卷考试进行评价,这种考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授课的积极性和个性,同时也制约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样的考试很大程度上转变为对学生记忆力的检测,而很难考察学生对于问题的分析、理解能力。相对于专题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来说,专题教学的评价机制并不能完全检验学生专题教学的实际效果,这就需要高校建立针对于专题教学模式的评价机制。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的有效对策
1. 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素材
当今高校大学生接受新知识能力强,独立思考能力也很强,对当前社会发展和热点问题较为关注。依据学生的这种特点,我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能一成不变,即使面对不同的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要把时代特点和社会热点融入到教学中。一本教材和一本教案用十几年的模式已经过去,教师必须根据教学专题和当前社会实际来创新教学方法,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以“案例”的形式,让学生就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辩论;随机抽部分学生来“讲课”,其他学生来评价等,利用大学生所熟悉的网络平台、手机平台以及青年人对于时事热点问题的关注来设计教学方法,同时把一些专家、学者对问题的思考加入到教学素材中,引导学生来思考问题,让学生学会正确分析问题的方法。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营造良好教学氛围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关系着大学生能否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单纯传授理论知识,还要探究人的生存及其意义。首先,高校应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予以足够重视,采取切实的措施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高等学校中的地位。并且配备足够的具有专业水平的教師,并组织定期的学术交流和培训。其次,高校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科研,应给予物质和时间上的帮助,在职称评定、科研经费、奖励、进修方面与专业课教师持平,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供参加学术会议、短期培训、专题报告的机会,使教师有时间、有机会提升自身科研水平和教学水平。总之,高校要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保障机制,营造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良好氛围。
3.构建专题教学评价体系
改革传统的教学评价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考核评价体系,使其更符合教学要求,并得到教师和学生的认可,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方式改革顺利进行的关键。传统的考核方式,主要是期末闭卷考试,这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只靠考前突击、死记硬背就可以通过考核的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背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与我们专题教学的目标更是不符。我们需要构建符合专题教学的评价机制,例如把期末的闭卷考试变为考核学生在课堂中对于各专题的理解,可以以小论文的形式布置,把考核重点落脚在学生分析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上。
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经过多年改革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在改革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这需要高校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共同创新方法和思维,建立一套完善的专题教学机制,这样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才有意义,也才能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的教学目标,培养出具有独立分析能力和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 考 文 献〕
〔1〕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J〕. 教育部公报, 2005,(04).
〔2〕杨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的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2012,(11).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