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猛
[摘 要]新闻报道中体现出的人文关怀,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人道主义立场,理解人情、尊重人性。也就是说,在新闻采访、写作、制作等一系列环节中,都要把人奉为主体,有利于人的生存与发展就应当大力为之,否则,即便是“价值”再大,也应放弃。这个“人”主要指报道主体,也包括受众。当前新闻报道中,有些表现缺乏人文关怀,学界与业界有责任拿出解决缺乏人文关怀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新闻报道;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5 — 0116 — 02
基于对新闻报道人文关怀的基本内容的认识,如何从感性认识和理性分析的角度关注新闻报道人文关怀的现状,这是研究的必然逻辑。分析现状,既要看到与以往相比,新闻报道在人文关怀方面己有的关注和努力,更要看到人文关怀在新闻报道中的缺失或错位,探析其原因,以寻求人文关怀在新闻报道中的构建策略,为新闻报道人文关怀的实践摇旗呐喊。
一 、人文关怀在新闻报道中的体现
翻开我国的新闻传播史,可以清楚地发现,新闻传媒这种文化工具的发展和运用始终与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紧密相关。尽管它也曾经作为专制统治的工具被用来愚弄和压服民众。但更多的,它是被作为传播“人文”价值观的号角而得以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的。历史证明这种意义深远的人文关怀对民众、对民族的影响是巨大而持久的,同时也正是这种新闻传播对人本身的关注和尊重,以及新闻传媒通俗、广泛的特有优势,使其迅速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一)新闻观念:“受众本位”的初步确立
新闻传媒发展到今天,“受众本位”的观念逐步取代了“传者本位”的路线。“受众为本”,是从受众的需要和爱好出发,通过各种合理有益的服务,又以受众最大的满足为回归。这一在西方20世纪60年代就流行起来的理论在经过20多年后,才开始为我国的新闻传播者所关注。这一观念的觉醒尽管有充分的理由证明,实施“受众本位”的方针,传播者及其所有人还是要取得足够的回报,传播活动既已投入,必图报偿,尽管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有一味地迎合受众等不足。但是,“受众本位”同“传者本位”的方针还是有所不同的。最根本的不同就是“受众本位”必须充分尊重人,深入了解人的需求,尽最大努力千方百计满足人的种种需求,这里,必然体现出鲜明的人文关怀精神,体现出人文的存在和人文关怀的力量。
(二)新闻实践:人文关怀在报道中的凸现
在“受众本位”的观念指导下,新闻报道从内容到方式都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可以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人文关怀在新闻报道中的凸现。
1.新闻报道内容的变化
其一、新闻内容从重视领导、漠视群众到让人民群众成为新闻主角。在“传者本位”的时代,领导的活动成为新闻媒体追逐的对象,有些新闻传媒,大量报道的是与普通受众并没有多大关系甚至毫不相干的“大事”,而与普通受众密切相关或他们普遍关心的新闻却又报道很少。最明显的例子便是会议新闻过多。即使有些新闻媒体口头上也承认受众重要,但在实际行动上,往往是顾及、关注领导多,普通受众少;与领导这一头联系甚密,而与普通受众这一头则疏于联系;对领导的意图常能心领神会,而与普通受众则缺少沟通,甚至存在着隔阂,于是领导成了新闻报道的主角,普通受众很少有机会在新闻中“抛头露面”。
其二,新闻报道的内容由“报喜不报忧”向客观报道各类新闻发展。“报喜不报忧”是我国新闻媒介长期以来的一个做法,这种传统有其历史的原因,认为报道负面新闻就是给社会主义抹黑。所以,对重大问题、突发事件和危机局面的报道常常存在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即“不破不报”;有的地方政府甚至形成一种本能的反应,即只要遇到重大社会事件或灾变就本能地试图加以隐瞒,阻碍新闻媒介介入报道。各级政府部门对此层层把关,不敢有半点疏忽。这种思想的直接后果是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得不到保证。
其三,新闻报道的内容从强调指导性到指导性与服务性、贴近性相结合发展。新闻内容强调指导性是“传者本位”时代的产物。新闻传媒在新闻选择的标准上偏重于新闻内容的指导性,而忽视了其服务大众、贴近生活的要求。
2.新闻报道方式的变化
新闻报道内容的改变和拓宽,要求报道方式也必须跟上,报道的方式也呈现出“满足受众”、“贴近受众”的努力方向。
其一,新闻报道方式由灌输式向互动式转变。长期以来,在新闻报道领域,人们注重的是由传者到受众的单向灌输式传播,而不太注重由受众到传者的反馈式传播,即只是“我”说“你”听。这种双向交流的缺乏长此以往容易使受众丧失对新闻传播媒介和新闻报道的兴趣。
其二,新闻报道方式由结论式向动态式发展。结论式报道是我们传统的新闻报道方式,它追求新闻事物的最终结果,认为只有结果才最有价值,把结论看成是固定不变的,而忽略了事物发展的过程。这样的报道方式使受众不能真正认识到事物产生、发展、消亡的经过,使受众无法主动调整自己的行动来适应社会的变化,这也是对人的价值和权利的不尊重,在突发性灾难事件中更是如此。
二、人文关怀在新闻报道中的错位
人文关怀在新闻报道中的缺失固然值得关注,人文关怀在新闻报道中的错位同样应引起重视。所谓人文关怀在新闻报道中的错位,是指由于在观念上对人文关怀缺乏理性思考,在新闻报道的实践中不能正确把握新闻报道人文关怀的尺度,使人文关怀在新闻报道的实践中偏离正确的轨道。
1.人文关怀的越界
作为法律和国家政策手段、行政手段的补充,新闻媒体以其舆论的影响和公信力在维护社会公平公正上發挥着日益积极的作用,也正因为此,越来越多的人向新闻媒体倾诉寻求社会公道。这种现象的出现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新闻媒体作为社会公器的作用,说明新闻媒体在人文关怀上的努力已初步得到了受众的认可。但是新闻报道人文关怀的施展不是没有边界的,法治管理是其基石。越出了必要边界的人文关怀必然消解新闻报道的积极社会意义,有时还会给新闻媒体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2.一味迎合,忽视了教育、提升的责任
新闻报道人文关怀意味着把新闻的受众摆到了突出的位置,新闻报道从内容到形式必须以满足最大多数的基本受众群的需求期待为目的,求得新闻报道在最大闭值上与广大受众发生“整合”效益,但“满足”的操作不是随波逐流的“从众”和“迎合”,而是新闻媒介通过把一定的观点、信念、态度、评价以一种仿佛是获得普遍赞同、代表大众意志的形象来传播给受众,构建受众的价值评价体系,以教育大众、提升大众。从理论上,新闻传媒“自知是大众的引导者和教育者,但在实践上却徘徊于颐指气使的钦差大臣和亦步亦趋、满脸堆笑的服务生之间,实际上这个悖论产生的根源是传媒心态浮躁,急功近利,对
人文关怀缺乏理性思考”。有些媒体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为了追求“卖点”滥用新闻资源,一味迎合受众;有些传媒对人文关怀作了简单化、庸俗化的理解,认为受众喜欢什么我就传播什么,一切以他们的兴趣和需要为转移,以为这样就能吸引受众的眼球,这就是满足受众的需要,也就达到了新闻报道人文关怀的目的。于是,有些记者忘记了自己的社会守望者的身份,在新闻媒体上大炒腥、性、星,以渲染夸张笔法或纯自然主义笔法大量报道社会上暴力犯罪,吸毒贩毒,明星排闻等不健康内容,而有丰富社会价值的话题和知识性启迪人民智慧的话题在媒体出现的频率不断减少。主旋律的声调减弱,娱乐化、媚俗化之风日盛一日,不仅无法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主流面貌,反而用暗淡的画面,不良的风气误导受众,增加受众的不安全感,消磨受众奋发向上的意志,其消极作用不可低估。
事实上,受众有着不同的教育程度、文化背景、道德水准、兴趣爱好、价值观念、政治取向和需求动机等,狭隘地把某一部分受众的兴趣和需要当作全体受众的兴趣和需要,只会疏远受众。人文关怀的一个基本方面便是关注人的精神存在,而且这是人文关怀中更为重要的一个方面,而新闻媒体本身又是民族精神和社会文化的守望者,这与人文关怀的本意是不谋而合的。新闻报道人文关怀就是要把受众所喜闻乐见的内容与形式和引导受众追求健康向上的生活趣味、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的要求结合起来,这样就既能得到受众的喜爱、满足受众的需求,又可营造健康的社会风尚,体现新闻传媒真正的人文关怀,即科学而理性的人文关怀。
美国传播学者施拉姆说过,受众收看、收视新闻“是为了获得新闻所提供的或早或迟的补偿”,这种补偿分两种:即时性补偿和延时性补偿。前者主要满足受众多信息的要求和好奇心理,后者则是一些关系个人生存、发展的重要内容。对于广大受众来说后者对其
心理的作用更持久、體现更深刻,更显得珍贵。
3.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存在“节日化”倾向
所谓“节日化”,是指新闻媒体往往在节日的前后几天,才会“集中火力”,对节日主题搞一些突击报道,认为这样就达到人文关怀的目的。事实上,新闻报道人文关怀是一项长期需要人们关注的工作。新闻报道要肯定人的物质存在、关怀人的精神状态、关注人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作持续不断的努力。然而,某些新闻媒体在这方面表现出明显的节日化倾向,如教师节到了,一些地方传媒上出现这样的情景:教师们手捧几尺长的钥匙模型,终于等到上级为解决教师住房困难而盖的解困房的钥匙。事实上,房子早一段时间就盖好了,那么为什么非得等到教师节那一天才交付,而且还特意做了这样一个几尺长的钥匙模型,是不是有作秀之嫌?更深入思考一下,是否新闻传媒平日里无暇顾及此类新闻,为配合教师节的宣传,才兴师动众地举行这样的仪式,也算是对教师节的一个交代?
教师节过去了,艾滋病日又到了。这时,翻开报纸,几乎所有的新闻报道又把“艾滋病”的宣传放到了首位,这本没有错,最起码让我们知道了12月l日是世界艾滋病日,但这种一窝蜂的做法真正能给受众留下多少理性的认识却很难说。我们看到,有些新闻报道为了吸引受众的眼球,在艾滋女的结婚问题上大做文章;有的也就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作一番轻描淡写的描述,对艾滋病宣传大使的报道却不惜笔墨。这种一阵风的做法很难改变人们对艾滋病的误解与偏见,因为我们对艾滋病的认识是很长一段时间积累下来的一种比较顽固的意识。这种当时轰轰烈烈过后销声匿迹的做法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而且这样的报道方式不仅对艾滋病人来说是一种伤害(把他们当成炒作的对象),对普通人来说难以留下深刻与持久的印象,当然不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所以,这样的新闻报道与其说是为了大众,不如说是为了给自己(媒体)涂脂抹粉。
〔责任编辑:谭 蕊〕